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盘组件和具有该线圈盘组件的电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31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圈盘组件和具有该线圈盘组件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线圈盘内具有第一冷却腔,第一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用于对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散热器内具有第二冷却腔,第二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第二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或第二出口与第一进口相连;和泵,泵具有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第三出口与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中的一个相连,第三进口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线圈盘、散热器和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圈盘组件能够有效地对线圈盘进行散热,具有加热速度快、运行时间长、性能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盘组件和具有该线圈盘组件的电磁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具体地,涉及线圈盘组件,还涉及具有该线圈盘组件的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加热装置(例如电磁炉)利用强制空气对流的方式对产生热量的电器件进行散热,其中用于散热的空气流由风机产生。由于电磁加热装置的内部空间有限、部件众多,因此风机产生的空气流很容易被阻挡,由此该空气流很难同时有效地对线圈盘、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线圈盘组件以及具有该线圈盘组件的电磁加热装置,该线圈盘组件和该电磁加热装置能够同时有效地对线圈盘、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圈盘组件,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内具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用于对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具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或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相连;和泵,所述泵具有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所述线圈盘、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根据本技术的线圈盘组件通过使线圈盘、散热器和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从而可以利用冷却液快速地、有效地吸收线圈盘的线圈产生的热量,以便防止线圈盘因温升过快而损坏。由此可以极大地延长线圈盘的温度上升至保护点的时间,从而可以使线圈盘能够长时间地在大功率的工况下运行,以便提高线圈盘和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速度、延长线圈盘和电磁加热装置的运行时间。而且,根据本技术的线圈盘组件可以利用冷却液快速地、有效地吸收散热器的热量,从而可以使散热器能够快速地、有效地吸收IGBT和桥堆产生的热量,由此可以使IGBT和桥堆在适宜的温度(IGBT和桥堆自身的温度)下工作,以便稳定电磁加热装置的性能,并可以防止IGBT和桥堆因温升过快而损坏。根据本技术的线圈盘组件通过形成冷却液循环回路,从而可以利用冷却液吸收线圈盘和散热器的热量。由于冷却液在冷却液循环回路内流动,因此不会被电磁加热装置的其他部件阻挡,由此可以同时有效地对线圈盘、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因此,根据本技术的线圈盘组件能够同时有效地对线圈盘、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冷却),具有加热速度快、运行时间长的优点。优选地,所述线圈盘组件进一步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上设有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以便形成第一蛇形流道,所述第一蛇形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第四进口相对,所述第一蛇形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四出口相对,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和所述换热腔彼此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四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所述线圈盘、所述散热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优选地,所述线圈盘组件进一步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金属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换热翅片,所述换热器内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上设有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和所述换热腔彼此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四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所述线圈盘、所述散热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优选地,所述线圈盘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出口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中的所述一个相连;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相连以及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进口相连,或者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相连以及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进口相连;以及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出口相连,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进口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以便形成第二蛇形流道,所述第二蛇形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二进口相对,所述第二蛇形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对。优选地,所述线圈盘包括: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盘体以及设在所述盘体上的第一内环和第一外环;和磁条支架,所述磁条支架包括架体以及设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二内环和第二外环,其中所述第一内环与所述第二内环密封地相连,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密封地相连,所述绕线盘与所述磁条支架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冷却腔。优选地,所述线圈盘进一步包括多个导流筋,多个所述导流筋沿所述线圈盘的周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冷却腔内,每个所述导流筋沿所述线圈盘的径向延伸,每个所述导流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盘体的下表面配合,每个所述导流筋的下表面与架体的上表面配合,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中的一个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外端位于所述第一外环和所述第二外环的内侧,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中的另一个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内端位于所述第一内环和所述第二内环的外侧,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中的所述一个的外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中的所述另一个的内端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线圈盘进一步包括隔离筋,所述隔离筋设在所述第一冷却腔内,所述隔离筋的上表面与所述盘体的下表面配合,所述隔离筋的下表面与架体的上表面配合,其中所述隔离筋、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之间,所述隔离筋与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中的每一个配合,所述隔离筋位于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设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磁条支架进一步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中的每一个包括相连的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第一套管的竖直段与所述架体的下表面相连且环绕所述第一进口设置,所述第二套管的竖直段与所述架体的下表面相连且环绕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套管的水平段与所述第三出口或所述第二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套管的水平段与所述第三进口或所述第二进口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中的每一个为L型,所述第一套管的水平段的自由端部的外径沿邻近所述第一套管的竖直段的方向增大,所述第二套管的水平段的自由端部的外径沿邻近所述第二套管的竖直段的方向增大。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组件,所述线圈盘组件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线圈盘组件;以及IGBT和桥堆,所述IGBT和所述桥堆中的每一个邻近所述线圈盘组件的散热器。根据本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能够同时有效地对线圈盘、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具有加热速度快、运行时间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内具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用于对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具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或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相连;和泵,所述泵具有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所述线圈盘、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内具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用于对IGBT和桥堆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具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或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相连;和泵,所述泵具有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所述线圈盘、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上设有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折流板以便形成第一蛇形流道,所述第一蛇形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第四进口相对,所述第一蛇形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四出口相对,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和所述换热腔彼此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四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所述线圈盘、所述散热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金属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换热翅片,所述换热器内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壁面上设有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和所述换热腔彼此连通,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四进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四出口中的相应的一个相连以便所述线圈盘、所述散热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泵形成闭合的冷却液循环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出口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中的所述一个相连;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口相连以及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进口相连,或者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进口相连以及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进口相连;以及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出口相连,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进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腔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折流板以便形成第二蛇形流道,所述第二蛇形流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宇罗绍生江太阳邹伟蒙剑友苏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