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组件以及永磁无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6123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组件以及永磁无刷电机,转子组件包括:套筒,上下两端开设通孔;两组轴承,分别安装于套筒内部的上下两端;转子,主体安装于套筒内,且转子转轴部分的上下两端分别经由通孔伸出套筒外;并且,两组轴承均套装于转子转轴部分上,转子永磁体部分位于两组轴承之间,永磁无刷电机,包括壳体、定子和定子骨架、以及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的套筒嵌装于定子骨架的中心位置。其技术方案中,可直接将转子组件嵌装入定子及定子骨架的中心位置,整个组装过程省去了电机两端的端盖,节省了电机的材料成本,减少了需精密配合的零部件关系,使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配合变得非常直接,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电机的工本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组件以及永磁无刷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刷电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组件以及永磁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小型永磁无刷电机结构精巧,因其工作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几乎遍及航空航天、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日常生活中则常应用于电风扇、电吹风以及手持式吸尘器等家用电器。众所周知,电机都是由定子和转子两大主要部件构成,其它外围零部件都是为支持这两个主要部件的运转而设置的。这些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电机技术性能的优劣,如效率、噪音和寿命等等。尤其是支撑转子的结构组件其装配精度要求非常高,它们的配合精度是转子与定子同心度的保证,也是决定电机品质的关键。目前支撑转子的结构组件主要是安装在转子轴两端的轴承和支承轴承的端盖,轴承嵌装在端盖中心的轴承套内,端盖则扣装在固定定子的支架上,使转子和定子成为一个整体,即为电机的基本体。由此可见,端盖与定子支架的装配精度是至关紧要的。尽管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金属铸造还是切削加工都达到很高的水平,能支持组件装配精度的要求,但与需求的高品质电机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减少需精密配合的零部件关系的转子组件以及永磁无刷电机,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子组件,包括:套筒,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两组轴承,分别安装于套筒内部的上下两端;转子,主体安装于套筒内,且转子的转轴部分的上下两端分别经由通孔伸出套筒外;并且,两组轴承均套装于转子的转轴部分上,转子的永磁体部分位于两组轴承之间。较佳的,轴承过盈配合于套筒内,或者,轴承外径与套筒内径尺寸相等。较佳的,轴承的外径大于转子的永磁体部分的外径。较佳的,套筒由不导磁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较佳的,每组轴承均包括一个轴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永磁无刷电机,包括壳体、固装于壳体内的定子和定子骨架、以及如上所述的转子组件,且转子组件的套筒嵌装于定子骨架的中心位置。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转子组件包括套筒、两组轴承、转子,电机组装时,可直接将装有转子及轴承的套筒嵌装入定子及定子骨架的中心位置,整个组装过程省去了电机两端的端盖,节省了电机的材料成本,减少了需精密配合的零部件关系,如端盖与定子,端盖与转子等等,使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配合变得非常直接,既能保证转、定子的同心度,又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电机的工本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转子组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子组件的侧剖面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永磁无刷电机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永磁无刷电机的侧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4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子组件以及永磁无刷电机作具体阐述。实施例一,参阅图1,为转子组件的立体图;结合图2,为转子组件的侧剖面视图,并定义如图2中纸面所示由上而下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由上而下的方向。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子组件应用于无刷电机中,包括:套筒1,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两组轴承2,分别安装于套筒1内部的上下两端;转子3,主体安装于套筒1内,且转子3的转轴部分4的上下两端分别经由通孔伸出套筒1外;并且,两组轴承2均套装于转子3的转轴部分4上,转子3的永磁体部分5位于两组轴承2之间。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转子组件包括套筒1、两组轴承2、转子3,电机组装时,可直接将装有转子3及轴承2的套筒1嵌装入定子及定子骨架的中心位置,整个组装过程省去了电机两端的端盖,节省了电机的材料成本,减少了需精密配合的零部件关系,如端盖与定子,端盖与转子3等等,使转子3和定子之间的配合变得非常直接,能够既能保证转、定子的同心度,有效降低整个电机的工本费。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轴承2过盈配合于套筒1内,或者轴承2外径与套筒1内径尺寸相等,使得轴承2能够在套筒1内紧配嵌装。进一步的,轴承2外径略大于转子的永磁体部分5的外径,使得转子能够在套筒1内运转自如。进一步的,套筒1由不导磁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且在保证转子3和定子之间所需的间隙要求和工作强度下尽量做得薄。进一步的,每组轴承2均包括一个轴承,但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二,参阅图3,为永磁无刷电机的立体图;结合图4,为永磁无刷电机的侧剖面视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永磁无刷电机包括壳体6、固装于壳体6内的定子7和定子骨架8、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转子组件,且转子组件的套筒1嵌装于定子骨架8的中心位置。使得构成完整的定子7和转子3结构,装配方便,且结构稳定、配合精度较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两组轴承(2),分别安装于所述套筒(1)内部的上下两端;转子(3),主体安装于所述套筒(1)内,且所述转子(3)的转轴部分(4)的上下两端分别经由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套筒(1)外;并且,两组所述轴承(2)均套装于所述转子(3)的转轴部分(4)上,所述转子(3)的永磁体部分(5)位于两组所述轴承(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两组轴承(2),分别安装于所述套筒(1)内部的上下两端;转子(3),主体安装于所述套筒(1)内,且所述转子(3)的转轴部分(4)的上下两端分别经由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套筒(1)外;并且,两组所述轴承(2)均套装于所述转子(3)的转轴部分(4)上,所述转子(3)的永磁体部分(5)位于两组所述轴承(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过盈配合于所述套筒(1)内,或者,所述轴承(2)外径与所述套筒(1)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富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