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78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0:22
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包括筏板和固定桩,且固定桩穿入筏板;所述筏板底部与固定桩连接处设有托板,且托板与筏板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桩穿过托板,且托板与筏板一次性整体浇筑;与现有技术相比,筏板的保护层厚度由100毫米减少为40毫米;桩身伸入筏板40毫米,伸入托板60毫米,保证桩身伸入筏板总深度达到100毫米,减小了筏板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有效减少筏板纵向钢筋的用量,节省筏板混凝土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基础
,尤其是涉及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结构基础的桩筏结构中,《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关于桩的构造要求条文中规定了直径桩必须伸入筏板100毫米,这样才能认为桩能够发挥有效作用,这个要求保证了桩在支承上部建筑的工作状态下能充分发挥作用。桩与筏板的连接设计中,目前的技术是当桩的直径大于500毫米时,为保证桩身伸入筏板100毫米,将筏板底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成100毫米厚,即筏板底部钢筋以下留出10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该部分的混凝土与筏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标号与筏板的混凝土标号相同。现有的桩与筏板的连接设计,为保证桩能够伸入筏板的深度达到100毫米,将筏板底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成100毫米厚,目前的设计方法虽然满足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关于桩的构造要求条文,但是100毫米厚的筏板底面保护层远大于筏板保护层至少为40毫米的构造要求,造成了筏板有效厚度h0的损失。筏板有效厚度h0的减小会造成筏板纵向计算钢筋配筋率的提高,造成筏板钢筋用量的增加;而如果为了不增加筏板钢筋用量,必须增加筏板的总厚度H,这样造成筏板混凝土用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包括筏板和固定桩,且固定桩穿入筏板;所述筏板底部与固定桩连接处设有托板,且托板与筏板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桩穿过托板,且托板与筏板一次性整体浇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筏板内设有筏板钢筋,筏板保护层厚度为40毫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板厚度为60毫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桩穿入筏板的厚度为40毫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板的宽度和长度为固定桩直径的两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桩内固定有桩身钢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桩身钢筋包括固定桩段和筏板段,固定桩段穿过托板,筏板段位于筏板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筏板段钢筋锚入筏板,且筏板段与固定桩段形成一个夹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板下方设有垫层,垫层厚度为100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筏板的保护层厚度由100毫米减少为40毫米;桩身伸入筏板40毫米,伸入托板60毫米,保证桩身伸入筏板总深度达到100毫米,减小了筏板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有效减少筏板纵向钢筋的用量,节省筏板混凝土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筏板1,固定桩2,托板3,筏板钢筋4,桩身钢筋5,垫层6,固定桩段7,筏板段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包括筏板1和固定桩2,且固定桩2穿入筏板1;筏板1底部与固定桩2连接处设有托板3,且托板3与筏板1平行设置;托板3固定桩2穿过托板3,且托板3与筏板1一次性整体浇筑,筏板1内设有筏板钢筋4,筏板1保护层厚度为四十毫米,托板3厚度为六十毫米。筏板1的保护层厚度按照四十毫米设计,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筏板保护层的要求,固定桩2伸入筏板1四十毫米,伸入托板3六十毫米,保证固定桩2在筏板1和托板3上的总深度达到一百毫米,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关于桩的构造要求条文。从而减少了筏板1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从原先的一百毫米厚度变成本申请中的四十毫米,减少了混凝土使用量,且减轻了筏板1的重量,便于筏板1的安装和定位。托板3为矩形,且托板3的宽度和长度为固定桩2直径的两倍,同时托板3根据固定桩2进行设计,托板3用于与筏板1底部固定连接,使得托板3加筏板1的总厚度达到一百毫米,从而减少筏板1的厚度。固定桩2外固定有桩身钢筋5,桩身钢筋5包括固定桩段7和筏板段8,固定桩段7穿过托板3,筏板段8位于筏板1内,筏板段8钢筋锚入筏板1,且筏板段8与固定桩段7形成一个夹角,固定桩段7长度大于筏板段8的长度,固定桩段7和筏板段8为一体成型。筏板段8锚入筏板1,锚固长度从筏板1底面计算,从非从托板3底面计算,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关于桩的纵筋锚固长度的要求,使得固定桩3与筏板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托板3下方设有垫层6,垫层6厚度为一百毫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在固定桩2的位置挖出两倍固定桩2直径,深度为一百六十毫米的矩形坑,坑的中心与固定桩2的中心重合,浇筑混凝土垫层6,垫层6厚度为一百毫米,在矩形坑处垫层6根据坑的形状进行设计,托板3与坑大小相适配,在托板3的位置作用下垫层下凹60毫米,对托板3和筏板1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了固定桩2在筏板1和托板3的总深度达到一百毫米,且固定桩2被安装于指定位置。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筏板1,固定桩2,托板3,筏板钢筋4,桩身钢筋5,垫层6,固定桩段7,筏板段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1)和固定桩(2),且固定桩(2)穿入筏板(1);所述筏板(1)底部与固定桩(2)连接处设有托板(3),且托板(3)与筏板(1)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桩(2)穿过托板(3),且托板(3)与筏板(1)一次性整体浇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1)和固定桩(2),且固定桩(2)穿入筏板(1);所述筏板(1)底部与固定桩(2)连接处设有托板(3),且托板(3)与筏板(1)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桩(2)穿过托板(3),且托板(3)与筏板(1)一次性整体浇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1)内设有筏板钢筋(4),筏板(1)保护层厚度为4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厚度为6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2)穿入筏板(1)的厚度为4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底部的托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的宽度和长度为固定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才黄伟志胡凌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