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874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拱形支架,所述拱形支架的顶端连接有拱形支撑板,且拱形支撑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顶部通过若干个缓冲弹簧固定连接,且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的内部设置有拱形腔,且上层板的顶面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渗透孔与拱形腔导通,所述拱形腔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所述拱形支架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顶端均穿过下层板并与对应的导流孔连接,该装置能够有效的避免隧道渗水,能够防止设备损坏,避免影响施工的进程,同时能够在避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提高装置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
,具体为一种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公路隧道,是指修筑在地下供汽车行驶的通道,一般还兼作管线和行人等通道。公路隧道的主体建筑物一般由洞身、衬砌和洞门组成,在洞口容易坍塌的地段,还加建明洞。隧道的附属构筑物有防水和排水设施、通风和照明设施、交通信号设施以及应急设施等。公路隧道设计通常先进行方案设计,然后进行隧道的平面和纵断面、净空、衬砌等具体设计。公路隧道的方案设计是在对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有关法规调查的基础上,对隧道的总体布局进行全面的考虑;对隧道修建的工程量进行大致的估算;对隧道施工安全性进行认真的分析:对隧道的用途和远期规划进行充分的估量;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确定隧道修筑工程投资经济、技术合理、收益大的方案。公路隧道施工可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两大类。明挖法是先将地面挖开,在露天情况下修筑衬砌,然后再覆盖回填。暗挖法是不挖开隧道上面的地层,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在修建超大跨度的公路隧道时,需要在隧道内安装施工支护结构,用于防止隧道塌方等。现有的用于公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架(1)的顶端连接有拱形支撑板(2),且拱形支撑板(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板(201)和下层板(202);所述上层板(201)和下层板(202)的顶部通过若干个缓冲弹簧(203)固定连接,且上层板(201)和下层板(202)的底部通过若干个连接杆(204)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201)的内部设置有拱形腔(2011),且上层板(201)的顶面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渗透孔(2012)与拱形腔(2011)导通,所述拱形腔(201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2013),所述拱形支架(1)的内部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拱形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架(1)的顶端连接有拱形支撑板(2),且拱形支撑板(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板(201)和下层板(202);所述上层板(201)和下层板(202)的顶部通过若干个缓冲弹簧(203)固定连接,且上层板(201)和下层板(202)的底部通过若干个连接杆(204)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201)的内部设置有拱形腔(2011),且上层板(201)的顶面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渗透孔(2012)与拱形腔(2011)导通,所述拱形腔(201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孔(2013),所述拱形支架(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导流管(2014),且导流管(2014)的顶端均穿过下层板(202)并与对应的导流孔(20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跨度公路隧道的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建元宋宜超董永泽余鸾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