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883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包括:主体、安装于主体内部的无线充电装置、活动安装于主体上的脚架板,主体上设有插接通槽。脚架板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连接的承接部,脚架板可通过插接通槽穿插在主体上使主体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该便携式无线充电器,脚架板可以通过插接通槽穿插在主体上使主体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将设备倾斜放置在承接部、主体上进行充电,便于使用者看到设备屏幕,使用状态可调,使用舒适度高。无线充电装置与调整按钮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充电设备拨动调整按钮从而带动无线充电装置移动,使无线充电装置达到最佳充电位置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充电器应运而生,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并使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无线充电器采用近场电磁耦合原理,只要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放置于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座上即可对设备进行充电,与传统充电器相比具有更强的适配性且不需要传输线,对不同的机型都可以进行充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对设备充电时一般为水平状态,使用者无法充电时有适当角度看到设备屏幕,极为不便,影响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线充电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状态可调、使用舒适度高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器。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部的无线充电装置、活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的脚架板;所述主体上设有插接通槽;所述脚架板包括支撑部、及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承接部,所述脚架板可通过所述插接通槽穿插在所述主体上使所述主体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上述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包括主体、安装于主体内部的无线充电装置、活动安装于主体上的调整按钮及脚架板。由于主体上设有插接通槽,使用时,脚架板可以通过插接通槽穿插在主体上使主体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这样就可以将设备倾斜放置在承接部、主体上进行充电,便于使用者看到设备屏幕,使用状态可调,使用舒适度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的调整按钮,所述主体上还设有按钮槽,所述调整按钮自所述按钮槽伸入所述主体内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连接。无线充电装置与调整按钮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充电设备拨动调整按钮从而带动无线充电装置移动,使无线充电装置达到最佳充电位置提高充电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安装有充电指示灯及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指示灯、充电插座均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按钮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面上,所述脚架板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无线充电线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插接通槽的顶面端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安装开口、第一卡接槽及两个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与所述安装开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上凸设有第一凸缘及两个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适配,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二卡接槽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两条防滑筋,所述防滑筋位于所述支撑部的背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部的外缘向外呈预设角度倾斜延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便携式无线充电器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又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从电器中主体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主体中圆圈A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主体中圆圈B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充电器中脚架板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便携式无线充电器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00-便携式无线充电器,20-主体,21-插接通槽,22-按钮槽,24-充电指示灯,25-充电插座,26-容置槽,27-安装开口,28-第一卡接槽,29-第二卡接槽,30-无线充电装置,31-控制电路板,32-无线充电线圈,40-调整按钮,50-脚架板,51-支撑部,52-承接部,53-第一凸缘,54-第二凸缘,55-防滑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照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器100,该便携式无线充电器100包括主体20、安装于主体20内部的无线充电装置30、活动安装于主体20上的调整按钮40及脚架板50,其中脚架板50可以从主体20上拆下使用。所述主体20上设有插接通槽21及按钮槽22,插接通槽21纵向贯穿主体20,按钮槽22横向连通主体20内部,本实施例中插接通槽21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两个、三个等。主体20上安装有充电指示灯24,充电指示灯24与无线充电装置30连接,使用时,充电指示灯24在设备充电时亮起显示一种颜色,设备充饱电时显示另一种颜色。主体20上安装有充电插座25,充电插座25与无线充电装置30连接,使用时通过充电插座25与外接电源连接,通过无线充电装置30给设备进行充电。进一步地,主体20上还设有容置槽26、安装开口27、第一卡接槽28及两个第二卡接槽29,容置槽26位于主体20远离插接通槽21的顶面端部上,使用时便于容置设备中凸起的摄像头,保证设备与无线充电装置30的充电距离。第一卡接槽28、第二卡接槽29与安装开口27连通,其中安装开口27呈U型设置,第一卡接槽28位于U型底部处,第二卡接槽29位于U型开口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30包括控制电路板31、安装于控制电路板31上的无线充电线圈32,其中控制电路板31与充电插座25、充电指示灯24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32可以为圆形线圈、也可以为椭圆形线圈。调整按钮40位于主体20的侧面上,调节按钮40自按钮槽22伸入主体20内与无线充电装置30连接,按钮槽22的尺寸大于调节按钮40的尺寸形成一定了调节空间,调节按钮40可带动无线充电装置30移动改变位置。所述脚架板50呈T型设置且位于主体20的底面上,该脚架板50包括支撑部51、及与支撑部51连接的承接部52,脚架板50可通过插接通槽21穿插在主体20上使主体20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支撑部51上凸设有第一凸缘53及两个第二凸缘54,第一凸缘53与第一卡接槽28适配,第二凸缘54与第二卡接槽29适配。进一步地,支撑部51上设有两条防滑筋55,防滑筋55位于支撑部52背面上,防滑筋55可以起到防滑和支撑的作用。承接部52的外缘向外呈预设角度倾斜设置,通过倾斜设置的外缘可以起到承接限位的作用。上述便携式无线充电器100,包括主体20、安装于主体20内部的无线充电装置30、活动安装于主体20上的调整按钮40及脚架板50。由于主体20上设有插接通槽21,使用时,脚架板50可以通过插接通槽21穿插在主体20上使主体20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这样就可以将设备倾斜放置在承接部52、主体20上进行充电(如图8所示),便于使用者看到设备屏幕,使用状态可调,使用舒适度高。无线充电装置30与调整按钮40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充电设备拨动调整按钮40从而带动无线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部的无线充电装置、活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的脚架板;所述主体上设有插接通槽;所述脚架板包括支撑部、及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承接部,所述脚架板可通过所述插接通槽穿插在所述主体上使所述主体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安装于所述主体内部的无线充电装置、活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的脚架板;所述主体上设有插接通槽;所述脚架板包括支撑部、及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承接部,所述脚架板可通过所述插接通槽穿插在所述主体上使所述主体成预设角度倾斜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的调整按钮,所述主体上还设有按钮槽,所述调整按钮自所述按钮槽伸入所述主体内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安装有充电指示灯及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指示灯、充电插座均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按钮位于所述主体的侧面上,所述脚架板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昭庆邱柏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美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