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264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包括接收装置和支撑装置;接收装置包括CPⅢ棱镜杆和CPⅢ水准杆,支撑装置包括顶端设有插口的三角架,三角架内设有支架,CPⅢ套筒经插口进入三角架的内部并固定在支架上,CPⅢ棱镜杆和CPⅢ水准杆择一插设在CPⅢ套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焊接在需要进行高程传递的平面上时,只需要基本水平,无需严格水平,棱镜中心和水准杆圆头的顶部高程值有互换性,保证高程传递精度;将CPⅢ棱镜杆插入CPⅢ套筒内,通过全站仪测量得出棱镜中心高程值,再换上CPⅢ水准杆将棱镜中心高程值传至平面,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在海域环境复杂、常年大风天气、有效作业时间短的恶劣环境条件下进行高程传递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
技术介绍
现如今大型桥梁、跨海大桥越来越多,桥梁墩身距离岸边越来越远,桥墩越来越高,在现有施工技术中,桥墩顶部的高程传递主要采用的是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法,在传递时都需要使用到接收平台,但是传统的接收平台存在如下缺陷:(1)传统接收平台由三个杆件通过拧式锁紧机构和握式锁紧机构组成,结构复杂、操作困难。(2)在进行高程传递时接收平台需要严格水平,接收平台是否严格水平对高程传递精度产生最直接影响,但是因为受到外接环境的影响很难做到严格水平,导致棱镜中心高程传递到水准杆另外一端后,高程精度大大降低。(3)传统接收平台,在测量时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任何抖动,如有抖动水准杆就不能达到水平,就很难进行传递高程。由此可见,目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存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和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存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和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装置,包括CPⅢ棱镜杆和CPⅢ水准杆,所述CPⅢ棱镜杆上设有可拆卸的棱镜,所述CPⅢ水准杆的一端设有用于测量的圆头;支撑装置,包括顶端设有插口的三角架,所述三角架内设有支架,CPⅢ套筒经所述插口进入所述三角架的内部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CPⅢ棱镜杆和所述CPⅢ水准杆择一插设在所述CPⅢ套筒内,当所述CPⅢ水准杆和所述CPⅢ棱镜杆分别插入所述CPⅢ套筒内时,所述圆头的顶部高出所述棱镜的中心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装置,包括CPⅢ棱镜杆和CPⅢ水准杆,所述CPⅢ棱镜杆上设有可拆卸的棱镜,所述CPⅢ水准杆的一端设有用于测量的圆头;支撑装置,包括顶端设有插口的三角架,所述三角架内设有支架,CPⅢ套筒经所述插口进入所述三角架的内部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CPⅢ棱镜杆和所述CPⅢ水准杆择一插设在所述CPⅢ套筒内,当所述CPⅢ水准杆和所述CPⅢ棱镜杆分别插入所述CPⅢ套筒内时,所述圆头的顶部高出所述棱镜的中心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钢管和与所述第一钢管连接的两个第二钢管,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管的两端连接,另一端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所述插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全站仪竖向高程传递的接收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仁李德彪叶绍其孙国光朱建阳孙光刘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