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涵庆专利>正文

一种衣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38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柜,所述衣柜为前后双层结构,其中后面一层设置有中后柜、左后活动区和右后柜,前面一层柜设置有左前柜、中前柜和右前柜,所述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底侧设有能水平三百六十度方向移动的球形脚轮,所述底座顶侧设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有和球形脚轮相对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由多条横滑槽和纵滑槽垂直交叉构成,所述滑动脚轮贴合滑槽滑动,所述球形脚轮通过滑槽垂直交叉的交点改变原滑动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柜子通过柜子前后两层柜体的结构,加大了柜子的容量,可以将后一层的柜体移到前一层,将前一层的柜子移到后一层,使人们根据季节或使用率来安排柜子的位置,又可避免后一层的柜子落灰,方便人们取物和放物。

A wardro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rdrobe, the wardrobe is a front-back double-layer structure, in which a middle-back cabinet, a left-back movable area and a right-back cabinet are arranged on the rear layer, and a left front cabinet, a middle front cabinet and a right front cabinet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layer, and the left front cabinet, the middle front cabinet and the bottom side of the middle-back cabinet are provided with balls that can move horizontally 360 degrees. The top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urface, and the connecting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relative to a spherical caster. The sliding groove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transverse grooves and a vertical crossing of longitudinal grooves. The sliding caster is fitt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nd the spherical caster changes the original sliding direction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vertical crossing of the grooves. The cabinet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capacity of the cabinet thr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front and back cabinets, moves the cabinet of the latter layer to the former layer, and moves the cabinet of the former layer to the latter layer, so that people can arrange the position of the cabinet according to the season or the utilization rate, and avoids the falling ash of the latter layer, so as to facilitate people to take things and use them. Put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衣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衣柜。
技术介绍
衣柜由柜体、门板、五金构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容纳类家具之一,它能让起居环境更加整齐清洁,但是现有的衣柜一般单排结构,由于现有的衣柜大多为单层结构,储物空间较小,不便于衣物的分类储存,而且对于现用技术而言,一般的双层结构样式的多为直角结构,样式单调还会浪费衣柜直角结构其中一侧柜体周围的空间,导致本来不大都房间显得更小,如果直接双层柜体前后组成的柜子,前后距离太长不易拿放衣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后双层结构且柜体可滑动的衣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衣柜,包括柜体和底座,所述柜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柜体为前后双层结构,其中后面一层设置有中后柜和左后活动区,前面一层柜设置有左前柜、中前柜和右前柜,所述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底侧设置有球形脚轮,所述底座顶侧设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球形脚轮贴合在滑槽的轨道内,所述滑槽由四条横滑槽和二十二条纵滑槽垂直交叉构成,所述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左右移动时,所述球形脚轮贴合在四条横滑槽上滑动,所述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前后移动时,所述球形脚轮贴合在二十二条纵滑槽上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脚轮包括滚轮、滚珠和脚轮底座,所述滚轮为一圆球结构,所述脚轮底座的顶侧设置有四颗与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底侧相固定的铆钉,所述脚轮底座的底侧有一个半球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数颗滚珠,所述滚轮嵌入凹槽中通过数颗滚珠与凹槽的内壁相抵触,所述凹槽的槽口与滚轮的三分之二处的球面上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的左侧壁上均设有榫头,所述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的右侧以及柜体的右边内侧壁上均设有榫槽,所述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滑动结束时,榫头插入榫槽内将左前柜、中前柜和中后柜以及柜体之间相互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右后侧直角结构中紧贴的可拆卸设有右后柜,所述右后柜底侧设有脚轮,所述右后柜可通过脚轮滑移至右前柜右侧相并排设置,所述右后柜右侧设置有凹形把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的上侧设有上柜,所述上柜靠近柜体正面的一侧设置有合页门,所述柜体正面的一侧设置有左右双行的滑动门,所述滑动门为百叶窗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前柜内设置有电脑桌和可用于容纳衣物的椅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体和上柜的顶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照明衣服的LED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柜子前后两层柜体的结构,加大了柜子的容量,由于滑槽和球形脚轮的滚轮相贴合,进而使得柜体通过滑槽的方向移动,球形脚轮到达滑槽的交点同过拐角拐入交叉的另外一条滑槽,使得柜体能前后左右的移动,可以将后一层的柜体移到前一层,将前一层的柜子移到后一层,使人们根据季节或使用率来安排柜子的位置,又可避免后一层的柜子落灰,方便人们取物和放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柜子主体主视图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柜子主体底座和滑动柜体接触面的滑槽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柜子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球形脚轮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柜子侧边和滑动柜体的连接槽。图6为本技术滑动柜体滑动后和右后柜滑动后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柜子整体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照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衣柜,包括柜体2和底座3,柜体2为前后双层结构,其中后面一层设置有中后柜23、左后活动区27和右后柜25,前面一层柜设置有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右前柜24,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底侧设置有能水平三百六十度方向移动的球形脚轮211,球形脚轮211划分为平行的两行,每行有十一个有相对距离相同的球形脚轮211,通过设置二十二个球形脚轮211减少每个球形脚轮211所受到的衣柜重力,使柜体2放置大量衣物后球形脚轮211不易损坏,,底座3顶侧设有连接面31,连接面31上设置有滑槽15,球球形脚轮211会设置在滑槽15内沿着滑槽15移动,滑槽15有四条横滑槽,两条处于柜体2的后一层,两条处于柜体2的前一层,横滑槽和球形脚轮211相对设置,使得球形脚轮211在横滑槽上左右水平滑动,滑槽15有22条纵滑槽,纵滑槽垂直叉于横滑槽,纵滑槽和球形脚轮211相对设置,且纵滑槽长度等于横滑槽相对最远的间隔,四条横滑槽和二十二条纵滑槽垂直交叉形成了八十八个交点,球形脚轮211贴合在滑槽15的轨道内,使得球形脚轮211和滑槽15之间没有间隙,球形脚轮211不易滑动出滑槽15,后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左右移动时,球形脚轮211的滚轮215贴合在该柜体所在的两条横滑槽上滑动,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前后移动时,所述球形脚轮211的的滚轮215贴合在该柜体所在的十一条纵滑槽上滑动,通过球形脚轮211和滑槽15的贴合,球形脚轮211滑动的方向得到固定,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的滑动更加规律,不会因为滑动出现柜体错位导致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无法滑动,球形脚轮211到达其中两条横滑槽和十一条纵滑槽垂直交叉的交点后,球形脚轮211可通过交点的拐角改变滑动的方向。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球形脚轮211包括滚轮215、滚珠214和脚轮底座213,滚轮215为一圆球结构,圆球结构与滑槽15的接触面较小,减少了滚动时的摩擦力,且滚轮215的滚动是水平三百六十度的,方便球形脚轮211改变滚动方向,脚轮底座213顶侧的四个方向各设置一颗铆钉,在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底侧通过铆钉紧紧固定,脚轮底座213的底侧有一个半球形的凹槽,凹槽内壁设有数颗滚珠214,滚珠214直径为八至十毫米,凹槽半径比滚轮215略大十毫米,滚轮215嵌入凹槽中通过滚珠214与底座213相抵触,使得滚珠214介于底座213和滚轮215之间,当滚轮215向前滚动时产生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会,滚珠214收到摩擦力会向后滚动,再通过滚珠214向后滚动产生的向前的摩擦力,滚轮215滚动更快,滚动所需要的力更小,其中凹槽的槽口与滚轮215的三分之二处的球面上相贴合,既通过槽口防止滚珠214掉出,又通过槽口防止滚轮215滚动时掉出,现有万向轮通过底座的支架连接物体,由于柜体2放置衣物之后会产生重量,现有的万向轮支架为斜向支架,斜向支架的一端没有底座的支撑无法承受太大的力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而滚轮215、滚珠214和脚轮底座213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立式结构,使得滚轮215、滚珠214和脚轮底座213会相互分担受到的重力使各部件受力均匀,所以球形脚轮211能承受更多的力而不损坏,左前柜26、中前柜22或中后柜23也能存放更多的衣物。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的左侧均设有榫头28,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的右侧均设有榫槽29,榫头28为圆柱结构能在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的的左侧与榫槽29相对应的开口进行插入与拔出,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滑动结束后,将榫头28通过开口插入榫槽29,靠摩擦力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进而将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以及柜体2之间相互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柜,包括柜体(2)和底座(3),所述柜体(2)设置在底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2)为前后双层结构,其中后面一层设置有中后柜(23)和左后活动区(27),前面一层柜设置有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右前柜(24),所述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底侧设置有球形脚轮(211),所述底座(3)顶侧设有连接面(31),所述连接面(31)上设置有滑槽(15),所述球形脚轮(211)设置在滑槽(15)内,所述滑槽(15)由四条横滑槽和二十二条纵滑槽垂直交叉构成,所述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左右移动时,所述球形脚轮(211)贴合在四条横滑槽上滑动,所述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前后移动时,所述球形脚轮(211)贴合在二十二条纵滑槽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柜,包括柜体(2)和底座(3),所述柜体(2)设置在底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2)为前后双层结构,其中后面一层设置有中后柜(23)和左后活动区(27),前面一层柜设置有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右前柜(24),所述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底侧设置有球形脚轮(211),所述底座(3)顶侧设有连接面(31),所述连接面(31)上设置有滑槽(15),所述球形脚轮(211)设置在滑槽(15)内,所述滑槽(15)由四条横滑槽和二十二条纵滑槽垂直交叉构成,所述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左右移动时,所述球形脚轮(211)贴合在四条横滑槽上滑动,所述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前后移动时,所述球形脚轮(211)贴合在二十二条纵滑槽上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衣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脚轮(211)包括滚轮(215)、滚珠(214)和脚轮底座(213),所述滚轮(215)为一圆球结构,所述脚轮底座(213)的顶侧设置有四颗与左前柜(21)、中前柜(22)和中后柜(23)底侧相固定的铆钉,所述脚轮底座(213)的底侧有一个半球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有数颗滚珠(214),所述滚轮(215)嵌入凹槽中通过数颗滚珠(214)与凹槽的内壁相抵触,所述凹槽的槽口与滚轮(2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涵庆
申请(专利权)人:钱涵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