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峰专利>正文

动感发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1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动感发饰,其特征在于,两个翅膀部属活动部,头发定位部属固定部,活动部定位于固定部上。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由电磁线圈和磁体组成。所述的电磁线圈和磁体分别设置于固定部和活动部上。活动部和/或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活动部复位的弹性体。所述的电磁线圈经信号发生器与电池和/或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使用本技术可以制作出蝴蝶等翅膀舞动的效果,仿佛真的有一只蝴蝶在头发上飞舞,栩栩如生,非常有趣。(*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动感的头发装饰品,特别是一种太阳能提供电源的动感 头发饰品。技术背景已知的发饰缺乏新敏的动态的美感,形式相对枯燥,已难以对消费者构成强烈的 视觉冲击,市场迫切需要一种新颖的具有动感的发饰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乏新颖的动态类的不足,本实用技术提供一种动态:发饰,它 具有新颖的动态美,它充分的利用发饰在使用时便于展示的特点,结合电磁驱动技术,开创 了一个全新的消费应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提供电源的动态蝴蝶发饰,可以制作出非常 逼真的效果,仿佛真的有一只糊g头发上飞舞,栩栩如生,非常有趣。在装点人们形象美 的同时,有倡导了环保节能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实用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头^位部属固定部,两个翅膀部属活动部,活动部定位 于画定部上,活动部和固定部之间设宽有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由电磁线圉和 磁体组成:所述的电磁线圈和磁体分别设置于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的电磁线圈通过信号发 生器与电池和/或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的活动部和/或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活 动部复位的弹性体。所述的动感发饰,应至少含有下列各项特征中的一项特征(1) .两个翅膀部通过销轴和/或弹性体和/成柔性休定位于固定部上,并与磁体或者电磁 线幽连接成联动型结构。(2) .活动部含有两个摆臂,所述的摆臂通过销轴和/或弹性体和/或柔性体定位于固定部 上,两个翅膀部通过销轴和/或弹性体和/或柔性体定位于摆臂的一个端点,磁体或者电磁线圃 与摆臂的另一个端点连接成联动型结构。所述的动感发饰,应至少含有下列各项特征中的一项特征(1) .所述的翅膀部含有片状基材,所述的片状基材上附有着色涂层。(2) .所述的翅膀部含有片状基材,由多个片状基材拼构成图形。本技术中所述的头发定位部,应设置有用于将动感装置定位于头;ai:的头发定位器具,如发夹、发卡、发瞎、束带等;或者应设置有用于将动感装置定位于其它头发定位器 具上的器具,如夹子、别针、束带等;或者应设置有用于设置上述器具的孔位、钩位等。本实用技术中所述的磁体是指导磁体或者永磁体,但优选永磁体。附图说明图l是实施例l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纵剖面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纵剖面结构图;图4是电路原理图图5是图1和图2中、左、右翅膀基的平面剖视结构图。图1中,l.左翅膀片;2.右翅膀片;3.左翅膀基;4.右翅膀基;5.左摆臂;6.右摆臂;7.电 磁线圈;8.硅钢壳体;9.永磁体IO.弹性体;ll.太阳能电池板;12.充电电池;13.固定部壳体;14.拨叉;15.束带;16.电路板。图2中,l.左翅膀片;2.右翅膀片3.左翅膀基;4.右翅膀基;5.左弹性体;6.右弹性体; 7.电磁线圈;8.硅钢壳体;9.永磁体;ll.太阳能电池板;12.充电电池13.固定部壳体;15.束 带;16.电路板。图3中,l.左翅膀片;2.右翅膀片;3.左翅膀基;4.右翅膀基;5.左弹性体;6.右弹性体; 7.电磁线圈;8.硅钢壳体9.硅钢柱;IO.左永磁体;ll.太阳能电池板;12.充电电池13.固定 部壳提;14.右永磁体;15.束带。图4中,l.太阳能电池板;2.信号发生器;3.三极管4.稳压二极管(2.2V): 5.电阻(200 欧姆);6.稳压二极管(3.2V); 7.电磁线圈;8二极管;9.开关;IO.充电接口; ll二极管;12. 充电电池。图5中,3.左翅膀基;4.右翅膀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在图1中,在固定部壳体13内,设置有电路板16、充电电池12、电磁线圈7', 硅钢壳体8设置于电磁线圈7的外周侧,用于降低磁阻。电磁线圈7的中心孔内设置有永磁体9,在永磁体9和固定部壳体13之间设置有弹性体 10,永磁体9的上端部套装一拨叉14。左翅膀片1粘接于左翅膀基2上,构成左翅膀部。右翅膀基片3粘接于右翅膀基4上,构 成右翅膀部。左翅膀基3与右翅膀基4之间,以销轴贯穿连接(见图5)。左摆臂5和右摆臂6分别通过销轴定位于固定部壳体13上。左摆臂5和右摆臂6上.端点分别与左翅膀基3和右翅膀基4以销轴形式连接。左摆臂5和 右摆臂6的另一个端点分别与拨叉14连接成联动型结构。太阳能电池板11设置于固定部壳 体13的上表面。束带15固定于固定部壳体13的下表面,用于将动感装置定位于头发或者其 它头发定位器上。正常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ll输出电流,经电路板16、电磁线圈7产生脉动磁场,所述 的脉动磁场对永磁体9产生向上的推动力,并通过拨叉14、左摆臂5、右摆臂6、驱动左、 右翅膀部活动。弹性体10用于活动部复位。实施例2:在图2中,在固定部壳休13内,设置有电路板16、充电电池12、电磁线圈7, 硅钢壳体8设置于电磁线圈7的外周侧,用f降低磁阻。电磁线圈7的屮心孔内设置有永磁 体9。左翅膀片粘接于左翅膀基3 t,构成左翅膀部。右翅膀片2粘接F右翅膀基4匕构成4右翅膀部。左翅膀基3和右翅膀基4之间以销轴贯穿连接(见图5)。永磁体9的上端与所述 的销轴连接为一体。左弹性体5和右弹性体6固定于固定部壳体13上。其上端部分别与左翅膀基3和右翅膀 基4以销轴形式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设置于固定部壳体13的上表面。束带15固定于固定部壳体13的下表面, 用于将动感装置固定于头发或其它头发定位器具上。正常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ll输出电流,经电路板16、电磁线圈7产生脉动磁场。所述 的脉动磁场推动永磁体9向h移动,并驱动左右翅膀部活动。当脉动磁场过后,在左弹性体 5和右弹性体6的作用下,永磁体9和左、右翅膀部复位。实施例3,在图3中,在固定部壳体13内,设置有电路板16、充电电池12、电磁线圈7, 硅钢壳体8设置于电磁线圈7的外周侧,硅钢柱9设置于电磁线圈7的中心孔内,硅钢壳体 8和硅钢柱9形成磁路,用于降低磁阻。左翅膀片1粘接于左翅膀基3上,形成左翅膀部,右翅膀片2粘接于右翅膀基4上,形成 右翅膀部。永磁体10和14分别设置于左翅膀基3和右翅膀基4上。左翅膀基3和右翅膀基 4分别通过销轴定位于固定部壳体13上。左翅膀基3和右翅膀基4与固定部壳体13之间分 别设置有左弹性体5和右弹性体6。左翅膀基3和右翅膀基4之间以啮合形式连接成联动型 结构。太阳能电池板11设置于固定部壳体13的上表面,束带设置于固定部壳体13的下表面。正常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ll输出电流,经电路板16、电磁线圈7产生脉动磁场。所述 的脉动磁场对永磁体10和14产生作用力并驱动翅膀部活动。左弹性体5和右弹性体6用于 翅膀部复位。充电电池12用于储存多余的电能。在图4中,太阳能电池板l输出电流,经二极管ll、开关9、信号发生器2、电磁线圈7 产生脉动磁场。信号发生器额定电压为3V。当太阳能电池板1经二极管11输出电压高于3V 时,稳压二极管4导通并使三极管3导通,充电电池12开始充电。电阻5用于防止三极管3 基极电流过大。当太阳能电池板1经二极管11输出电压高于3.2V时,稳压二极管6导通将 电压限定于3,2V。当太阳能电池板1经二极管11输出电压低于3V时,充电电池12经开关9、 二极管8为信号发生器2供电。二极管11用于防止太阳能电池板1因反向电压造成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动感发饰,具有头发定位部和饰物,其特征在于:头发定位部属固定部,两个翅膀部属活动部,活动部定位于固定部上,活动部和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电磁驱动装置,所述的电磁驱动装置由电磁线圈和磁体组成,所述的电磁线圈和磁体分别设置于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的电磁线圈通过信号发生器与电池和/或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的活动部和/或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活动部复位的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薛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