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592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包括:反射板和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一阵列、第二阵列、若干去耦金属条,其中所述第一阵列与所述第二阵列并排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第一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数量一致;所述去耦金属条位于所述反射板的中线处,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辐射单元与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辐射单元通过所述去耦金属条连接。通过此结构去耦合,使相邻天线的互耦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可以使天线阵元排列更紧凑,实现移动通信多列并排天线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
本技术涉及天线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
技术介绍
根据香农定理,无线通信的信道容量正比于频宽和信噪比。目前移动通信蜂窝扇区的重叠引起的干扰已经成为无线通信主要的噪声来源。为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提高通信基站天线方向图的一致性成为运营商选择的最简单的方法。从表现形式看,多频基站天线方向图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形:高频段与低频段水平半功率角不一致;同一频段不同频率之间水平半功率角不一致;同频段不同极化方向水平半功率角不一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如:阵元间耦合、边界引起的散射、谐振、阵元方向图的极化差异、激励权值设计不合理、散射引起的极化方向改变等等。目前大部分基站天线按照频段、极化方向和独立电调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的系统,每一个系统往往由一列同频率阵元组成,而水平方向只有一个阵元,对应半功率角只能通过边界进行控制。上述现实决定了水平方向半功率角的优化成为基站天线设计的一道难题。由于广泛采用高低频阵元混合排列,嵌套组阵方案,在优化低频半功率角时必须兼顾考虑其对高频半功率角的影响;反之,在优化高频半功率角时亦需兼顾对低频半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和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一阵列、第二阵列、若干去耦金属条,其中所述第一阵列与所述第二阵列并排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第一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数量一致;所述去耦金属条位于所述反射板的中线处,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辐射单元与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辐射单元通过所述去耦金属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和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的第一阵列、第二阵列、若干去耦金属条,其中所述第一阵列与所述第二阵列并排对称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所述第一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辐射单元,所述第二阵列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一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二辐射单元的数量一致;所述去耦金属条位于所述反射板的中线处,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辐射单元与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辐射单元通过所述去耦金属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源去耦技术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去耦金属条均包括第一纵向枝节、第二纵向枝节、第三纵向枝节、第四纵向枝节、第一横向枝节、第二横向枝节、第一连接枝节和第二连接枝节,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枝节、第二纵向枝节、第三纵向枝节、第四纵向枝节纵向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枝节、第二横向枝节、所述第一连接枝节和所述第二连接枝节横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纵向枝节与所述第三纵向枝节通过所述第一横向枝节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纵向枝节与所述第四纵向枝节通过所述第二横向枝节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纵向枝节和所述第四纵向枝节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松柴若齐张翼邹运高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鑫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