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654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包括上盖、底座、防伪环及阻流板,底座嵌合安装在瓶口上,上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上方,防伪环设置在上盖和底座的连接处;防伪环包括上环、下环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上环和下环的连接桥,上环和下环分别嵌套在上盖和底座上,连接桥嵌套在上盖和底座的连接位置处;阻流板水平设置在底座的内侧壁上,阻流板由边沿部和位于中间的凸起部组成,边沿部与底座内侧壁密封连接,凸起部呈向上凸起的棱台状,凸起部的每一侧面上均设有导流口及用于封闭该导流口的封口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一次性破坏后难以仿造,对工艺的要求高,防伪效果更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瓶盖在瓶体倾倒状态下有效避免瓶体内液体的渗漏。

A bottle cap structure for anti-counterfeiting and leakage preven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ti-counterfeiting and anti-leakage bottle cap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a base, an anti-counterfeiting ring and a baffle plate. The base is mosaically mounted on the bottle mouth, the upper cover is mounted above the base through thread connection, and the anti-counterfeiting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base; the anti-counterfeiting ring comprises an upper ring, a lower ring and at least two connecting upper rings and a lower ring. The connecting bridge of the ring, the upper ring and the lower ring are respectively nested o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base, and the connecting bridge is nested at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base; the baffle plat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se, and the baffle plate is composed of the edge part and the convex part in the middle, and the edge part is seal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se, and the convex part is convex upward. Each side of the prismatic and convex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diversion port and a sealing sheet for sealing the diversion port. The anti-counterfeiting and anti-leakage bottle cap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difficult to imitate after one-time destruction, requires high technology, and has better anti-counterfeit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bottle cap of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avoids liquid leakage in the bottle bod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bottle body du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瓶盖
,具体为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
技术介绍
瓶盖作用于瓶子上,对于不同的功能作用,瓶盖可设计为功能性多样化及不同形状。高档白酒、饮品、酱油等产品的包装不仅要求包装具备防伪功能,而且,在产品未开封前具备防止瓶体内容物渗漏的功效。目前市场上的防伪瓶盖,主要采用铝塑结合并以LDPE(低密度聚乙烯)与玻璃瓶口咬合启动密封的形式实现的,通过在不同设备生产的部件再组装为一体,其中防伪结构包括上盖,下座和防爆环。但是,现有技术的方位结构每个部件是独立扣合为一体,没有串通或结合,也意味着组装这种防伪结构的门槛较低。对于市面上最为常见的防伪方式为破坏型,而此类破坏型的防伪瓶盖一般是简单型爆裂环的瓶盖,此类瓶盖结构单一,只是在爆裂环周上设计有多个待断连接点的槽口,通过开盖时爆裂环的连接点断裂进行防伪,但此类破坏型瓶盖容易被假劣厂商模仿,谋求暴利。同时,瓶体在运输、储放过程中容易倾倒,瓶体内容物渗漏易污染瓶盖。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能有效防伪又能防止瓶体内容物渗漏的瓶盖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仿造、能有效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包括上盖、底座及阻流板,所述底座嵌合安装在瓶口上,所述上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阻流板水平设置在底座的内侧壁上,所述阻流板由边沿部和位于中间的凸起部组成,所述边沿部与底座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凸起部呈向上凸起的棱台状,所述凸起部的每一侧面上均设有导流口及用于封闭该导流口的封口片。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封口片的顶端与凸起部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为斜向下的切口,所述切口的方向与瓶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凸起部呈正六棱台状,所述凸起部设置在瓶口的正上方。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防伪环,所述防伪环设置在上盖和底座的连接处;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环、下环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上环和下环的连接桥,所述上环和下环分别嵌套在上盖和底座上,所述连接桥嵌套在上盖和底座的连接位置处。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上盖外侧壁沿其周向设有第一防伪注塑槽,所述上盖外侧壁的底端纵向设有至少两条上通槽,每一所述上通槽与第一防伪注塑槽相连通;所述底座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连接部、防伪环安装部及瓶口连接部,所述防伪环安装部上沿其周向设有第二防伪注塑槽,所述防伪环安装部的顶端纵向设有至少两条下通槽,每一所述下通槽的与第二防伪注塑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的上通槽与每一所述的下通槽相连通形成至少两条第三防伪注塑槽。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上通槽和下通槽沿瓶盖轴向位置对应,所述上环嵌套在第一防伪注塑槽内,所述下环嵌套在上通槽内,所述连接桥中的每一个分别嵌套在第三防伪注塑槽内。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防伪环经第一防伪注塑槽、第二防伪注塑槽、及第三防伪注塑槽一次性注塑而成。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瓶口连接部的内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及第二凸沿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瓶体的瓶口外侧壁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三凸沿和第四凸沿,所述第三凸沿及第四凸沿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凸沿与第二环形卡槽咬合配合,所述第四凸沿与第一环形卡槽咬合配合。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防伪注塑槽内设有多个上凸起,所述第二防伪注塑槽内设有多个下凸起,所述第二防伪注塑槽内的下凸起与所述第一防伪注塑槽内的条状上凸起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防伪注塑槽内的条状下凸起与第一防伪注塑槽内的上凸起一一对应时,所述上通槽与下通槽相连通。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三防伪注塑槽呈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倒三角形、六边形、或上下两端宽,中间窄的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伪环的形状与第三防伪注塑槽的形状相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上盖外侧壁的上通槽与第一防伪注塑槽相连通;防伪环安装部的下通槽的底端与第二防伪注塑槽相连通。下通槽与上通槽一一对应,使得当上盖螺接在底座上时,上通槽与下通槽相连通,防伪环经第一防伪注塑槽、第二防伪注塑槽、及第三防伪注塑槽一次性注塑而成。本专利技术防伪结构的防伪环为一次注塑成型,一次性开启后,制造难度高难以还原,有效实现了防伪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底座的内侧壁上水平设有阻流板,阻流板的凸起部的每一侧面上均设有导流口及用于封闭该导流口的封口片,封口片的顶端与凸起部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为斜向下的切口,封口片与凸起部为一体成型的。该设计使得瓶体倾倒时,瓶体内的液体难以渗漏;在使用时将瓶口朝下,阻流板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打开导流口,便于瓶体内液体的流出,同时控制液体的流速,防止液体飞溅、浪费。(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瓶口连接部的第一凸沿与瓶体的第二环形卡槽咬合配合,瓶体的第四凸沿与瓶口连接部的第一环形卡槽咬合配合,瓶口连接部与底座之间产生了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底座稳固地安装在瓶口处,底座不易滑动、脱落。(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第一防伪注塑槽内等间隔地设有多个上凸起,第二防伪注塑槽内等间隔地设有多个下凸起,且上凸起和下凸起一一对应时,上通槽与下通槽相连通。上凸起和下凸起的设置,不仅在上盖与底座螺接时便于上通槽与下通槽对齐,而且增加了防伪环制造的门槛,防止伪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的上盖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的防伪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的组装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阻流板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阻流板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阻流板在打开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阻流板在闭合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切口在正常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切口在倾倒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式进行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向以图1的方向为标准。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包括上盖1、底座2、防伪环3及阻流板5,其中:上盖1用于配合底座2实现对瓶体4的密封,上盖1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上盖1外侧壁的下部沿其周向设有第一防伪注塑槽11,第一防伪注塑槽11内等间隔地设有多个条状上凸起13。上盖1外侧壁的底端(第一防伪注塑槽11的下方)纵向设有若干条上通槽12,其中,每一上通槽12的顶端与第一防伪注塑槽11相连通。底座2用于将瓶盖可拆卸地密封固定在瓶体4的瓶口上。底座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连接部21、防伪环安装部22及瓶口连接部23,其中,上盖连接部2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上盖连接部21的螺纹与上盖1的螺纹啮合配合,使得上盖1可以密封扣合在底座2上;防伪环安装部22上沿其周向设有第二防伪注塑槽221,第二防伪注塑槽221内等间隔地设有多个条状下凸起223,且第二防伪注塑槽221内的条状下凸起223与第一防伪注塑槽11内的条状上凸起13一一对应。防伪环安装部22的顶端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包括上盖、底座及阻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嵌合安装在瓶口上,所述上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阻流板水平设置在底座的内侧壁上,所述阻流板由边沿部和位于中间的凸起部组成,所述边沿部与底座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凸起部呈向上凸起的棱台状,所述凸起部的每一侧面上均设有导流口及用于封闭该导流口的封口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包括上盖、底座及阻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嵌合安装在瓶口上,所述上盖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底座上方,所述阻流板水平设置在底座的内侧壁上,所述阻流板由边沿部和位于中间的凸起部组成,所述边沿部与底座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凸起部呈向上凸起的棱台状,所述凸起部的每一侧面上均设有导流口及用于封闭该导流口的封口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片的顶端与凸起部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为斜向下的切口,所述切口的方向与瓶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呈正六棱台状,所述凸起部设置在瓶口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伪环,所述防伪环设置在上盖和底座的连接处;所述防伪环包括上环、下环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上环和下环的连接桥,所述上环和下环分别嵌套在上盖和底座上,所述连接桥嵌套在上盖和底座的连接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防渗漏的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外侧壁沿其周向设有第一防伪注塑槽,所述上盖外侧壁的底端纵向设有至少两条上通槽,每一所述上通槽与第一防伪注塑槽相连通;所述底座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盖连接部、防伪环安装部及瓶口连接部,所述防伪环安装部上沿其周向设有第二防伪注塑槽,所述防伪环安装部的顶端纵向设有至少两条下通槽,每一所述下通槽的与第二防伪注塑槽相连通,每一所述的上通槽与每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承天包装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