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35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轨探伤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和两组连杆结构,每组连杆结构包括上下两连接部,两组连杆结构分别与一探伤结构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且两组连杆结构左右对称,连接部的前端均与探伤结构可转动地固定连接、后端均与一机架可转动地固定连接,上方连接部上两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于下方连接部上两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且长度相等,驱动部与机架可转动地固定连接,驱动部的驱动杆与连杆结构可转动地固定连接,驱动部能够通过驱动杆和两组连杆结构控制探伤结构做竖向运动。能够稳定可靠地控制探伤结构运动至轨头踏面上方或轨头底面下方,探伤完成后,可方便地控制探伤结构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轨探伤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进行探伤,踏面探伤时,探伤结构需要稳定可靠地运动至轨头踏面的上方,使得探伤结构中的探头可位于踏面上方合适的探伤位置,以便探头后续与轨头踏面之间通过水实现耦合,轨底底面探伤时,探伤结构需要稳定可靠地运动至轨头底面的下方,使得探伤结构中的探头可位于底面下方合适的探伤位置,以便探头后续与轨底底面之间通过水实现耦合。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能够稳定且可靠地控制探伤结构运动至轨头踏面上方或者轨头底面下方,同时,探伤完成后,也可方便地控制探伤结构复位。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和两组连杆结构,每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上下两连接部,两组连杆结构分别与一探伤结构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且两组连杆结构左右对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1)和两组连杆结构,每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上下两连接部(2),两组连杆结构分别与一探伤结构(3)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且两组连杆结构左右对称,所述连接部(2)的前端均与所述探伤结构(3)可转动地固定连接、后端均与一机架(4)可转动地固定连接,上方连接部(2)的两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于下方连接部(2)的两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且长度相等,所述驱动部(1)与所述机架(4)可转动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1)的驱动杆(5)与所述连杆结构可转动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1)能够通过驱动杆(5)和两组连杆结构控制所述探伤结构(3)做竖向...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1)和两组连杆结构,每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上下两连接部(2),两组连杆结构分别与一探伤结构(3)的左侧和右侧连接,且两组连杆结构左右对称,所述连接部(2)的前端均与所述探伤结构(3)可转动地固定连接、后端均与一机架(4)可转动地固定连接,上方连接部(2)的两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于下方连接部(2)的两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连线、且长度相等,所述驱动部(1)与所述机架(4)可转动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1)的驱动杆(5)与所述连杆结构可转动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1)能够通过驱动杆(5)和两组连杆结构控制所述探伤结构(3)做竖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安装板(6),两安装板(6)均具有竖板(7),所述竖板(7)与所述安装板(6)垂直,两安装板(6)分别与左右侧两组连杆结构对应连接,每组连杆结构中的一连接部(2)的前端与同侧安装板(6)可转动地固定连接、另一连接部(2)的前端与同侧竖板(7)可转动地固定连接,所述探伤结构(3)与两块安装板(6)固定连接并位于两者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轨轨头踏面和轨底底面探伤检测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连杆结构中左右对称的两连接部(2)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横梁(8),所述驱动杆(5)与所述横梁(8)可转动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曜诚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