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云先专利>正文

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05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箱,坐箱为顶部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坐箱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顶盖上固定安装有坐垫,所述坐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池箱,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转动安装有把杆,把杆位顶端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块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坐箱上的扣带,把杆通过扣带与坐箱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一侧的梯形块,梯形块的一侧设有三角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路面上很平稳的行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Multifunctional portable intelligent mini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portable intelligent micro-ca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driving wheel is rot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 seat box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base, a seat box is hollow structure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a top cover is movably installed, a seat cushion is fixed on the top cover, and the seat box is fixed with a seat cushion. A battery box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ttom, and a connecting block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a connecting rod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arranged as an open hollow structure. A buckle fixed on the seat box is arranged above the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t box through a buckle, and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below. A trapezoidal block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base, and a triangular insert 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trapezoidal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smooth running on the road surface, and high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
本技术涉及智能便携出行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变得越来学方便了,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智能微车是采用理电池来作为动力输出的。但是现有的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仍然有在路面上行走不平稳,驾驶安全性低等缺点,因此本技术就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箱,坐箱为顶部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坐箱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顶盖上固定安装有坐垫,所述坐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池箱,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转动安装有把杆,把杆位顶端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块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坐箱上的扣带,把杆通过扣带与坐箱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一侧的梯形块,梯形块的一侧设有三角插板,三角插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内安装有螺钉,三角插板与橡胶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梯形块上,梯形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n型槽,三角插板的上角延伸进n型槽内,形成可以左右转向的重力转向机构,所述坐箱内的一侧安装有电池箱,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子刹车,三角插板的两侧对称焊接有连杆,两个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重力偏移转向轮,所述把杆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把杆外,活动杆的顶端焊接有扶手。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充电插孔。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踏板,把杆的一侧安装有锁扣,活动杆通过锁扣固定在把杆内。优选的,所述扶手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航支架。优选的,所述扶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喇叭与灯光。优选的,所述扶手远离喇叭的一侧安装有无线油门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电子刹车在进行刹车时平稳安全。优选的,所述重力转向机构,保证两个重力偏移转向轮稳定安全,容易操控。优选的,所述坐箱的设计解决了车轻重心不稳定的缺陷,安全性得以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底座、驱动轮、坐箱、顶盖、坐垫、电池箱、连接块、把杆、扣带、梯形块、三角插板、橡胶垫、螺钉、n型槽、电子刹车、连杆、重力偏移转向轮、活动杆、扶手共同构建了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通过底座、驱动轮、坐箱、顶盖、坐垫、电池箱、连接块、把杆、扣带、梯形块、三角插板、橡胶垫、螺钉、n型槽、电子刹车、连杆、重力偏移转向轮、活动杆、扶手的配合,可以根据驾驶人的需求来调节扶手的高度,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中如果连杆受力不均匀,橡胶垫能对其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路面上很平稳的行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的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驱动轮、3坐箱、4顶盖、5坐垫、6电池箱、7连接块、8把杆、9扣带、10梯形块、11三角插板、12橡胶垫、13螺钉、14n型槽、15电子刹车、16连杆、17重力偏移转向轮、18活动杆、19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箱3,坐箱3为顶部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坐箱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4,顶盖4上固定安装有坐垫5,坐箱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池箱6,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上转动安装有把杆8,把杆8位顶端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块7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坐箱3上的扣带9,把杆8通过扣带9与坐箱3相连接,连接块7的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梯形块10,梯形块10的一侧设有三角插板11,三角插板1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橡胶垫12,橡胶垫12内安装有螺钉13,三角插板11与橡胶垫12通过螺钉13固定安装在梯形块10上,梯形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n型槽14,三角插板11的上角延伸进n型槽14内,形成可以左右转向的重力转向机构,坐箱3内的一侧安装有电池箱6,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子刹车15,三角插板11的两侧对称焊接有连杆16,两个连杆16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重力偏移转向轮17,把杆8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18,且活动杆18的顶端延伸至把杆8外,活动杆18的顶端焊接有扶手19,通过底座1、驱动轮2、坐箱3、顶盖4、坐垫5、电池箱6、连接块7、把杆8、扣带9、梯形块10、三角插板11、橡胶垫12、螺钉13、n型槽14、电子刹车15、连杆16、重力偏移转向轮17、活动杆18、扶手19共同构建了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通过底座1、驱动轮2、坐箱3、顶盖4、坐垫5、电池箱6、连接块7、把杆8、扣带9、梯形块10、三角插板11、橡胶垫12、螺钉13、n型槽14、电子刹车15、连杆16、重力偏移转向轮17、活动杆18、扶手19的配合,可以根据驾驶人的需求来调节扶手19的高度,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中如果连杆16受力不均匀,橡胶垫12能对其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路面上很平稳的行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技术中,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充电插孔,连接块7的两侧对称安装有踏板,把杆8的一侧安装有锁扣,活动杆18通过锁扣固定在把杆8内,扶手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航支架,扶手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喇叭与灯光,扶手19远离喇叭的一侧安装有无线油门控制器,电子刹车15在进行刹车时平稳安全,重力转向机构,保证两个重力偏移转向轮17稳定安全,容易操控,坐箱3的设计解决了车轻重心不稳定的缺陷,安全性得以提高,通过底座1、驱动轮2、坐箱3、顶盖4、坐垫5、电池箱6、连接块7、把杆8、扣带9、梯形块10、三角插板11、橡胶垫12、螺钉13、n型槽14、电子刹车15、连杆16、重力偏移转向轮17、活动杆18、扶手19共同构建了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通过底座1、驱动轮2、坐箱3、顶盖4、坐垫5、电池箱6、连接块7、把杆8、扣带9、梯形块10、三角插板11、橡胶垫12、螺钉13、n型槽14、电子刹车15、连杆16、重力偏移转向轮17、活动杆18、扶手19的配合,可以根据驾驶人的需求来调节扶手19的高度,而且在行走的过程中如果连杆16受力不均匀,橡胶垫12能对其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路面上很平稳的行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驾驶人先坐在坐垫5上,驾驶人的双脚踩在踏板上,然后根据自己的身高对扶手19的高度进行调节,打开锁扣,上下拉动活动杆18,就可以对扶手19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把锁扣扣上,把手机固定在导航支架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箱(3),坐箱(3)为顶部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坐箱(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4),顶盖(4)上固定安装有坐垫(5),所述坐箱(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池箱(6),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上转动安装有把杆(8),把杆(8)位顶端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块(7)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坐箱(3)上的扣带(9),把杆(8)通过扣带(9)与坐箱(3)相连接,所述连接块(7)的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梯形块(10),梯形块(10)的一侧设有三角插板(11),三角插板(1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橡胶垫(12),橡胶垫(12)内安装有螺钉(13),三角插板(11)与橡胶垫(12)通过螺钉(13)固定安装在梯形块(10)上,梯形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n型槽(14),三角插板(11)的上角延伸进n型槽(14)内,形成可以左右转向的重力转向机构,所述坐箱(3)内的一侧安装有电池箱(6),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子刹车(15),三角插板(11)的两侧对称焊接有连杆(16),两个连杆(16)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安装有重力偏移转向轮(17),所述把杆(8)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18),且活动杆(18)的顶端延伸至把杆(8)外,活动杆(18)的顶端焊接有扶手(19)。...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便携智能微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箱(3),坐箱(3)为顶部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坐箱(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顶盖(4),顶盖(4)上固定安装有坐垫(5),所述坐箱(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池箱(6),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上转动安装有把杆(8),把杆(8)位顶端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块(7)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坐箱(3)上的扣带(9),把杆(8)通过扣带(9)与坐箱(3)相连接,所述连接块(7)的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梯形块(10),梯形块(10)的一侧设有三角插板(11),三角插板(1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橡胶垫(12),橡胶垫(12)内安装有螺钉(13),三角插板(11)与橡胶垫(12)通过螺钉(13)固定安装在梯形块(10)上,梯形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n型槽(14),三角插板(11)的上角延伸进n型槽(14)内,形成可以左右转向的重力转向机构,所述坐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云先
申请(专利权)人:田云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