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279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其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抗指纹层(1)、硬化层(2)、基板层(3)、Logo丝印层(4)、纳米纹路UV层(5)、金属质感电镀层(6)和丝印油墨层(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手机后壳,可接近玻璃或陶瓷质感,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机后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手机后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手机后壳均为铝合金金属材质,部分高端产品使用玻璃或陶瓷材质。随着市场发展需要,无线充电越来越普及及5G传输越来越接近商用,传统的金属手机后壳无法实现无线充电及5G应用,对新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3D玻璃和陶瓷材质高昂的价格和低下的产能无法满足广大中低端市场的需求,市场急需一款外观可以接近玻璃或陶瓷质感,又成本有竞争力的非金属后壳产品。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可接近玻璃或陶瓷质感。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其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抗指纹层、硬化层、基板层、Logo丝印层、纳米纹路UV层、金属质感电镀层和丝印油墨层。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指纹层的水滴角大于105度。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层包括由外而内设置的PMMA层和PC层。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层厚度为0.3-1.0mm。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层的透光率为85-9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硬化层的表面硬度为4-9H。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丝印油墨层包括多层油墨单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基板层的外表面设置硬化层和抗指纹层,可以提高手机壳的强度,同时可以起到抗指纹的效果;在基板层的内表面设置Logo丝印层、纳米纹路UV层、金属质感电镀层,使手机壳具有金属质感,纳米纹路UV层可得到精致的花纹结构,同时纳米级的微结构的光学干涉作用可实现不同角度的炫光效果,丝印油墨层可以防止透光,保护手机内部结构,该手机壳可做到接近玻璃或陶瓷质感,而且成本较低,由于复合材料密度低,相同厚度下,重量仅为玻璃或陶瓷材质的二分一,可大大减轻手机整机重量,另外,复合材料本身还具有一定韧性,防爆,耐摔,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抗指纹层;2、硬化层;3、基板层;3-1、PMMA层;3-2、PC层;4、Logo丝印层;5、纳米纹路UV层;6、金属质感电镀层;7、丝印油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抗指纹层1、硬化层2、基板层3、Logo丝印层4、纳米纹路UV层5、金属质感电镀层6和丝印油墨层7。其中基板层3为复合层,包括由外而内设置的PMMA层3-1和PC层3-2,复合层由PC(聚碳酸酯)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复合共挤技术一次挤出成型为片材或卷材。基板层3的厚度为0.3-1.0mm。透光率为85-95%,优选为90%。抗指纹层1,为在硬化层2的外表面涂布耐指纹AF药液,并烘烤固化得到,其水滴角大于105度,以减少指纹残留。硬化层2,为在基板层3的外表面涂布UV硬化涂层,并经过UV光学固化得到,其表面硬度为4-9H,表面硬度采用负载为1kg的铅笔硬度仪进行测试。Logo丝印层4可根据需要丝印相应的Logo。纳米纹路UV层5,通过在Logo丝印层4内表面涂布透明光学UV涂层,然后通过纳米花纹模板压印纳米花纹,最后经过UV光学固化得到。金属质感电镀层6,通过真空镀设备,在纳米UV涂层5表面镀金属质感镀膜,可采用不同靶材真空镀,得到不同的金属质感。丝印油墨层7,在金属质感电镀层6表面通过丝印设备印刷耐高温遮蔽油墨,并预烘烤固化得到,可根据需要设置多层油墨单层。本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将PC和PMMA材料复合共挤技术一次挤出成型为片材或卷材,得到基板层原材;2.通过冲切、镭雕、机加工方式把原材加工为所需尺寸的基板层;3.在基板层内表面丝印印刷logo并加热烘干得到Logo丝印层;4.在Logo丝印层的内表面涂布透明光学UV涂层,并通过纳米花纹模板压印纳米花纹,经过UV光学固化得到纳米纹路UV层;5.通过真空镀设备,在纳米UV涂层表面镀金属质感镀膜得到金属质感电镀层;6.在金属质感电镀层表面通过丝印设备印刷耐高温遮蔽油墨,并预烘烤固化,依照需要,可反复印刷多层油墨单层;7.通过高温高压成型设备,把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基材成型为所需3D形状;8.在产品外表面涂布UV硬化涂层,并经过UV光学固化;9.在硬化层表面涂布耐指纹AF药液(为外购药液),并烘烤固化;10.通过机加工设备或激光镭射设备把基材外形尺寸加工为所需外形;11.检验合格后,贴保护膜包装出货。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抗指纹层(1)、硬化层(2)、基板层(3)、Logo丝印层(4)、纳米纹路UV层(5)、金属质感电镀层(6)和丝印油墨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抗指纹层(1)、硬化层(2)、基板层(3)、Logo丝印层(4)、纳米纹路UV层(5)、金属质感电镀层(6)和丝印油墨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指纹层(1)的水滴角大于10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层(3)包括由外而内设置的PMMA层(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宪友钱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