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雪龙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6412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包括箱体、扶手、放置板、滑槽、活页、润滑油收集箱、透气孔、放置槽、缠绕绳、活动块和导轨,所述箱体的左侧上端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上连接有上盖,所述扶手设置在箱体左侧体壁的外表面,所述上连接装置的内侧设置有下连接装置,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润滑油收集箱的底面,所述导轨设置在箱体的底板上。该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是用于放置夹具设计的,上连接装置的长度是下连接装置长度的一半,且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各设置有四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同时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这样能够利用连接弹簧的弹力使放置板上移便于取放放置在放置板上的夹具。

A clamping device for easy fetching and releasing clamp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amp receiving device for easy taking and placing clamps,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 armrest, a placing board, a sliding groove, a loose leaf, a lubricating oil collecting box, a ventilation hole, a placing groove, a winding rope, a movable block and a guide rail. The upper end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and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cover.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ody wall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onnecting device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connecting device. The movable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lubricating oil collecting box, and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box body. The clamp receiving device is designed for placing the clamp, the length of the upper connecting device is half of the length of the lower connecting device, and the upper connecting device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our, and the two are in a group, and the upper connecting device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device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so that the connection can be utilized.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spring causes the placing plate to move upwards, so as to facilitate taking and placing the clamp on the plac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夹具收纳装置
,具体为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呀在迅速的提高,人们的生产逐步进入了机械化时代,夹具是人们常见的设备,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因此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专门的夹具收纳装置,它的作用是对夹具进行收纳放置,但现在市面上的夹具收纳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更好的取放夹具,也不能时夹具更为牢固的放置在装置内部,同时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性不好,导致放置在装置内部的夹具容易发生生锈的现象,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夹具收纳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更好的取放夹具,也不能时夹具更为牢固的放置在装置内部,同时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性不好,导致放置在装置内部的夹具容易发生生锈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包括箱体、扶手、放置板、滑槽、活页、润滑油收集箱、透气孔、放置槽、缠绕绳、活动块和导轨,所述箱体的左侧上端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上连接有上盖,所述扶手设置在箱体左侧体壁的外表面,且箱体体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上连接装置,所述上连接装置的内侧设置有下连接装置,所述放置板设置在上连接装置和下连接装置上,且放置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设置在在上连接装置和下连接装置的内部,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上端连接在滑块上,所述活页设置在箱体的下端,且活页上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右侧设置有锁扣,所述润滑油收集箱设置在放置板上的下方,所述透气孔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且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放置槽设置在放置板的表面,且放置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缠绕绳设置在放置槽一侧的侧壁上,且放置槽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缠绕杆,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润滑油收集箱的底面,所述导轨设置在箱体的底板上。优选的,所述上连接装置的长度是下连接装置长度的一半,且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各设置有四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同时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且滑块的宽度与滑槽的宽度相等,并且滑块滑动的距离最大为连接弹簧的形变量。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等距离的设置在箱体的左右两侧面上,且箱体的左右两侧面上的透气孔之间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管、弹簧、连接杆、夹板和防滑块,套管镶嵌在固定装置的内部,且套管的内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始端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末端固定有夹板,夹板上设置有防滑块。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套管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移动的距离与弹簧的形变量相等。优选的,所述防滑块等距离的设置在夹板的内表面,且防滑块的形状为半球形。优选的,所述缠绕绳与放置槽之间为活动连接,且缠绕绳的长度大于放置槽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和导轨的形状均为“T”形,且活动块和导轨的尺寸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是用于放置夹具设计的,上连接装置的长度是下连接装置长度的一半,且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各设置有四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同时上连接装置与下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这样能够利用连接弹簧的弹力使放置板上移便于取放放置在放置板上的夹具,所述透气孔等距离的设置在箱体的左右两侧面上,且箱体的左右两侧面上的透气孔之间一一对应,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不会使放置在装置内部夹具发生生锈的现象,在固定装置中设置有弹簧,这样的设置能够利用弹簧的弹力将夹具更好的固定在装置的内部,不会使夹具发生晃动的现象,活动块和导轨的形状均为“T”形,且活动块和导轨的尺寸相吻合,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的将润滑油放置箱固定在装置的内部,不会使放置在其内部的润滑油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的箱体体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的放置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连接轴,3、上盖,4、扶手,5、上连接装置,6、下连接装置,7、放置板,8、滑块,9、滑槽,10、连接弹簧,11、活页,12、门板,13、锁扣,14、润滑油收集箱,15、透气孔,16、防尘网,17、放置槽,18、固定装置,1801套管,1802、弹簧,1803、连接杆,1804、夹板,1805、防滑块,19、缠绕绳,20、缠绕杆,21、活动块,22、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包括箱体1、连接轴2、上盖3、扶手4、上连接装置5、下连接装置6、放置板7、滑块8、滑槽9、连接弹簧10、活页11、门板12、锁扣13、润滑油收集箱14、透气孔15、防尘网16、放置槽17、固定装置18、缠绕绳19、缠绕杆20、活动块21和导轨22,箱体1的左侧上端设置有连接轴2,且连接轴2上连接有上盖3,扶手4设置在箱体1左侧体壁的外表面,且箱体1体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上连接装置5,上连接装置5的长度是下连接装置6长度的一半,且上连接装置5与下连接装置6各设置有四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同时上连接装置5与下连接装置6的结构相同,这样能够利用连接弹簧10的弹力使放置板7上移便于取放放置在放置板7上的夹具,上连接装置5的内侧设置有下连接装置6,放置板7设置在上连接装置5和下连接装置6上,且放置板7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8,放置板7为镂空结构,滑块8与滑槽9之间滑动连接,且滑块8的宽度与滑槽9的宽度相等,并且滑块8滑动的距离最大为连接弹簧10的形变量,这样的设置便于放置板7在装置内部进行移动,滑槽9设置在在上连接装置5和下连接装置6的内部,且滑槽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10,连接弹簧10的上端连接在滑块8上,活页11设置在箱体1的下端,且活页11上连接有门板12,门板12的右侧设置有锁扣13,润滑油收集箱14设置在放置板7上的下方,透气孔15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上,且透气孔15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16,透气孔15等距离的设置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上,且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上的透气孔15之间一一对应,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不会使放置在装置内部夹具发生生锈的现象,放置槽17设置在放置板7的表面,且放置槽17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18,固定装置18包括套管1801、弹簧1802、连接杆1803、夹板1804和防滑块18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包括箱体(1)、扶手(4)、放置板(7)、滑槽(9)、活页(11)、润滑油收集箱(14)、透气孔(15)、放置槽(17)、缠绕绳(19)、活动块(21)和导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端设置有连接轴(2),且连接轴(2)上连接有上盖(3),所述扶手(4)设置在箱体(1)左侧体壁的外表面,且箱体(1)体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上连接装置(5),所述上连接装置(5)的内侧设置有下连接装置(6),所述放置板(7)设置在上连接装置(5)和下连接装置(6)上,且放置板(7)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槽(9)设置在在上连接装置(5)和下连接装置(6)的内部,且滑槽(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10),所述连接弹簧(10)的上端连接在滑块(8)上,所述活页(11)设置在箱体(1)的下端,且活页(11)上连接有门板(12),所述门板(12)的右侧设置有锁扣(13),所述润滑油收集箱(14)设置在放置板(7)上的下方,所述透气孔(15)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上,且透气孔(15)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16),所述放置槽(17)设置在放置板(7)的表面,且放置槽(17)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18),所述缠绕绳(19)设置在放置槽(17)一侧的侧壁上,且放置槽(17)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缠绕杆(20),所述活动块(21)设置在润滑油收集箱(14)的底面,所述导轨(22)设置在箱体(1)的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包括箱体(1)、扶手(4)、放置板(7)、滑槽(9)、活页(11)、润滑油收集箱(14)、透气孔(15)、放置槽(17)、缠绕绳(19)、活动块(21)和导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侧上端设置有连接轴(2),且连接轴(2)上连接有上盖(3),所述扶手(4)设置在箱体(1)左侧体壁的外表面,且箱体(1)体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上连接装置(5),所述上连接装置(5)的内侧设置有下连接装置(6),所述放置板(7)设置在上连接装置(5)和下连接装置(6)上,且放置板(7)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槽(9)设置在在上连接装置(5)和下连接装置(6)的内部,且滑槽(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10),所述连接弹簧(10)的上端连接在滑块(8)上,所述活页(11)设置在箱体(1)的下端,且活页(11)上连接有门板(12),所述门板(12)的右侧设置有锁扣(13),所述润滑油收集箱(14)设置在放置板(7)上的下方,所述透气孔(15)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上,且透气孔(15)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16),所述放置槽(17)设置在放置板(7)的表面,且放置槽(17)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装置(18),所述缠绕绳(19)设置在放置槽(17)一侧的侧壁上,且放置槽(17)另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缠绕杆(20),所述活动块(21)设置在润滑油收集箱(14)的底面,所述导轨(22)设置在箱体(1)的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夹具的夹具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装置(5)的长度是下连接装置(6)长度的一半,且上连接装置(5)与下连接装置(6)各设置有四个,并且两个为一组,同时上连接装置(5)与下连接装置(6)的结构相同。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龙杨志霞苏领陈晓炜李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陈雪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