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488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包括反光碗和遮光机构,反光碗包括依次连成一体式结构的顶板、碗体、管体和底盘,顶板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和导向柱,碗体包括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第二反光体一侧设有凹口,凹口与第二反光体之间设有第一反光板,第一反光板与顶板之间设有弧形撑板,遮光机构包括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和旋转电机,第一遮光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一侧设有弧形挡板,第二遮光板与旋转电机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扭簧,旋转电机底部设有第二反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紧凑、采用内置遮光结构实现近远光的切换,动作灵敏,占用空间小,抗震效果好,有效避免光线散失,提高了汽车夜间行车的方便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属于LED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LED具有亮度高、颜色种类丰富、低功耗、寿命长的特点,LED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目前用在汽车上的LED元件基本都能达到50000小时的水平,LED汽车灯是冷光源,总体来说耗电量低,消耗的功率不超过-W,比传统光源节能70%以上,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既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眩光小,而且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不含汞元素,可以安全触摸,由于前照灯需调节远近光,双光透镜结构通过透镜里面装有遮光片,远近光通过遮光片的上下移动,只需一个LED元件就可实现近远光的切换,此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汽车光照效果的变化和使用,提高了汽车夜间行车的方便性和便利性。然而由于遮光片调节机构往往采用顶部外置或侧装结构,不仅照明设备占用空间较大,对汽车造型和灯具模塑造成影响,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抗震效果差,使光线质量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亮度不均,光线散失大,限制了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采用内置遮光结构实现近远光的切换,动作灵敏,占用空间小,抗震效果好,有效避免光线散失,提高了汽车夜间行车的方便性和便利性。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包括反光碗和遮光机构,其中,所述反光碗包括依次连成一体式结构的顶板、碗体、管体和底盘,所述顶板呈U形结构,且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和导向柱,所述碗体包括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所述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侧壁截面均为弧形,且第二反光体的弧度小于第一反光体的弧度,所述第一反光体两侧设有连板,所述连板两端分别与第二反光体和顶板相连,所述连板上设有缓冲孔;所述第二反光体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第二反光体之间设有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一反光板与顶板之间设有弧形撑板,所述遮光机构包括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遮光板穿过导向柱,且与第一连接孔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遮光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一侧设有弧形挡板,所述第二遮光板两端置于缓冲孔处,且与旋转电机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旋转电机底部设有第二反光板,所述第二反光板一端置于第一遮光板与顶板之间。上述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导向柱数目为三个,且呈锥台结构。上述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反光体顶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U形顶板开口处。上述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管体外壁与顶板和底盘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板。上述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遮光板包括支板和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内凹板和透孔,所述透孔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内凹板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新颖紧凑、设计合理、使用装配方便,在导向柱导向下即可实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稳定装配,由于在第二反光体的第一反光板和顶板之间设置弧形撑板,供第二反光板和旋转电机安装,不仅形成内置的遮光结构,节约了空间,保证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遮光板翻转动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实现近远光的切换,抗震效果好,还使得在管体内安装LED元件后,光源经第一反光体、第二反光体、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反光后,再由第一遮光板的弧形挡板和第二遮光板主板遮光,形成明显的明暗切割线,有效避免光线散失,提高了汽车夜间行车的方便性和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反光碗结构图。(图中,反光碗1,遮光机构31,顶板2、碗体3、管体4和底盘5,第一连接孔6和导向柱7,第一反光体8和第二反光体9,凸块11,连板12,缓冲孔13,凹口14,第一反光板15,弧形撑板16,第一遮光板17、第二遮光板18和旋转电机19,第二连接孔20,通孔21,弧形挡板22,转轴23,扭簧24,支板25和主板26,内凹板27和透孔28,第二反光板29,加强板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包括反光碗1和遮光机构31,其中,所述反光碗1包括依次连成一体式结构的顶板2、碗体3、管体4和底盘5,所述顶板2呈U形结构,且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6和导向柱7,所述导向柱7数目为三个,且呈锥台结构,所述碗体3包括第一反光体8和第二反光体9,所述第一反光体8顶部设有凸块11,所述凸块11位于U形顶板2开口处,所述第一反光体8和第二反光体9侧壁截面均为弧形,且第二反光体9的弧度小于第一反光体8的弧度,所述第一反光体8两侧设有连板12,所述连板12两端分别与第二反光体9和顶板2相连,所述连板12上设有缓冲孔13;所述第二反光体9一侧设有凹口14,所述凹口14与第二反光体9之间设有第一反光板15,所述第一反光板15与顶板2之间设有弧形撑板16,所述遮光机构31包括第一遮光板17、第二遮光板18和旋转电机19,所述第一遮光板17穿过导向柱7,且与第一连接孔6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孔20,所述第一遮光板17上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一侧设有弧形挡板22,所述第二遮光板18两端置于缓冲孔13处,且与旋转电机19之间设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上设有扭簧24,所述第二遮光板18包括支板25和主板26,所述主板26上设有内凹板27和透孔28,所述透孔28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内凹板27两侧,所述旋转电机19底部设有第二反光板29,所述第二反光板29一端置于第一遮光板17与顶板2之间,所述管体4外壁与顶板2和底盘5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板30。本技术的工作方式为:将第二反光板29安装于顶板2顶部,使第一遮光板17在三个导向柱7导向下,通过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20装配固定第二反光板29,并安装旋转电机19,底部有底盘5支撑连接,凸块11供限位安装使用,加强板30结构提升整体刚性,在管体4内安装LED元件后,光源经第一反光体8、第二反光体9、第一反光板15和第二反光板29反光后,再由第一遮光板17的弧形挡板22和第二遮光板18主板26遮光,光损小,且形成明显的明暗切割线,当旋转电机19通过转轴23带动第二遮光板18翻转时,将近光调节为远光,并在内凹板27和透孔28作用下,使光线集中不散光,当转轴23在扭簧24弹性回复下复位时,第二遮光板18随之偏转,至两端置于缓冲孔13处,缓冲孔13通过装缓冲螺栓防止第二遮光板18复位时对第二反光体9产生磨损,从而提高了汽车夜间行车的方便性和便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包括反光碗和遮光机构,其特征为,所述反光碗包括依次连成一体式结构的顶板、碗体、管体和底盘,所述顶板呈U形结构,且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和导向柱,所述碗体包括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所述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侧壁截面均为弧形,且第二反光体的弧度小于第一反光体的弧度,所述第一反光体两侧设有连板,所述连板两端分别与第二反光体和顶板相连,所述连板上设有缓冲孔;所述第二反光体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第二反光体之间设有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一反光板与顶板之间设有弧形撑板,所述遮光机构包括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遮光板穿过导向柱,且与第一连接孔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遮光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一侧设有弧形挡板,所述第二遮光板两端置于缓冲孔处,且与旋转电机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旋转电机底部设有第二反光板,所述第二反光板一端置于第一遮光板与顶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双光透镜调节机构,包括反光碗和遮光机构,其特征为,所述反光碗包括依次连成一体式结构的顶板、碗体、管体和底盘,所述顶板呈U形结构,且顶部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和导向柱,所述碗体包括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所述第一反光体和第二反光体侧壁截面均为弧形,且第二反光体的弧度小于第一反光体的弧度,所述第一反光体两侧设有连板,所述连板两端分别与第二反光体和顶板相连,所述连板上设有缓冲孔;所述第二反光体一侧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第二反光体之间设有第一反光板,所述第一反光板与顶板之间设有弧形撑板,所述遮光机构包括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和旋转电机,所述第一遮光板穿过导向柱,且与第一连接孔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遮光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卫东唐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瑞利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