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淋水装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10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淋水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用于集水;当进入所述接水盘内的水量大于所述接水盘的容量时,所述接水盘内的水能够由所述接水盘的盘口边缘溢出至所述换热器上。换热器淋水装置中的接水盘能够起到集水、整流的作用,水先在接水盘内汇集,待接水盘内水满后,水能够由盘口的边缘均匀地溢出,从而均匀地淋洒至换热器上,因此解决换热器上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水利用率较低、以及水与换热器换热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淋水装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淋水装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室内机的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其外壁上会形成冷凝水。目前,一些空调器通过将室内机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引至室外机换热器上,一方面使冷凝水在室外机换热器处蒸发进入空气,避免产生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冷凝水蒸发提高了冷凝器换热效率,增加了制冷量,提高了空调能效比。但是,现有空调器通过排水管将冷凝水引至室外机换热器上,水流主要集中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而室外机换热器的其它部位能够接触到的冷凝水很少、甚至没有,会造成换热器上冷凝水分布不均匀,冷凝水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淋水装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目的在于,使冷凝水能够均匀地淋洒至换热器上,提高冷凝水的利用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淋水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用于集水;当进入所述接水盘内的水量大于所述接水盘的容量时,所述接水盘内的水能够由所述接水盘的盘口边缘溢出至所述换热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接水盘(1),所述接水盘(1)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用于集水;当进入所述接水盘(1)内的水量大于所述接水盘(1)的容量时,所述接水盘(1)内的水能够由所述接水盘(1)的盘口边缘溢出至所述换热器(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接水盘(1),所述接水盘(1)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用于集水;当进入所述接水盘(1)内的水量大于所述接水盘(1)的容量时,所述接水盘(1)内的水能够由所述接水盘(1)的盘口边缘溢出至所述换热器(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壳(3),所述底壳(3)上设置有出水孔(31),由所述盘口边缘溢出的水能够通过所述出水孔(31)流至所述换热器(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包括对应于所述接水盘(1)的盘底设置的底壁,多个所述出水孔(31)均匀布置于所述底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31)包括引流孔段(311),所述引流孔段(311)包括朝向所述接水盘(1)的第一开口、和朝向所述换热器(2)的第二开口,由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二开口方向,所述引流孔段(311)成渐缩式结构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背离所述接水盘(1)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凸块(32),所述凸块(32)能够抵接于所述换热器(2)上,使所述底壁上的所述出水孔(31)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器(2)间隔第一预设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3-5mm。7.根据权利要求2-3,5-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淋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换热器(2)卡接配合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朝向所述换热器(2)突出的卡接凸起(33),所述卡接凸起(33)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卡接凸起(33)均能够配合卡接于所述换热器(2)上。8.根据权利要求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驰刘汉高旭高智强夏增强程诗李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