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92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包括框架组件和浇注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钢筋柱和钢箍,所述钢筋柱位于所述钢箍的内侧壁,且与所述钢箍固定连接,所述钢箍包括钢箍本体、安装板、橡胶垫、支撑柱、安装环和主钢筋柱,所述钢箍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环,所述主钢筋柱位于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且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固定有所述支撑柱;通过支撑柱对钢箍12四周进行固定,使钢箍减小变形,从而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稳固性,并且在支撑柱受力的过程中,通过橡胶垫将一部分的震动力进行吸收,从而减轻了支撑柱对钢箍的施压,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
本技术属钢筋混凝土结构于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采用四根主钢筋柱和钢箍之间相互连接,来对房屋进行固定,当钢箍发生变形时,主钢筋柱的稳固性则会下降,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稳定性下降,给支撑房屋框架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采用四根主钢筋柱和钢箍之间相互连接,来对房屋进行固定,当钢箍发生变形时,主钢筋柱的稳固性则会下降,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稳定性下降,给支撑房屋框架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包括框架组件和浇注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钢筋柱和钢箍,所述钢筋柱位于所述钢箍的内侧壁,且与所述钢箍固定连接,所述钢箍包括钢箍本体、安装板、橡胶垫、支撑柱、安装环和主钢筋柱,所述钢箍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环,所述主钢筋柱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0)和浇注组件(20),所述框架组件(10)包括钢筋柱(11)和钢箍(12),所述钢筋柱(11)位于所述钢箍(12)的内侧壁,且与所述钢箍(12)固定连接,所述钢箍(12)包括钢箍本体(121)、安装板(122)、橡胶垫(123)、支撑柱(124)、安装环(125)和主钢筋柱(126),所述钢箍本体(12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环(125),所述主钢筋柱(126)位于所述安装环(125)的内侧壁,且与所述安装环(12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125)的外侧壁固定有所述支撑柱(124),所述支撑柱(124)的一端和所述安装环(125)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钢筋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0)和浇注组件(20),所述框架组件(10)包括钢筋柱(11)和钢箍(12),所述钢筋柱(11)位于所述钢箍(12)的内侧壁,且与所述钢箍(12)固定连接,所述钢箍(12)包括钢箍本体(121)、安装板(122)、橡胶垫(123)、支撑柱(124)、安装环(125)和主钢筋柱(126),所述钢箍本体(12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环(125),所述主钢筋柱(126)位于所述安装环(125)的内侧壁,且与所述安装环(12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125)的外侧壁固定有所述支撑柱(124),所述支撑柱(124)的一端和所述安装环(125)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124)另一端和所述橡胶垫(123)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123)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安装板(122),所述浇注组件(20)包括浇注孔(21)和浇注箱(22),所述钢筋柱(11)一端安装在所述浇注箱(22)的内部,所述浇注箱(22)的上表面开设有所述浇注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何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鸿生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