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82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铸模,所述第二铸模的上侧连接有第二进液斗,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通过夹持机构连接有第一铸模,所述第一铸模的上侧连接有第一进液斗,所述第一铸模的下侧连接有主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浇注液通过第一进液斗浇注到第一铸模内,通过主导管流入到分导管中,通过分导管流入第二铸模内,从而可同时对第一铸模和第二铸模进行浇注,提高了消失模铸造效率。

A modular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of lost foam casting for cast iron pip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 assembly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of lost foam casting of cast iron pipe fittings,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xed frame fix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a support plate connected in the fixed frame through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second molds connec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second mold. The upper side of the second mold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liquid inlet bucket,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rack. The first mol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mold through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mol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iquid inlet bucket,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mold is connected with a main pipe. .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multaneously pour the first mold and the second mold by pouring the pouring liquid into the first mold through the first liquid inlet bucket, flowing into the sub-duct through the main pipe, and flowing into the second mold through the sub-duct, thereby improving the lost foam cas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铸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
技术介绍
消失模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消失模铸造工艺浇注系统的设计与其它铸造工艺浇注系统的设计基本相同,即可以采取顶注式浇注、底注式浇注、侧注式浇注、阶梯式浇注等多种浇注方式,现有的顶注式浇注方式依次只能对一个铸模进行铸造,导致消失模铸造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铸模,所述第二铸模的上侧连接有第二进液斗,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通过夹持机构连接有第一铸模,所述第一铸模的上侧连接有第一进液斗,所述第一铸模的下侧连接有主导管,所述主导管的两侧均连接有分导管,所述分导管的下端与第二进液斗的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下侧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通过多个伸缩杆与固定框的内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齿条,其中一个所述直齿条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框内侧壁上,所述齿轮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侧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固定框的内侧壁并连接有摇把,所述升降柱远离齿轮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框外侧的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固定框的侧壁并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拉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直齿条对应的限位齿。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柱的下侧和固定框的内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两个卡板,所述安装架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滑槽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卡板上,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壁通过多个第三弹簧连接有夹板,所述第一铸模位于两个夹板之间。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浇注液通过第一进液斗浇注到第一铸模内,通过主导管流入到分导管中,通过分导管流入第二铸模内,从而可同时对第一铸模和第二铸模进行浇注,提高了消失模铸造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框、3伸缩杆、4升降柱、5齿轮、6直齿条、7摇把、8支撑板、9第一进液斗、10第一铸模、11卡板、12安装板、13主导管、14分导管、15第二进液斗、16第二铸模、17安装架、18第一滑块、19第一弹簧、20夹板、21斜杆、22拉杆、23第二弹簧、24限位板、25限位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内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8,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8下侧的升降柱4,升降柱4通过多个伸缩杆3与固定框2的内顶部连接,升降柱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齿条6,其中一个直齿条6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轮5,齿轮5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框2内侧壁上,齿轮5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侧连接有转杆,转杆贯穿固定框2的内侧壁并连接有摇把7。升降柱4远离齿轮5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外侧的多个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远离固定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22,拉杆22贯穿固定框2的侧壁并连接有限位板24,限位板24远离拉杆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直齿条6对应的限位齿25。支撑板8的上侧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铸模16,第二铸模16的上侧连接有第二进液斗15,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7,安装架17内通过夹持机构连接有第一铸模10,夹持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7上的两个卡板11,安装架17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块18,安装架17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8对应的第一滑槽,第一滑块18通过第一弹簧19与第一滑槽内侧壁连接,第一滑块18上转动连接有斜杆21,斜杆21远离第一滑块1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卡板11上,安装架17的内侧壁通过多个第三弹簧连接有夹板20,第一铸模10位于两个夹板20之间,两个夹板20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滑垫。第一铸模1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进液斗9,第一铸模10的下侧连接有主导管13,主导管13的两侧均连接有分导管14,分导管14的下端与第二进液斗15的内部连通。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摇把7,摇把7转动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转动带动直齿条6移动,直齿条6移动带动升降柱4移动,升降柱4移动带动支撑板8移动,支撑板8移动带动第二铸模16移动,从而可将第二进液斗15与分导管14接触,此时限位齿25可与直齿条6啮合,从而固定升降柱4,此时通过将浇注液通过第一进液斗9浇注到第一铸模10内,通过主导管13流入到分导管14中,通过分导管14流入第二铸模16内,从而可同时对第一铸模10和第二铸模16进行浇注,提高了消失模铸造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内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上侧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铸模(16),所述第二铸模(16)的上侧连接有第二进液斗(15),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内通过夹持机构连接有第一铸模(10),所述第一铸模(1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进液斗(9),所述第一铸模(10)的下侧连接有主导管(13),所述主导管(13)的两侧均连接有分导管(14),所述分导管(14)的下端与第二进液斗(15)的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内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上侧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铸模(16),所述第二铸模(16)的上侧连接有第二进液斗(15),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内通过夹持机构连接有第一铸模(10),所述第一铸模(1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进液斗(9),所述第一铸模(10)的下侧连接有主导管(13),所述主导管(13)的两侧均连接有分导管(14),所述分导管(14)的下端与第二进液斗(15)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件消失模铸造工艺效率的组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8)下侧的升降柱(4),所述升降柱(4)通过多个伸缩杆(3)与固定框(2)的内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柱(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齿条(6),其中一个所述直齿条(6)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轮(5),所述齿轮(5)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框(2)内侧壁上,所述齿轮(5)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侧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固定框(2)的内侧壁并连接有摇把(7),所述升降柱(4)远离齿轮(5)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铸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斌冯国地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德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