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900481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碳复写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水700~900份,分散剂2~10份,高岭土50~70份,碳酸钙90~110份,复合胶125~14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10份,荧光增白剂3~5份,消泡剂2~5份,采用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涂覆的无碳复写纸,并用水性墨再喷印这种无碳复写纸,制成条码符号,能有效解决水性墨在无碳复写纸涂层上的扩散、深渗透、墨线边缘缺口的问题,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碳复写纸
,特别涉及水性墨喷印条码符 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
技术介绍
目前,无碳复写纸以其使用方便,清洁不脏手,复写份数多, 字迹清晰;加工方便,套印整齐;特别适合电脑打印等优点被广泛 应用商业表格如银行、税务、电信、邮电、保险、餐饮等的发票、 表格单据等方面。随着无碳纸使用范围的扩大,部分用于喷印条码符号,目前条码符号印刷有激光喷墨、油墨印刷、水性墨喷印三类, 水性墨喷印成本低且环保,但是无碳复写纸的要求高。采用目前的 无碳复写纸进行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无法达到条码反射曲线质量 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其主要原因在于无碳复写喷印非显色面的涂 料配方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中国专利CN 1306116C公开了一种防伪纤维无碳复写纸的喷印 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CB面涂料配方),包括三聚氰胺型微胶囊30 80,氧化淀粉5 20,聚丙烯酸钠0.5 3,特种淀粉间隔剂15 50, 经甲基纤维素0. 5 5。在原纸中添加一定数量和种类的防伪纤维, 生产出防伪纤维原纸,然后经过特殊涂布加工生产出具有防伪功能 的无碳纸,该防伪纤维无碳复写纸的质量高,但采用其作为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出来的结果,经过检测无法达到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采用目前的无碳复写纸进行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水性墨容易 在涂层上的扩散、深渗透,形成墨线边缘缺口等等,使得条码反射 曲线质量无法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性墨喷印 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采用喷印非显色 面的涂料配方涂覆的无碳复写纸,并用水性墨在喷印这种无碳复写 纸,制成条码符号,能有效解决水性墨在无碳复写纸涂层上的扩散、 深渗透、墨线边缘缺口的问题,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 准的A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 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水700 900份分散剂2 10份高岭土50 70份碳酸钙90 110份复合胶125 14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 10份荧光增白剂3 5份消泡剂2'份<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水分散剂 高岭土 碳酸钙 复合胶聚乙烯吡咯垸酮 荧光增白剂 消泡剂800 850份3 6份 55 65份 層 105份 130 135份 5 8份 3 5份 2 3份。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水分散剂 高岭土 碳酸钙 复合胶聚乙烯吡咯垸酮 荧光增白剂 消泡剂840份 5份 60份 102份 130份8份 3份 2份。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所述的高岭土的粒径为1000目。 所述的碳酸钙的粒径为1000目。所述的复合胶为固含量为50%的丁苯胶乳、固含量为50%的苯 丙胶乳、固含量为22.5%的淀粉胶的复合物,它们的重量比为3 5 :3 5 : 20 25。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化学平衡常数K为30,分子量为 50000MW。所述的荧光增白剂为六磺酸-双(三氮苯基胺)l, 2二苯乙烯。 所述的消泡剂为脂肪醇聚醚与脂肪酸钠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脂肪醇聚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水700 900份,分散剂2 10份,高岭土50 70份,碳酸钙90 110份, 复合胶125 14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 10份,荧光增白剂3 5 份,消泡剂2 5份,采用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涂覆的无碳复写 纸,并用水性墨在喷印这种无碳复写纸,制成条码符号,能有效解 决水性墨在无碳复写纸涂层上的扩散、深渗透、墨线边缘缺口的问 题,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 阐述。 实施例1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水840Kg聚丙烯酸钠5 Kg高岭土60Kg碳酸钙102Kg丁苯胶乳15 Kg苯丙胶乳15 Kg淀粉胶100 Kg聚乙烯吡咯垸酮8Kg六磺酸-双(三氮苯基胺)l, 2二苯乙烯3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Kg脂肪酸钠1Kg,其中所述的高岭土的粒径为1000目,所述的碳酸钙的粒径为 1000目,使得本专利技术涂覆在无碳复写纸上时,涂布面更加平滑。所述的复合胶为固含量为50%的丁苯胶乳、固含量为50%的苯 丙胶乳、固含量为22.5%的淀粉胶的复合物,它们的重量比为3 : 3 :20,在淀粉胶中复合丁苯胶乳可使的本专利技术涂覆在无碳复写纸上 的涂面具有较好的拉毛强度和光泽度;在淀粉胶中复合苯丙胶乳黏 结强度低但涂膜硬,淀粉胶、丁苯胶乳和苯丙胶乳它们的重量比为 20: 3: 3配合,能有效解决水性墨在涂层上的扩散、深渗透、墨线 边缘缺口的问题,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化学平衡常数K为30,分子量为50000MW,采用这种聚乙烯吡咯垸酮使水性墨快速干燥水、表层吸 墨性好,防止扩散和提高提高条码扫描曲线反射率,使得条码反射 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所述的消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脂肪酸钠按质量比为1: 1 的混合物。采用水性墨喷印本实施例涂覆的无碳复写纸,制成条码符号, 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检测项目见表1:<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column></row><table>表l实施例2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份水 700Kg 聚丙烯酸钠 2Kg高岭土 50Kg碳酸钙 90Kg丁苯胶乳 14.7Kg苯丙胶乳 18.38Kg淀粉胶 92.92Kg聚乙烯吡咯垸酮 3Kg六磺酸-双(三氮苯基胺)l, 2二苯乙烯 3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1Kg脂肪酸钠 1.5 Kg,其中所述的高岭土的粒径为1000目,所述的碳酸钙的粒径为 1000目,使得本专利技术涂覆在无碳复写纸上时,涂布面更加平滑。所述的复合胶为固含量为50%的丁苯胶乳、固含量为50%的苯 丙胶乳、固含量为22.5%的淀粉胶,它们的重量比为5 : 4 : 25的复 合物,在淀粉胶中复合丁苯胶乳可使的本专利技术涂覆在无碳复写纸上 的涂面具有较好的拉毛强度和光泽度;在淀粉胶中复合苯丙胶乳黏 结强度低但涂膜硬,淀粉胶、丁苯胶乳和苯丙胶乳它们的重量比为 25: 5: 4配合,能有效解决水性墨在无碳复写纸涂层上的扩散、深 渗透、墨线边缘缺口的问题,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的A级。所述的聚乙烯吡咯垸酮化学平衡常数K为30,分子量为 50000MW,采用这种聚乙烯吡咯烷酮使水性墨快速干燥水、表层吸 墨性好,防止扩散和提高提高条码扫描曲线反射率,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所述的消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脂肪酸钠按质量比为1: 1.5的混合物。采用水性墨喷印本实施例涂覆的无碳复写纸,制成条码符号, 使得条码反射曲线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A级,检测项目见表2:<tab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性墨喷印条码符号用无碳复写纸喷印非显色面的涂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份: 水 700~900份 分散剂 2~10份 高岭土 50~70份 碳酸钙 90~110份 复合胶 125~140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 3~10份 荧光增白剂 3~5份 消泡剂 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序胜周清朱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盛特种纸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