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85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44
一种传递窗,其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内形成传递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围成相连通的纵向风道与横向风道,内壳体的侧部上设有一初效过滤器,传递仓通过该初效过滤器从侧部连通至该纵向风道的下部,该内壳体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双层玻璃窗,传递仓还经泄压阀连接至外界;及风机过滤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扁形的壳体,该壳体内的靠左一侧设有一个离心涡扇型风机,其包括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的电机,蜗壳固定在壳体内且与壳体之间围成一过滤腔,过滤腔位于蜗壳的右侧,蜗壳上部形成水平的过风通道,过风通道的进口与纵向风道的上端连通,过风通道的右端之上部与过滤腔连通,过滤腔内设有空气净化组件,过滤腔的下端向下连通至传递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递窗
本技术涉及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传递窗。
技术介绍
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传递窗广泛应用于制药无菌车间、食品、电子行业、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等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广泛应用于等场合。目前的传递窗其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传递窗,使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递窗,其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内形成传递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围成相连通的纵向风道与横向风道,纵向风道的顶部与横向风道的左侧相连通,内壳体的侧部上设有一初效过滤器,传递仓通过该初效过滤器从侧部连通至该纵向风道的下部,该内壳体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双层玻璃窗,传递仓还经一泄压阀连接至外界;及设置在横向风道内的风机过滤组件,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扁形的壳体,该壳体的左右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内壳体顶部开设的开口之边缘处,该壳体内的靠左一侧设有一个离心涡扇型风机,离心涡扇型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的电机,蜗壳固定在壳体内且与壳体之间围成一过滤腔,过滤腔位于蜗壳的右侧,蜗壳上部形成一水平的过风通道,过风通道的进口与纵向风道的上端连通,过风通道的右端之上部与过滤腔连通,过滤腔内设有空气净化组件,过滤腔的下端向下连通至传递仓。优选地,蜗壳通过多个第一减振器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的右端通过一个第二减振器与内壳体固定连接。优选地,过滤腔的下端设有由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的百叶窗。本技术的风机过滤组件,其气流特性较好,且呈扁形,因此其结构紧凑,进而可以使传递窗的高度与宽度大大降低、结构较为紧凑。另外,其通过减振器能够明显地降低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一优选实施例的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优选实施例的风机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传递窗包括一种传递窗,其包括外壳体01与内壳体02。内壳体02设置在外壳体01内。内壳体02内形成传递仓02S。外壳体01与内壳体02之间围成相连通的纵向风道01S与横向风道(未标记)。纵向风道01S的顶部与横向风道的左侧相连通。内壳体02的侧部上设有一初效过滤器06。传递仓通过初效过滤器06从侧部连通至纵向风道01S的下部。内壳体02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双层玻璃窗03。传递仓02S还经一泄压阀04连接至外界。本实施例的传递窗还包括设置在横向风道内的风机过滤组件05。风机过滤组件05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扁形的壳体051。壳体051的左右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内壳体02顶部开设的开口(未标记)之边缘021、022处。壳体051内的靠左一侧设有一个离心涡扇型风机(未标记)。离心涡扇型风机包括蜗壳054和设置在蜗壳054内的电机052,蜗壳054固定在壳体051内,蜗壳054且与壳体051之间围成一过滤腔(未标记)。过滤腔位于蜗壳054的右侧,蜗壳054上部形成一水平的过风通道050,过风通道050的进口与纵向风道01S的上端连通,过风通道050的右端之上部与过滤腔连通,过滤腔内设有空气净化组件053,过滤腔的下端向下连通至传递仓02S。本实施例的风机过滤组件,其气流特性较好,且呈扁形,因此其结构紧凑,进而可以使本技术的传递窗的高度与宽度大大降低。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蜗壳054通过多个第一减振器023与壳体051固定连接。壳体051的右端通过一个第二减振器22与内壳体02固定连接。其中,第二减振器包括一连接柱221及滑动套设在连接柱221上的第一电磁线圈222和两个第二电磁线圈223。第一电磁线圈221夹设在两个第二电磁线圈223之间。第一电磁线圈222和第二电磁线圈223的磁极极性反向且正对设置。第一电磁线圈222与壳体051的右端水平凸伸出的连接片051c固定连接。内壳体02上水平凸伸出的两个连接片022a、022b,两个第二电磁线圈223一一对应地与两个连接片022a、022b固定连接。内壳体051与第二电磁线圈223之间夹设有活动套设在连接柱221上的柔性减振体224。具体地,连接片022a与其中一个第二电磁线圈223之间夹设有一个柔性减振体224。另一个连接片022b与另外一个第二电磁线圈223之间也夹设有一个柔性减振体224。其通过减振器能够明显地降低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较佳地,柔性减振体224为球形橡胶体。类似地,第一减振器023与第二减振器22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减振器023用于蜗壳054与壳体051之间的连接,第二减振器22用于内壳体02与壳体051之间的连接。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减振器023也可为常规的减振器。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过滤腔02S的下端设有由一个驱动电机(未示出)驱动的百叶窗053。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百叶创造053控制送风量和送风角度。本技术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内形成传递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围成相连通的纵向风道与横向风道,纵向风道的顶部与横向风道的左侧相连通,内壳体的侧部上设有一初效过滤器,传递仓通过该初效过滤器从侧部连通至该纵向风道的下部,该内壳体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双层玻璃窗,传递仓还经一泄压阀连接至外界;及设置在横向风道内的风机过滤组件,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扁形的壳体,该壳体的左右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内壳体顶部开设的开口之边缘处,该壳体内的靠左一侧设有一个离心涡扇型风机,离心涡扇型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在蜗壳内的电机,蜗壳固定在壳体内且与壳体之间围成一过滤腔,过滤腔位于蜗壳的右侧,蜗壳上部形成一水平的过风通道,过风通道的进口与纵向风道的上端连通,过风通道的右端之上部与过滤腔连通,过滤腔内设有空气净化组件,过滤腔的下端向下连通至传递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与内壳体,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内壳体内形成传递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围成相连通的纵向风道与横向风道,纵向风道的顶部与横向风道的左侧相连通,内壳体的侧部上设有一初效过滤器,传递仓通过该初效过滤器从侧部连通至该纵向风道的下部,该内壳体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双层玻璃窗,传递仓还经一泄压阀连接至外界;及设置在横向风道内的风机过滤组件,包括一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扁形的壳体,该壳体的左右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内壳体顶部开设的开口之边缘处,该壳体内的靠左一侧设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尔泰克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