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4039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包括倾斜检测装置、平衡调整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倾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水箱,所述检测水箱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检测水箱为左右两端设有向上突起的矩形箱体,所述检测水箱的左端设有向上的左突起,检测水箱的右端设有向上的右突起,所述左突起与右突起均为空腔体且分别与矩形箱体的内腔相通,左突起与右突起上分别设有上下分布的两个红外传感器,所述左突起、右突起是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检测水箱内灌有黑色液体,所述平衡调整装置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的后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倾斜检测装置检测出汽车的倾斜角度,当汽车倾斜角度达到危险临界值时,启动平衡调整装置调整汽车重心,预防汽车翻车。

An anti rollover device for automobi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rollover device for automobiles, which comprises a tilt detection device, a balance adjustment device and a controller. The tilt de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detection water tank, which is fixed on the car body, and the detection water tank is a rectangular box with protruding upwards at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The left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upward left protuberanc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upward right protuberance. The left protuberance and the right protuberance are cavities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inner cavities of the rectangular box respectively. Two infrared sensors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protuberance and the right protuberance respectively. The left protuberance and the right protuberance are mad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The detection tank is filled with black liquid, and the balance adjust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detection tank. The tilt angle of the automobile is detected by the tilt detec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When the tilt angle of the automobile reaches the dangerous critical value, the balance adjusting device is started to adjust the automobile gravity center and prevent the automobile from turning 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分工的日益加深,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的市场地位得到逐步提升。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而汽车安全成为了限制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在道路上时常有汽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汽车车速过快遇到急转弯等突发情况时,极易造成汽车过度倾斜而导致翻车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可以及时检测出汽车的平衡状态,在即将翻车时及时发出警报与防翻车处理,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包括倾斜检测装置、平衡调整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倾斜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水箱,所述检测水箱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检测水箱为左右两端设有向上突起的矩形箱体,所述检测水箱的左端设有向上的左突起,所述检测水箱的右端设有向上的右突起,所述左突起与右突起均为空腔体且分别与矩形箱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左突起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所述左突起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所述左突起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所述左突起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所述右突起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所述右突起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所述右突起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所述右突起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所述左突起、右突起是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检测水箱内灌有黑色液体,所述黑色液体的液面高于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和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且低于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和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的前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平衡调整装置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的后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水箱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右突起上。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调整装置包括调整水箱、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调整水箱为一矩形箱体,所述调整水箱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的后侧面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于调整水箱的左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设置于调整水箱的右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调整水箱的左侧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调整水箱的右侧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所述调整水箱内灌有水,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的形状相同,且与调整水箱的内腔相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倾斜检测装置检测出汽车的倾斜角度,当汽车倾斜角度达到危险临界值时,启动平衡调整装置调整汽车重心,预防汽车翻车,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倾斜检测装置,11、检测水箱,111、左突起,112、右突起,12、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3、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5、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6、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7、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9、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2、平衡调整装置,21、调整水箱,22、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4、第一推板,25、第二推板,3、控制器,4、黑色液体,5、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包括倾斜检测装置1、平衡调整装置2和控制器3,所述倾斜检测装置1包括检测水箱11,所述检测水箱11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检测水箱11为左右两端设有向上突起的矩形箱体,所述检测水箱1的左端设有向上的左突起111,所述检测水箱1的右端设有向上的右突起112,所述左突起111与右突起112均为空腔体且分别与矩形箱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左突起111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所述左突起111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所述左突起111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5,所述左突起111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6,所述右突起112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所述右突起112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所述右突起112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9,所述右突起112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2,所述左突起111、右突起112是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检测水箱11内灌有黑色液体4,所述黑色液体4的液面高于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和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且低于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和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1的前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5、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6、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9、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2分别与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平衡调整装置2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1的后侧面上。当汽车过度倾斜时,位于检测水箱1左突起或右突起内充满黑色液体4,使得该突起上的两个红外传感器接收端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从而检测出汽车倾斜角度达到了安全临界值,控制器3控制平衡调整装置及时作出相应调整,避免翻车;遇到颠簸道路时,检测水箱1内的黑色液体4在左突起111和右突起112内跳动,而跳动时无法实现位于检测水箱1同一侧的两个红外传感器接收端同时接收不到信号,并且另一侧的两个红外线传感器接收端同时可以接收到信号,控制器不会控制平衡调整装置进行平衡性调整,从而避免了因遇颠簸路段而发生误报警情况的发生。所述检测水箱1上设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口5设置于右突起112上,通过进水口5向检测水箱1内充入黑色液体4。所述平衡调整装置2包括调整水箱21、第一气缸22、第二气缸23,所述调整水箱21为一矩形箱体,所述调整水箱21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1的后侧面上,所述调整水箱21的设置于汽车的中间位置,从而使调整水箱21的一半位于汽车的左侧,另一半位于汽车的右侧,保证汽车的平稳性,所述第一气缸22固定设置于调整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检测装置(1)、平衡调整装置(2)和控制器(3),所述倾斜检测装置(1)包括检测水箱(11),所述检测水箱(11)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检测水箱(11)为左右两端设有向上突起的矩形箱体,所述检测水箱(11)的左端设有向上的左突起(111),所述检测水箱(11)的右端设有向上的右突起(112),所述左突起(111)与右突起(112)均为空腔体且分别与矩形箱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左突起(111)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所述左突起(111)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所述左突起(111)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5),所述左突起(111)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6),所述右突起(112)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所述右突起(112)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所述右突起(112)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9),所述右突起(112)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2),所述左突起(111)、右突起(112)是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检测水箱(11)内灌有黑色液体(4),所述黑色液体(4)的液面高于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和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且低于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和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所述控制器(3)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11)的前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5)、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6)、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9)、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2)分别与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平衡调整装置(2)固定设置于检测水箱(11)的后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检测装置(1)、平衡调整装置(2)和控制器(3),所述倾斜检测装置(1)包括检测水箱(11),所述检测水箱(11)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检测水箱(11)为左右两端设有向上突起的矩形箱体,所述检测水箱(11)的左端设有向上的左突起(111),所述检测水箱(11)的右端设有向上的右突起(112),所述左突起(111)与右突起(112)均为空腔体且分别与矩形箱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左突起(111)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所述左突起(111)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所述左突起(111)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5),所述左突起(111)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6),所述右突起(112)的前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所述右突起(112)的前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所述右突起(112)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9),所述右突起(112)的后侧面的下端固定设有第四红外传感器接收端(12),所述左突起(111)、右突起(112)是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检测水箱(11)内灌有黑色液体(4),所述黑色液体(4)的液面高于第二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4)和第四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8),且低于第一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3)和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端(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郑忠才王瑗李瑶瑶李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