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荣铨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61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三苯基氢氧化锡和辅助成分组成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以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作为有效成分,其中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的重量比为1~30:1~30:1~30。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发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的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降低使用成本,且对环境友好,无抗药性的产生,在丹参菌核病的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解决了化学农药长期使用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问题,且具有绿色、环保、无公害、持效期长的优点,应用前景好。

A graphene pesticide formulation for controlling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aphene pesticide preparation for controlling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graphene pesticide composition consisting of water-soluble graphene oxide, chloronitramine, triphenyltin hydroxide and auxiliary ingredients, in which water-soluble graphene oxide, chloronitramine and triphenyltin hydroxide are used as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water-soluble graphene oxide, chloronitramine and triphenyltin hydroxide are described. The weight ratio of tin hydroxide is 1 ~ 30:1 ~ 30:1 ~ 30.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soluble graphene oxide, nitramine chloride and triphenyltin hydroxide has remarkable synergistic effect, reduces the use cost,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has no drug resistance, and has very strong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lerotinia miltiorrhiza, and solves the problem caused by long-term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Nega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s, with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lution-free, long-term advantage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制剂。
技术介绍
菌核病病原真菌一般只侵害成熟或衰退的植物器官,侵入后迅速引起植物组织坏死。病菌表现出严格的寄生专化性或对植物器官的选择性。典型症状是茎、果实、花序等腐烂,有时叶部呈坏死斑点。病菌表现出严格的寄生专化性或对植物器官的选择性。这类真菌的子囊孢子有强大的放射能力,分生孢子容易分散,主要通过气流传播。菌核病是危害丹参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植株的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位逐渐腐烂变褐色,并在发病部位及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部的内部,生有黑色鼠粪状的菌核和白色菌丝体,最终导致植株枯萎死亡。菌核在土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落入土中的菌核能存活1~3年,是此病主要初侵染源,菌核抗逆力很强,因此,丹参菌核病的防治难度较大。目前,丹参菌核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及化学农药。然而使用化学类药剂防治时,必须严格注意使用量和使用间隔,否则容易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大面积长时间种植同一品种会给病原菌群体造成选择压力,病原菌群体的毒性结构在时空上会发生变化,逐渐形成适应该品种的优势毒性菌群,最终导致该品种抗性“丧失”。在丹参菌核病的防治中,化学农药使用量依然较大。但这些方式只能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病情指数,并且随着喷施时间延长,菌核病对化学农药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使农户往往通过增大农药剂量和增加喷施次数来降低危害,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农药滥施还严重污染环境,导致农药残留超标。采用农药复配技术或混合施用技术是克服或延缓丹参菌核病抗药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有以多种杀菌剂轮流使用、混合使用防治斜纹夜蛾的方法,但该防治方法存在着化学药剂使用量较高、农药残留量较大、病害易产生交互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等问题,而且由于复配剂中复配组分存在着较严格的相互制约,因此,在防治丹参菌核病时如何做到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防治,是当前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也是研制农药复配剂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复配后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防治效果,并可明显减低化学农药单剂的使用剂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效解决现有农药易产生抗性、药效不明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制剂,由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三苯基氢氧化锡和辅助成分组成;以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作为有效成分,其中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的重量比为1~30:1~30:1~30。所述辅助成分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辅助成分。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探究和探索实验发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和氯硝胺、三苯基氢氧化锡联用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对丹参菌核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起作用的主要是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和氯硝胺、三苯基氢氧化锡的混合物,三者按照配方,按比例制备获得方便施用的效果即可。可以根据需要配以辅助成分进行制备。优选地,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的重量比为1~10:1~10:1~10。优选地,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和脂肪酸聚氧乙烯甲醚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中脂肪酸聚氧乙烯甲醚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40:1。优选地,所述有效成分占农药组合物总质量的5%~95%。优选地,所述辅助成分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制备而成:磷酸酯13~18份、阿拉伯树胶4~10份、丁基缩水甘油醚0.2~0.6份、硅铝酸钠0.1~0.3份、柠檬酸0.1~0.3份和凹凸棒土23~50份。更优选地,所述辅助成分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制备而成:磷酸酯15份、阿拉伯树胶7份、丁基缩水甘油醚0.4份、硅铝酸钠0.2份、柠檬酸0.2份和凹凸棒土35份。优选地,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或乳油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治丹参菌核病的可湿性粉剂,由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三苯基氢氧化锡和辅助成分组成;其中,所述辅助成分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制备而成:磷酸酯13~18份、阿拉伯树胶4~10份、丁基缩水甘油醚0.2~0.6份、硅铝酸钠0.1~0.3份、柠檬酸0.1~0.3份和凹凸棒土23~5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菌核病的农药方面的应用。优选地,所述菌核病为丹参菌核病。优选地,所述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和立枯丝核菌。优选地,发病期用所述石墨烯农药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的1000倍液喷洒,隔15~25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试验研究,该联合使用对丹参菌核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2、另外该复配农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好,在保证丹参的正常生长的同时,施药后2d即有防效,其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复配杀菌剂。3、本专利技术的防治效果好,同时安全性增加,兼具低毒、抗药性低的特点,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丹参菌核病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任何形式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简单参数的替换不能一一在实施例中赘述,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应被视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实施例1配方筛选1、方法(1)菌核病由真菌引起,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容易分散,病菌表现出严格的寄生专化性或对植物器官的选择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有效成分分别对核盘菌和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将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原药以甲醇为溶液配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备用,然后将药液按1%比例加入到已融化并冷却到室温的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Φ90mm)中制成带药平板,每处理四次重复,以加入无菌水的处理为空白对照;用灭菌的打孔器(Φ5mm)分别挑取核盘菌和立枯丝核菌菌饼,菌丝面朝下无菌接种于带药平板的中央,倒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培养2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出各有效成分对病原菌的EC50,并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毒力指数,比较不同有效成分的毒力及抑菌作用。上述生测实验所用原药以及试剂均从其他厂家购买。(2)采用Sun-Johnson氏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若CTC≥160显著增效,120≤CTC<160具有增效作用,80≤CTC<120具有相加作用,CTC<80是拮抗作用。其中,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实际毒力指数ATI(ABC)=(A的EC50/ABC的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三苯基氢氧化锡和辅助成分组成;以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作为有效成分,其中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的重量比为1~30:1~30: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菌核病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三苯基氢氧化锡和辅助成分组成;以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作为有效成分,其中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的重量比为1~30:1~30: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氯硝胺和三苯基氢氧化锡的重量比为1~10:1~10: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的氧化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和脂肪酸聚氧乙烯甲醚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占农药组合物总质量的5%~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分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制备而成:磷酸酯13~18份、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铨
申请(专利权)人:林荣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