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50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特别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雨水沟、浅蓄水池、深蓄水池、通风口、河道、出水管、排污管、水轮发电机、蓄电池,雨水沟上设有沟盖板,雨水沟的出口与浅蓄水池相连通,深蓄水池为设置在地下的蓄水罐,深蓄水池设有渗漏井,蓄水罐顶部设有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具有初步净化雨水、快速排水、能量转换、补充地下水的功能。补充地下水的功能。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系统
,特别涉及于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城市在集中降水时容易出现内涝,且雨水收集利用程度较低,大部分都是直接排放于河流中。
[0003]本次技术为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具有初步净化雨水、快速排水、能量转换、补充地下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方案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沟、浅蓄水池、深蓄水池、通风口、河道、出水管、排污管、水轮发电机、蓄电池,所述雨水沟上设有沟盖板,所述雨水沟的出口与所述浅蓄水池相连通,所述深蓄水池为设置在地下的蓄水罐,所述深蓄水池设有渗漏井,所述蓄水罐顶部设有所述通风口,所述浅蓄水池的排水口处设有有三通,所述三通的进口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所述三通的一个出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蓄水罐一侧的入口相连,所述三通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直排管道与所述河道相连,所述蓄水罐另一侧的出口连接有所述出水管,所述浅蓄水池及所述深蓄水池上分别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污管相连,所述排水管上设有双向可切换的所述水轮发电机,所述水轮发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沟盖板由透水混凝土制作而成。
[0007]优选地,所述浅蓄水池内设有用于沉淀泥沙杂质的斜板沉淀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浅蓄水池内设有具有过滤功能的土壤加湿装置。
[0009]优选地,所述蓄水罐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上,且每个所述蓄水罐之间通过管道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泵。
[0011]优选地,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泵。
[0012](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极限排水能力更强,防内涝有更好的效果。
[0015]2、在处理能力范围内可对雨水作初步净化,利于回收利用。
[0016]3、可改善部分城市地下水位过低的情况。
[0017]4、可利用雨水能量产生电力,减少城市用电压力。
[0018]5、可储存雨水资源,用于缺水时补充城市用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

雨水沟、2

沟盖板、3

浅蓄水池、31

斜板沉淀装置、32

土壤加湿装置、33

排水口、4

蓄水罐、5

通风口、6

排水管、7

河道、8

直排管道、9

出水管、10

排污管、11

水轮发电机、12

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沟1、浅蓄水池3、深蓄水池、通风口5、河道7、出水管9、排污管10、水轮发电机11、蓄电池12,所述雨水沟1上设有沟盖板2,所述雨水沟1的出口与所述浅蓄水池3相连通,所述深蓄水池为设置在地下的蓄水罐4,所述深蓄水池设有渗漏井,所述蓄水罐4顶部设有所述通风口5,所述浅蓄水池3的排水口33处设有有三通,所述三通的进口与所述排水口33相连通,所述三通的一个出口通过排水管6与所述蓄水罐4一侧的入口相连,所述三通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直排管道8与所述河道7相连,所述蓄水罐4另一侧的出口连接有所述出水管9,所述浅蓄水池3及所述深蓄水池上分别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污管10相连,所述排水管6上设有双向可切换的所述水轮发电机11,所述水轮发电机11与所述蓄电池12电性连接。
[0023]所述沟盖板2由透水混凝土制作而成,透过雨水的同时可初步滤掉大颗粒的砂石、草木、塑料袋等垃圾,经由雨水沟1收集的雨水最后集中于浅蓄水池3中,浅蓄水池3可设于公园地下的面积较大深度较浅的蓄水池,所述浅蓄水池3内设有用于沉淀泥沙杂质的斜板沉淀装置31,可沉淀泥沙等杂质,初步净化水质。当短时降雨量过大时雨水可直接从堰顶溢出,保证排水能力。沉淀后水池中设有吸水布土壤加湿装置32,可将池中水精细过滤后运送至地面,给设立其上的绿化供水。
[0024]深蓄水池是设于地下的大型蓄水罐4,顶部设有通风口5,在降水时,水流向深蓄水池,并由虹吸原理对整个系统产生负压,有利于地面的快速排水,保持地面少积水。多个深蓄水池间有管道相连且有阀门,可保持尽量低的水位,并且可预留应急储水池作干旱或暴雨应急使用。深蓄水池设有渗漏井,少雨时可由渗漏井将水罐中水用于补充地下水,雨季时可关闭渗漏井阀门防止地下水倒灌减少水罐接受雨水的能力。多雨时可经由水泵将罐中水通过出水管9送至水厂、商用公共卫生设施或河道、水库等,空余出容积接受大量雨水。
[0025]排水管6上设有双向可切换水轮发电机组11,利用水的势能产生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12组中作为系统的备用电源。蓄电池12满时可将发的电并入电网补充电能。或在用电低谷时将深蓄水池中水抽至浅蓄水池中,在用电高峰时补充电能。短时降雨过大时还可将水轮发电机11作为水泵将水抽入深蓄水池增加负压来加强系统的排水能力。在干旱时水轮发电机11可反转将水池中蓄水抽出,用于设立其上的绿化植被用水。
[0026]在连续大量降雨中,当深蓄水池满且雨量未减小时,可开启直排管道8上的阀门,使用水泵直接将浅蓄水池中雨水泵入河道/水库。
[0027]所述浅蓄水池3及所述深蓄水池上分别设有排污口,定期由排污泵经由管道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0028]本技术基于毛细现象吸水设计,采用超细纤维布及混凝土制成。立柱1侧边开
设有所述检修口3,方便维修时更换吸水布,检修口3也为进水口,使得超细纤维吸水布4浸入水中,且吸水布浸入水位可与外部相同,高水位时减少水运送至土壤的时间。通过超细纤维吸水布4可过滤大部分固体污染物,防止污染土壤损害植物。
[0029]存水槽12将长距离吸水分为数个短距离吸水,加快速度的同时能将水运送到更高的高度。渗漏管管体21采用细骨料透水混凝土制作,在透水的同时可防止泥沙进入管道内部。
[003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地下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沟(1)、浅蓄水池(3)、深蓄水池、通风口(5)、河道(7)、出水管(9)、排污管(10)、水轮发电机(11)、蓄电池(12),所述雨水沟(1)上设有沟盖板(2),所述雨水沟(1)的出口与所述浅蓄水池(3)相连通,所述深蓄水池为设置在地下的蓄水罐(4),所述深蓄水池设有渗漏井,所述蓄水罐(4)顶部设有所述通风口(5),所述浅蓄水池(3)的排水口(33)处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进口与所述排水口(33)相连通,所述三通的一个出口通过排水管(6)与所述蓄水罐(4)一侧的入口相连,所述三通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直排管道(8)与所述河道(7)相连,所述蓄水罐(4)另一侧的出口连接有所述出水管(9),所述浅蓄水池(3)及所述深蓄水池上分别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污管(10)相连,所述排水管(6)上设有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鑫强余问知谢百旺朱卫东潘杰张大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鸿生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