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垄地膜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378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垄地膜播种器;解决了现有各类滚动式播种器对土地挤压和对地膜的无故损伤;其包括:机壳,机壳内部安装有播种装置,在机壳上安装有滚轮和把手,在机壳内部安装有固定筒,在固定筒内部安装有下料管,下料管下端与打孔下料装置相互固定安装,下料管的升降通过凸轮组驱动,在下料管的上端通过折叠管与料斗连通固定,在下料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打孔下料装置;其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凸轮挤压式的播种方式,其滚轮横跨单垄地膜的两侧,进而有效的防止挤压土地、防止地膜无故损伤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垄地膜播种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垄地膜播种器。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荫时,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地膜覆盖后能显著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湿度稳定,并能长期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生长。在旱区可以采用人工造墒、补墒的方法进行抗旱播种。在较干旱的情况下,0-25厘米深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在甘肃等山地干旱地区,其玉米、小麦、荞麦等农作物通常采用平畦覆盖的方式,平畦覆盖的畦面平,有畦埂,畦宽1.00-1.65米,畦长依地块而定。播种或定植前将地膜平铺畦面,四周用土压紧。或是短期内临时性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垄地膜播种器,包括:机壳(1),机壳内部安装有播种装置,在机壳(1)的两侧的转轴(4)上安装有滚轮(3),同时机壳(1)上固定有人工推动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在机壳(1)内部安装有固定筒(6),且固定筒(6)的下端面伸出机壳(1),在固定筒(6)内部安装有可活动的不锈钢下料管(7),下料管(7)的上端位置设有卡盘(8),在卡盘(8)和固定筒(6)内底面之间安装有复位功能的弹簧(9),下料管(7)的下端伸出固定筒(6),与打孔下料装置(17)相互固定安装,在固定筒(6)外表面设有活动孔(601),卡盘(8)上焊接固定的基座(10)嵌套于活动孔(601)内,在基座(10)上安装有转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垄地膜播种器,包括:机壳(1),机壳内部安装有播种装置,在机壳(1)的两侧的转轴(4)上安装有滚轮(3),同时机壳(1)上固定有人工推动的把手(2),其特征在于:在机壳(1)内部安装有固定筒(6),且固定筒(6)的下端面伸出机壳(1),在固定筒(6)内部安装有可活动的不锈钢下料管(7),下料管(7)的上端位置设有卡盘(8),在卡盘(8)和固定筒(6)内底面之间安装有复位功能的弹簧(9),下料管(7)的下端伸出固定筒(6),与打孔下料装置(17)相互固定安装,在固定筒(6)外表面设有活动孔(601),卡盘(8)上焊接固定的基座(10)嵌套于活动孔(601)内,在基座(10)上安装有转轮(11),转轮(11)与安装于转轴(4)上的凸轮组(14)相互配合驱动;在下料管(7)的上端外嵌套有硬质限位管(12),内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彦杰张绪成侯慧芝于显枫王红丽马一凡安磊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