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71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道岔转运车,包括有车架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两个与铁路道轨相配的行走轮,在车架的中部有一横梁,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小轮置于横梁的上表面,在支撑板下表面的中心处有一轴转动配合在横梁的孔中,在车架前后端的连接板上设有销子孔。(*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铺设辅助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更换道岔时将预铺好的道岔转运到道岔位置的道岔转运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客车提速频繁,每次提速均需对现有道岔进行更换。在更换道岔时首先要对新道岔进行预铺,受现场条件限制,预铺位置与更换位置有一定距离,需要将预铺的道岔转移到所要更换的位置,在转移过程中,有时要通过铁路线上的既有的道岔和小半径曲线。现行的转移装置为两轮小滑车,这种装置不仅转移速度慢,在通过道岔或者小半径曲线时,会发生走斜、脱轨,导致工期过长,影响道路的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道岔转运车,使用这种转运车通过道岔或小半径曲线道轨时不会发生走斜和脱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道岔转运车,包括有车架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两个与铁路道轨相配的行走轮,在车架的中部有一横梁,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小轮置于横梁的上表面,在支撑板下表面的中心处有一轴转动配合在横梁的孔中,在车架前后端的连接板上设有销子孔。支撑板上固连有枕木。在车架的前后端头设有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可转向的四轮车架装置,因而与现行技术比较具有不走斜和脱轨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上述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机架2的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一对与铁路道轨相配的行走轮1,机架的中部设有一横梁3,支撑板4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小轮8置于横梁的上表面上,支撑板下表面的中心处有一轴转动配合在横梁的孔中,在车架前端的前连接板6中心处设有销子孔7,车架后端的后连接板上也设有销子孔,为了增加道岔的混凝土枕与支撑板间的磨擦性能,在支撑板上固定有枕木5。车架的前后端头设有环9,供搬运道岔转用车用。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由于道岔的长度较长,一般有60余米,甚至100米,加上混凝土枕,其重量很大,因而需用3至5个道岔转运车串接起来转运,用设有销子孔的转运连接板置于前后转运车的前后连接板上,用销子插入转运连接板和转运车前后连接板的销子孔中,将所需的转运车连接成后,将铺好的道岔吊放在转运车上,应当使道岔的道枕放在转运车横梁上的枕木上,即可运到道岔地点。权利要求1.道岔转运车,包括有车架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两个与铁路道轨相配的行走轮,在车架的中部有一横梁,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小轮置于横梁的上表面,在支撑板下表面的中心处有一轴转动配合在横梁的孔中,在车架前后端的连接板上设有销子孔。2.根据权利要求1的道岔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固连有枕木。3.根据权利要求1的道岔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车架的前后端头设有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道岔转运车,涉及铁路轨道设辅助装置。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道岔转运车,用这种转运车在通过道岔和小半径曲线道轨时不会发生走斜和脱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道岔转运车,包括有车架和行走轮,车架的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两个与铁路道轨相配的行走轮,在车架的中部有一横梁,支撑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小轮置于横梁的上表面,在支撑板下表面的中心处有一轴转动配合在横梁的孔中,在车架前后端的连接板上设有销子孔。支撑板上固连有枕木。在车架的前后端头设有环。本技术用于更换道岔时转运道岔。文档编号E01B29/02GK2853880SQ20052014364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海军, 王金玉, 王丽杰, 郑国良, 李玉成, 吴玉航 申请人:郑州铁路局新乡工务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王金玉王丽杰郑国良李玉成吴玉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局新乡工务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