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立峰专利>正文

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8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包括有伞杆(1)和摇把机构,其中摇把机构包括绕绳轴(2)和摇手(3),伞杆(1)上连接有一握把(4),该握把(4)竖直部分(41)的端部插入到伞杆(1)之内,而两侧横向部分(42)的端部之间设有把持杆(43),绕绳轴(2)可转动的设置在该握把(4)的弯折部分(44)内,并且该弯折部分(44)的第一侧面(44a)上开有通孔(44b),摇手(3)端部(31)通过该通孔(44b)而与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摇把机构在遮阳伞上的设置难度,更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加工,并且使使用者能更好的把持伞杆,对伞杆的拉动和控制能更加方便、顺手,非常实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伞,尤其指一种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
技术介绍
目前,遮阳伞已成为广场、草坪和海滩等休闲场所中的一种常备用具,它为人们 提供了一片舒适的乘凉空间。由于遮阳伞的伞架体积较大,而且重量较重,要人工将 遮阳伞的伞架撑开比较吃力,因此,许多遮阳伞设计有手动摇把机构或电动摇把机构。其中,手动摇把机构一般包括设置在遮阳伞伞杆内的绕绳轴、固定在绕绳轴一端 上并可驱动其旋转的摇手、绳索和一些滑轮组,其中,绳索一端固定在绕绳轴上,另 一端依次通过伞杆和滑轮组,最后固定在伞架中的伞盘上。.实际使用时,通过摇手绕 转绕绳轴而收紧绳索,伞盘随之上升而将众多伞骨打开,实现伞架的撑开,而要收拢 伞架时,摇手反向转动而放松绳索,伞架的部件会因自重而收折起来,从而实现伞架 的收合。一般遮阳伞的伞杆采用外表面光滑的管状型材,而要在管状型材内设置可相对其 转动的绕绳轴,必须在管状型材内开设凹槽,这必定会增加加工制造难度,而且比较 麻烦,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加工;同时,外表面光滑的管状型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 使伞杆难以把持,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摇把机构的 设置装配更加方便简单而更易于遮阳伞的生产加工、且能方便把持伞杆的带有摇把机 构的遮阳伞。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 包括有伞杆和摇把机构,其中,所述摇把机构包括可相对伞杆转动的绕绳轴和驱动绕绳轴转动的摇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上连接有一结构对称的、两侧面呈L型的握 把,该握把竖直部分的端部插入到所述伞杆之内而与伞杆紧配连接,该握把两侧横向 部分的端部之间设有把持杆,而所述绕绳轴可转动的设置在该握把的弯折部分内,并 且该握把中弯折部分的第一侧面上对应所述绕绳轴第一端部的位置开有通孔,所述摇 手的端部通过该通孔而与握把内的绕绳轴第一端部相连。为使绕绳轴可相对握把转动的设置方式更加简单,易于生产装配,所述握把弯折部分的第二侧面的内侧上可以设置有嵌槽,所述绕绳轴的第二端部就嵌在该嵌槽之 内,这样,绕绳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握把弯折部分上的嵌槽与通孔内,从而使绕绳轴 可相对握把转动。由于遮阳伞在使用时,人们常围绕在遮阳伞伞杆旁边活动,而现有摇把机构中的 摇手因与绕绳轴固定,而始终突兀的固定在伞杆一侧,那么人们在活动时容易碰触到 突兀的摇手,实际使用存在很多不便,为使遮阳伞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所述绕绳轴第 一端部的端面上可以设置有方形插孔,而所述摇手的端部与该绕绳轴的插孔相配,并 且该摇手的端部可脱卸的插入到所述绕绳轴的插孔之内,从而使该摇手在需要的时 候,能方便的插入到绕绳轴的插孔之内,而驱动绕绳轴转动,当不需要通过摇手而操 控遮阳伞伞架的张合时,摇手可随时从绕绳轴上脱卸下来,使伞杆外围仍旧保持整洁 光滑,避免给人们的活动产生阻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摇把机构中的绕绳轴设置在握 把内,使原有伞杆型材不发生任何改变,保证了型材的牢固度,降低了摇把机构在遮 阳伞上的设置难度,更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加工;另一方面,伞杆上握把的增设,使使 用者能通过该握把的把持杆而更好的把持伞杆,对伞杆的拉动和控制能更加方便、顺 手,非常实用;并且,通过摇手与绕绳轴可脱卸的连接设计,使遮阳伞使用起来更加 舒适,更适于实际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摇手与伞杆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3所示,该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包括有伞杆l和摇把机构;其中,所述摇把机构包括可相对伞杆1转动的绕绳轴2和驱动绕绳轴2转动的摇手3;所述伞杆l上连接有一结构对称的、两侧面呈L型的握把4,该握把4竖直部分41的 端部插入到伞杆l之内而与伞杆l紧配连接,该握把4的两侧横向部分42的端部之间设有 把持杆43;所述绕绳轴2可转动的设置在该握把4的弯折部分44内,具体是握把4弯折部分44 的第一侧面44a上对应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的位置开有通孔44b,该绕绳轴2的第一端部 21就穿设在该通孔44b内而与外界相通,而握把4弯折部分44的第二侧面44c的内侧上设置有嵌槽44d,该绕绳轴2的第二端部22就嵌在该嵌槽44d之内,即,绕绳轴2的两端分 别架设在握把4弯折部分44上的嵌槽44d与通孔44b内,从而使绕绳轴2可相对握把4以及 伞杆l转动;并且,所述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的端面上设置有方形插孔21a,而摇手3的端部31与 该绕绳轴2的插孔21a相配,该摇手3的端部31通过握把4弯折部分44的第一侧面44a上的 通孔44b而可脱卸的插入到绕绳轴2的插孔21a,使摇手3与绕绳轴2的第一端部21活动相 连,从而能通过摇动该摇手3而使握把4内的绕绳轴2转动,同时,该绕绳轴2上还可以 设置防止绕绳轴2逆转的装置,该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比如在绕绳轴2的第 一端部21外围设置扭簧等。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包括有伞杆(1)和摇把机构,其中,所述摇把机构包括可相对伞杆(1)转动的绕绳轴(2)和驱动绕绳轴(2)转动的摇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1)上连接有一结构对称的、两侧面呈L型的握把(4),该握把(4)竖直部分(41)的端部插入到所述伞杆(1)之内而与伞杆(1)紧配连接,该握把(4)两侧横向部分(42)的端部之间设有把持杆(43),而所述绕绳轴(2)可转动的设置在该握把(4)的弯折部分(44)内,并且该握把(4)中弯折部分(44)的第一侧面(44a)上对应所述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的位置开有通孔(44b),所述摇手(3)的端部(31)通过该通孔(44b)而与握把(4)内的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4)弯折 部分(44)的第二侧面(44c)的内侧上设置有嵌槽(44d),所述绕绳轴(2)的第二端部(22)就 嵌在该嵌槽(44d)之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绳轴C 2)第一端部(21)的端面上设置有方形插孔(21a),而所述摇手(3)的端部(31)与该绕绳轴(2) 的插孔(21a)相配,并且该摇手(3)的端部(31)可脱卸的插入到所述绕绳轴(2)的插孔(21a) 之内。专利摘要一种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包括有伞杆(1)和摇把机构,其中摇把机构包括绕绳轴(2)和摇手(3),伞杆(1)上连接有一握把(4),该握把(4)竖直部分(41)的端部插入到伞杆(1)之内,而两侧横向部分(42)的端部之间设有把持杆(43),绕绳轴(2)可转动的设置在该握把(4)的弯折部分(44)内,并且该弯折部分(44)的第一侧面(44a)上开有通孔(44b),摇手(3)端部(31)通过该通孔(44b)而与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降低了摇把机构在遮阳伞上的设置难度,更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加工,并且使使用者能更好的把持伞杆,对伞杆的拉动和控制能更加方便、顺手,非常实用。文档编号A45B25/14GK201064248SQ2007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摇把机构的遮阳伞,包括有伞杆(1)和摇把机构,其中,所述摇把机构包括可相对伞杆(1)转动的绕绳轴(2)和驱动绕绳轴(2)转动的摇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1)上连接有一结构对称的、两侧面呈L型的握把(4),该握把(4)竖直部分(41)的端部插入到所述伞杆(1)之内而与伞杆(1)紧配连接,该握把(4)两侧横向部分(42)的端部之间设有把持杆(43),而所述绕绳轴(2)可转动的设置在该握把(4)的弯折部分(44)内,并且该握把(4)中弯折部分(44)的第一侧面(44a)上对应所述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的位置开有通孔(44b),所述摇手(3)的端部(31)通过该通孔(44b)而与握把(4)内的绕绳轴(2)第一端部(2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能章程
申请(专利权)人:赵立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