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梁式收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67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铁路施工、线路维护中使用的移动梁式收轨车。其结构是轨道平车上部装有门架,门架上有固定梁,固定梁上装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承载机构,驱动机构可采用气动、电动、液动方式。承载机构上固定有移动式走行梁;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式走行梁上安装有电动葫芦,并设有机械锁定装置、应急作业和复位装置。本收轨车结构新颖,适用于不同曲线半径作业,拓宽收轨范围,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铁路工程施工、工务、线路维护部门中使用的一种移动梁式收轨车。目前,铁路工程施工、工务、线路维护部门中使用的收轨车有四种,一种为固定走行梁式门架收轨车,它是根据机车车辆限界的要求,走行梁长度不能超过3400mm,因此仅使用于宽度较窄的轨道平车(一般宽度不能超过2500mm)和线路曲线半径大于250m的线路上,对于路用60吨平车(宽度为3200mm)就不能加装门架梁式作业机构。作业幅度不够,适用范围小。一种为丁字架式收轨车,走行梁较长(能达4200mm),可适用于路用60吨平车改造,但由于丁字架在平车底架中心,受其结构的限制,使收起的钢轨不能换边,对于线路上单侧有轨收放或收轨后只能单边存放的时候,还会出现平车偏载而使钢轨无法存放的现象。一种为全液压伸臂式随车起重机(6t.m-9t.m)收轨车,因受安装位置和吊臂伸缩长度的限制,钢轨换边安装比较困难,作业效率较低。一种为旋转梁式收轨车,走行梁长度不超过4200mm,它分运行和作业两种状态,车辆运行时,走行梁旋转至线路方向,作业时,走行梁需要靠人工旋转至与线路垂直方向方可作业,因其靠人工旋转,而存在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占用作业时间长,影响作业安全和作业效率等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作业范围宽、使用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安全可行的移动梁式收轨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轨道平车、门架、移动式走行梁及其电动葫芦、走行梁移动驱动机构、定位销定装置、操纵系统、护轨装置等组成移动梁式收轨车。固定梁上装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承载机构,移动式走行梁固定在承载机构上,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机构,移动式走行梁左右移动,以满足钢轨吊装作业需要。为增加作业和运行中的可靠性,增设有手动应急作业和复位装置、机构定位销定机构。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驱动机构的传动方式可采用电控气压传动、电传动、液压传动等方式。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承载机构由承载筒体、承载滚子及其支承、导向磨耗板、移动间隙调整板等组成。承载筒体套装于固定梁外,承载滚子及其支承、导向磨耗板、移动间隙调整板装在承载筒体内与固定梁之间。移动梁式收轨车由系统结构相同的两辆车相对安装成一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辆车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气压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气压传动方式原理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2(电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液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机械锁定装置、应急作业和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图1中,承载运行平车1上有固定型门架2,固定型门架2上有承载机构、驱动机构、机械锁定装置、应急作业和复位机构、电动葫芦等。车轮在标准轨距上行走,为解决动力,可利用牵引车上的发电机组或在车上安装发电机组。承载运行的平车1用于承受载荷和运输货物。并可选用轨道平车或路用60吨平车。电动葫芦22用于装卸货物,并能在可移动式走行梁4上行走。图2中,气缸8的活塞杆9两端固定在门架上,气缸8与承载筒体5连接,承载筒体5内安装有承载滚子6,承载筒5两侧安装有导向磨耗板7,承载筒体5套装在固定梁3上,承载筒体5下部与走行梁4连接,构成移动式走行梁。走行梁4上焊有加强梁29。当向气缸8内充排气时,移动式走行梁4就移动。22为电动葫芦。图3中,24为平车1风管,25为截断塞门,26为单向阀,27为储风缸,28为电控阀,8为作业机构气缸。通过操纵电控阀,使气缸8充排气,达到控制移动式走行梁4移动的目的。图4中,电机与减速箱11连接,减速箱11与丝杆12连接,丝杆12上装有丝母13,丝母13与承载筒体5连接,承载筒体5内安装有承载滚子6,承载筒体5两侧安装有导向磨耗板7,承载筒体5套装在固定梁3上,承载筒体5与走行梁4连接,当电机转动后,移动走行梁4移动。图5中,将双向伸缩式液油缸活塞杆15和缸体14分别固定在门架固定梁3和承载筒体5上,通过液压泵站向油缸14充排油时,可使移动式走行梁4移动。图6中,锁定机构为固定在承载筒体5上的安装座17内装有定位销16和弹簧19,固定梁3上焊接一槽钢18,安装座17、槽钢18上有定位销孔。定位销16可在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定位销孔内,起到固定移动式走行梁4的作用。脱开时,用手拉定位销16,移动式走行梁4锁定解除。6为承载滚子,7为导向磨耗板,23为间隙调整板。应急作业和复位机构由移动式走行梁4缓冲橡胶安装座20、焊于门架上的吊座21和0.5吨手拉葫芦组成。将0.5吨手拉葫芦挂在吊座21和安装座17上,通过人工作业,可在2-3分钟内,移动移动式走行梁4至需要的位置。图7中,4为移动式走行梁,2为固定型门架,5为承载筒体,18为定位销定装置槽钢,16为定位销,17为锁定机构安装座。虚线表示移动式走行梁可移动范围。本技术优点在于1、移动式走行梁4可双向移动,增加了作业幅度,能适用于安装在不同宽度的轨道平车上,由于具有可移特点,也可适用于路用60吨平车的改造(平车宽3200mm),拓宽了使用范围。2、为防止运行中超限界,在运行前使移动走行梁4复位。对于电控气动、液动、电动三种不同的驱动机构,可通过锁定机构定位。对于电动机构,其丝杆12、丝母13也可自动锁定。3、作业时,移动式走行梁4伸出端部不超出建筑接近限界(GB146-59,建限-1)和隧道建筑限界(GB146-59,隧限-1甲,隧限-1乙)不影响邻线机车车辆通过。4、可根据不同的线路曲线半径,移动移动式走行梁4对轨道中心线距离,每套电动葫芦22可在移动式走行梁4全长范围内走行,使吊起的钢轨能在平车的全宽范围内旋转和换边装卸,既满足了不同幅度的作业要求,又可提高作业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梁式收轨车,由两结构相同的平车(1)构成一组车,收轨车两端为彼此对称的固定型门架(2),固定型门架(2)的悬臂端有一固定梁(3)、走行梁和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固定梁(3)上装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承载机构,承载机构上固定有移动式走行梁(4);固定型门架(2)和承载机构之间有锁定走行梁的锁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轨车,其特征在于承载机构由承载筒体(5)、承载滚子(6)、导向磨耗板(7)、移动间隙调整板(23)组成,承载筒体(5)套装在固定梁(3)外,承载滚子(6)、导向磨耗板(7)、移动间隙调整板(23)装在承载筒体(5)内与固定梁(3)间隙处;承载筒体(5)下部与走行梁(4)固定、上部与驱动机构相连,走行梁上焊有加强梁(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轨车,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的传动方式可为电控气压传动、电传动、液压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收轨车,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控气动方式传动时气缸(8)的活塞杆(9)两端固定,气缸(8)与承载筒体(5)固定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其特征在于气缸(8)可以通过风管与截止阀(25)、单向阀(26)、储风缸(27)、电控阀(28)和平车(1)制动系统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收轨车,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动方式传动时电机(10)与减速器(11)连接,减速器(11)与丝杆(12)连接,丝杆上套有丝母(13),丝母(13)与承载筒体(5)连接,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梁式收轨车,由两结构相同的平车(1)构成一组车,收轨车两端为彼此对称的固定型门架(2),固定型门架(2)的悬臂端有一固定梁(3)、走行梁和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固定梁(3)上装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承载机构,承载机构上固定有移动式走行梁(4);固定型门架(2)和承载机构之间有锁定走行梁的锁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高月陈华进易红
申请(专利权)人:襄樊铁路分局襄樊轨道车辆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