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83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包括压铸机的动模板设置哥林柱导孔,所述哥林柱导孔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导孔内两导向铜司间设置毛毡,哥林柱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内;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环形润滑腔和润滑油道,毛毡设置于环形润滑腔内,润滑油道联通环形润滑腔,润滑油道的端部开口设置于动模板侧壁上,润滑油道的端部开口通过油管连接有油压泵体,油压泵体的液压输出端连接有压力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Lubricating structure of hydraulic pressure mobile tem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an oil-pressure motor template, which comprises a moving template of a die casting machine with a guide hole of a Gorin column, a guide copper wi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guide hole of the Gorin column, a felt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guide copper bars in the guide hole, and a rotation of the Gorin column arranged in the two guide copper wires; and an annular lubrication cavity arranged in the moving template. The end opening of the lubricating pipelin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oving template. The end opening of the lubricating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pressure pump body through the oil pipe. The hydraulic output end of the oil pressure pump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overcom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ior art, and having reasonable and novel structural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属于压铸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压铸机使用过程中,模具配合主要靠动模板移动保证,目前现有技术中,压铸机动模板的导向孔在哥林柱导孔内设置导向铜司,通过导向铜司的自润滑使哥林柱达到较好的转动效果,但是由于导向铜司的润滑性能有限,因此不能将导向孔设置过长,一般长度均较短(导向长度与哥林柱直径比为2.5),导向孔较短时每次开锁模动作的重复精度不高,生产时的产品差异大,影响生产的合格率及产量。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压铸机动模板的哥林柱导向孔(专利号CN201320239971.2)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动模板中,毛毡是设置于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动模板运行一段时间后,毛毡上浸润的润滑油余量不足,润滑效果差,并且需要拆卸导向铜司等组建才能够给毛毡补充润滑油,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方便补充润滑油料,降低操作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包括压铸机的动模板设置哥林柱导孔,所述哥林柱导孔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导孔内两导向铜司间设置毛毡,哥林柱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内;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环形润滑腔和润滑油道,毛毡设置于环形润滑腔内,润滑油道联通环形润滑腔,润滑油道的端部开口设置于动模板侧壁上,润滑油道的端部开口通过油管连接有油压泵体,油压泵体的液压输出端连接有压力调节阀。优化的,上述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所述毛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半月形挤压板,两个半月形挤压板对接成筒形,半月形挤压板与毛毡紧压接触,半月形挤压板上设置有若干润滑通孔,半月形挤压板与环形润滑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承装置。优化的,上述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所述弹性支承装置为若干弹性支撑杆,弹性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半月形挤压板、环形润滑腔内壁固定焊接。优化的,上述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所述哥林柱导孔的端部设置盖设在导向铜司的压盖。优化的,上述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所述压盖内设置尘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通过油压泵体和润滑油道向环形润滑腔内补充润滑油料,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油压泵体的输出油压压力,以适应不同型号、不同粗细的哥林柱的表面润滑。当合模时需要动模板合模速度较高时,可以调节压力调节阀增加环形润滑腔内的压力,增大润滑油与哥林柱表面的压力,提高润滑效果。半月形挤压板挤压毛毡,使毛毡内浸润的润滑油被挤压出并涂抹到哥林柱表面,方便润滑油自毛毡内浸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两个半月形挤压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模板,2、哥林柱导孔,3、导向铜司,4、毛毡,5、哥林柱,6、压盖,7、环形润滑腔,8、润滑油道,9、油压泵体,10、压力调节阀,11、挤压板,12、润滑通孔,13、弹性支撑杆,14、尘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包括压铸机的动模板1设置哥林柱导孔2,所述哥林柱导孔2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3,导孔内两导向铜司3间设置毛毡4,哥林柱5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3内;所述动模板1内设置有环形润滑腔7和润滑油道8,毛毡4设置于环形润滑腔7内,润滑油道8联通环形润滑腔7,润滑油道8的端部开口设置于动模板1侧壁上,润滑油道8的端部开口通过油管连接有油压泵体9,油压泵体9的液压输出端连接有压力调节阀10。所述毛毡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半月形挤压板11,两个半月形挤压板11对接成筒形,半月形挤压板11与毛毡4紧压接触,半月形挤压板11上设置有若干润滑通孔12,半月形挤压板11与环形润滑腔7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承装置。所述弹性支承装置为若干弹性支撑杆13,弹性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与半月形挤压板11、环形润滑腔7内壁固定焊接。所述哥林柱导孔2的端部设置盖设在导向铜司3的压盖6。所述压盖6内设置尘封1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通过油压泵体9和润滑油道8向环形润滑腔7内补充润滑油料,通过压力调节阀10调节油压泵体9的输出油压压力,以适应不同型号、不同粗细的哥林柱5的表面润滑。当合模时需要动模板1合模速度较高时,可以调节压力调节阀10增加环形润滑腔7内的压力,增大润滑油与哥林柱5表面的压力,提高润滑效果。半月形挤压板11挤压毛毡4,使毛毡4内浸润的润滑油被挤压出并涂抹到哥林柱5表面,方便润滑油自毛毡4内浸出。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包括压铸机的动模板(1)设置哥林柱导孔(2),所述哥林柱导孔(2)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3),导孔内两导向铜司(3)间设置毛毡(4),哥林柱(5)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内设置有环形润滑腔(7)和润滑油道(8),毛毡(4)设置于环形润滑腔(7)内,润滑油道(8)联通环形润滑腔(7),润滑油道(8)的端部开口设置于动模板(1)侧壁上,润滑油道(8)的端部开口通过油管连接有油压泵体(9),油压泵体(9)的液压输出端连接有压力调节阀(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包括压铸机的动模板(1)设置哥林柱导孔(2),所述哥林柱导孔(2)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3),导孔内两导向铜司(3)间设置毛毡(4),哥林柱(5)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内设置有环形润滑腔(7)和润滑油道(8),毛毡(4)设置于环形润滑腔(7)内,润滑油道(8)联通环形润滑腔(7),润滑油道(8)的端部开口设置于动模板(1)侧壁上,润滑油道(8)的端部开口通过油管连接有油压泵体(9),油压泵体(9)的液压输出端连接有压力调节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机动模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毡(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半月形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珠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捷达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