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23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简单易用、充电电流配置电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该电路基于充电管理芯片实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还包括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和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管脚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悬空、接地和接输入电压VIN;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将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管脚状态,调整输出电流;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输出电路将调整后的电流输出给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流配置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锂电池的普及,对锂电池充电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锂电池充电需要符合涓流、恒流、恒压三段式充电规范,如图1。即在电池电压小于2.9V时,进行小电流涓流充电;在电压高于2.9V后,进行大电流恒流快速充电;在电压达到、接近4.2V(视电池材质不同而不同)时,进行恒压充电,电流逐渐降低直至充满。以此来保证充电安全,同时保护电池使用寿命。由于不同的设备对锂电池容量的需求不同,比如大功率蓝牙音箱需要大容量电池;剃须刀只需要小容量电池。对不同容量电池的充电电流需求也不同,大容量小电流充电,则充电时间过长;小容量大电流充电,则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选定电池容量后,还需设置充电电流,现有的芯片通过外围电阻设置充电电流,如图2。图中的RSET电阻用于设置充电电流,阻值越大电流越小,反之电流越大;此外,该电阻须为精密电阻,成本高,通过改变电阻获得充电电流的方式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简单易用、充电电流配置电路。本技术的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该电路基于充电管理芯片实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还包括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和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管脚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悬空、接地和接输入电压VIN;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管脚状态,调整输出电流;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输出电路将调整后的电流输出给充电设备。优选的是,所述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将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优选的是,所述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第三电流源I3、第四电流源I4、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同时连接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电流源I1的负极、第二电流源I2的正极和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电流源I3的负极、第四电流源I4的正极和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电流源I1的正极和第三电流源I3的正极同时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流源I2的负极和第四电流源I4的负极同时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流源I1输出的电流是第二电流源I2的2倍,第四电流源I4输出的电流是第三电流源I3的2倍;根据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和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的电平高低获得数字信号。优选的是,所述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以当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输出高电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低电平,设置出第一种充电电流;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以当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输出低电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低电平,设置出第二种充电电流;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以当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输出高电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高电平,设置出第三种充电电流。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管脚状态检测电路替换外接电阻的充电电流配置方式,使得系统更精简,成本更低;本技术简单可靠地将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转化为数字信息。本技术是一种简单易用的配置技术在锂电池充电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应用实现,该电路使得锂电池充电电流的配置摆脱了对外围配置电阻的需求,减低了整体成本,同时提升了配置的简单易用性。本技术通过简单的对芯片的管脚进行浮空、接地、接高电压,即可实现三种充电电流的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锂电池充电规范的电流曲线示意图;图2为现有充电电流配置电路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充电电流设置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管脚状态检测电路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结合图3、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该电路基于充电管理芯片实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还包括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和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管脚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悬空、接地和接输入电压VIN;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管脚状态,调整输出电流;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输出电路将调整后的电流输出给充电设备CBAT。本实施方式中,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输出电路负责充电电流的输出和稳定;本实施方式将现有图2中设置的电阻省掉,如图3,通过充电管理芯片设置充电电流对应管脚的接高电压、接地、浮空状态来设置充电电流。优选实施例中,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将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本实施方式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第三电流源I3、第四电流源I4、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同时连接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电流源I1的负极、第二电流源I2的正极和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电流源I3的负极、第四电流源I4的正极和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第一电流源I1的正极和第三电流源I3的正极同时与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流源I2的负极和第四电流源I4的负极同时与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流源I1输出的电流是第二电流源I2的2倍,第四电流源I4输出的电流是第三电流源I3的2倍;根据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和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的电平高低获得数字信号。如图5所示,左侧管脚悬空,此时左侧电流支路中上拉电流大于下拉电流,经过第一缓冲器使得O1输出高电平;而右侧电流支路中上拉电流小于下拉,经过第二缓冲器使得O2输出低电平;左侧管脚接地,此时两个支路都是下拉电流更强,O1和O2都输出低电平;左侧管脚接高电压,此时两个支路都是上拉电流更强,O1和O2都输出高电平;管脚状态O1O2悬空高低接地低低接高高高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状态与输出信号的逻辑关系见上表,这样就将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转化为了数字信号,用于给后级电路配置充电电流的大小。本实施方式在充电管理芯片内部设置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和充电电流设置电路,可识别该管脚的不同状态,然后对应改变充电电流。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以当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输出高电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低电平设置出320mA的充电电流;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以当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输出低电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低电平,设置出500mA的充电电流;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以当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O1输出高电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O2输出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该电路基于充电管理芯片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还包括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和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管脚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悬空、接地和接输入电压VIN;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管脚状态,调整输出电流;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输出电路将调整后的电流输出给充电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该电路基于充电管理芯片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还包括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和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管脚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悬空、接地和接输入电压VIN;充电电流设置电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管脚状态,调整输出电流;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流输出电路将调整后的电流输出给充电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将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的状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围精简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脚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第三电流源I3、第四电流源I4、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且同时连接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设置管脚;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电流源I1的负极、第二电流源I2的正极和第一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芯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