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8306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顶板中心底部下方转动连接有竖直的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支撑套管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连接有可从通槽穿出并升至顶板上方的红外测距组件,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夹有强震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红外测距确定建筑物的X轴、Y轴方向,从而自动调整强震仪的方位,不需人工,调整比较方便,调整精度比较高,大大提高了强震仪的测量精度。

Adjustment device for strong motion seismograp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arranging and adjusting a strong-motion instrument,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top plate, a vertical supporting sleev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below the center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a supporting bracke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below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sleeve, and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in the supporting sleev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which can be penetrated and lifted from a through groove. The infrared ranging module above the top plate is sandwiched with a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 between the upper splint and the lower spli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X-axis and Y-axis direction of a building can be determined by infrared ranging, thereby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azimuth of a strong earthquake instrument without manual work, and the adjustment is convenient, and the adjustment precision is relatively high,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a strong earthquake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建筑体型、平面布置日趋复杂,有些建筑方案特别不规则。由于建筑高度、体型的特殊要求,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这类建筑目前缺乏震害经验,急需进行更多的分析研究。通过在这些高层建筑上布设强震观测台阵,取得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反应记录,以建立正确反映结构的计算模型。这不仅对此类结构抗震规范的修改有很大帮助,而且也能促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因此,在高层建筑上布置观测台阵是很有意义和很有必要的。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布设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对建筑物进行强震观测,记录结构在强烈地震中的反应和地震动输入是提高结构地震分析和设计水平进而减轻震害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对高层建筑这种高度高,体型复杂,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结构来说,布设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就显尤为重要。但这些建筑具有高度高,候选测点多,结构复杂等特点,如果布置不当,就不能取得正确反映结构振动特性的反应记录。所以,确定强震观测仪器的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强震仪布设在建筑物内时,一般要求强震仪X轴传感器方向、Y轴传感器方向与建筑物本身的X轴、Y轴方向重合,但目前都是采用手动调整,调整精度比较低,影响了强震仪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精度高的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中心开有通槽,顶板中心底部下方转动连接有竖直的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支撑套管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连接有可从通槽穿出并升至顶板上方的红外测距组件,所述红外测距组件包括四个十字交叉排布的红外测距仪,并且四个红外测距仪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窗口在同一水平平面且均朝外;所述支撑托板中心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底板中心设置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圆形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外圆周一体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夹有强震仪,并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以及顶板与底板之间均通过竖直的螺杆相连接,底板上还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形齿轮,所述红外测距仪、驱动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四个红外测距仪用于测量四个方向上红外测距仪与建筑物墙壁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红外测距组件旋转过程中实时接收四个红外测距仪发送的距离参数,当判断出方向相反的两个红外测距仪发送的距离参数之和最小时发送给驱动电机停止信号。上述上夹板底部和下夹板顶部均设置有方形的卡槽,所述强震仪的顶部和底部卡在卡槽内。上述顶板中心开有可容纳红外测距组件的十字形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厚度大于红外测距组件的高度。上述下夹板底部中心设置有圆形的限位槽,所述底板上凹槽中心设置有穿入限位槽内的限位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通过红外测距确定建筑物的X轴、Y轴方向,从而自动调整强震仪的方位,不需人工,调整比较方便,调整精度比较高,大大提高了强震仪的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顶板,2底板,3红外测距组件,3-1红外测距仪,4支撑套管,5电动伸缩杆,6支撑托板,7上夹板,8强震仪,9下夹板,10从动锥形齿轮,11主动锥形齿轮,12驱动电机,13控制器,14蓄电池,15限位柱,16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包括底板2和顶板1,顶板1中心开有通槽,顶板1中心底部下方转动连接有竖直的支撑套管4,支撑套管4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6,支撑套管4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上端连接有可从通槽穿出并升至顶板1上方的红外测距组件3,红外测距组件3包括四个十字交叉排布的红外测距仪3-1,并且四个红外测距仪3-1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窗口在同一水平平面且均朝外;支撑托板6中心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夹板7,底板2中心设置有圆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圆形的下夹板9,下夹板9的外圆周一体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10,上夹板7和下夹板9之间夹有强震仪8,并且上夹板7和下夹板9之间以及顶板1与底板2之间均通过竖直的螺杆16相连接,底板2上还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驱动电机12、蓄电池14和控制器13,驱动电机12连接有与从动锥形齿轮10相啮合的主动锥形齿轮11,红外测距仪3-1、驱动电机12与控制器13信号连接,四个红外测距仪3-1用于测量四个方向上红外测距仪3-1与建筑物墙壁之间的距离参数,控制器13用于在红外测距组件3旋转过程中实时接收四个红外测距仪3-1发送的距离参数,当判断出方向相反的两个红外测距仪3-1发送的距离参数之和最小时发送给驱动电机12停止信号。上夹板7底部和下夹板9顶部均设置有方形的卡槽,强震仪8的顶部和底部卡在卡槽内。顶板1中心开有可容纳红外测距组件3的十字形的通槽,通槽的厚度大于红外测距组件3的高度。下夹板9底部中心设置有圆形的限位槽,底板2上凹槽中心设置有穿入限位槽内的限位柱15。其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装置放在的建筑物室内,先将顶板1和底板2之间的螺杆16松开一些,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5,将红外测距组件3升到高处,如图4所示,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通过锥形齿轮带动下夹板9转动,从而带动强震仪8、上夹板7、支撑套筒、电动伸缩杆5和红外测距组件3一起转动,在红外测距组件3转动过程中,四个红外测距仪3-1测量其到建筑物墙体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参数实时传送给控制器13,控制器13将方向相反的两个红外测距仪3-1测量距离相加,当测到距离最小时,说明此时的红外测距仪3-1所在的方向与建筑物自身X轴、Y轴方向一致,停止驱动电机12,此时的强震仪8X轴传感器方向、Y轴传感器方向与建筑物本身的X轴、Y轴方向重合,从而达到调整的目的,最后将螺杆16拧紧,将强震仪8夹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中心开有通槽,顶板中心底部下方转动连接有竖直的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支撑套管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连接有可从通槽穿出并升至顶板上方的红外测距组件,所述红外测距组件包括四个十字交叉排布的红外测距仪,并且四个红外测距仪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窗口在同一水平平面且均朝外;所述支撑托板中心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底板中心设置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圆形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外圆周一体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夹有强震仪,并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以及顶板与底板之间均通过竖直的螺杆相连接,底板上还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形齿轮,所述红外测距仪、驱动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四个红外测距仪用于测量四个方向上红外测距仪与建筑物墙壁之间的距离参数,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红外测距组件旋转过程中实时接收四个红外测距仪发送的距离参数,当判断出方向相反的两个红外测距仪发送的距离参数之和最小时发送给驱动电机停止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震仪布设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中心开有通槽,顶板中心底部下方转动连接有竖直的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底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支撑套管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连接有可从通槽穿出并升至顶板上方的红外测距组件,所述红外测距组件包括四个十字交叉排布的红外测距仪,并且四个红外测距仪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窗口在同一水平平面且均朝外;所述支撑托板中心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底板中心设置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圆形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外圆周一体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夹有强震仪,并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以及顶板与底板之间均通过竖直的螺杆相连接,底板上还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峰公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