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的制作工艺及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21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锅的制作工艺及锅,属于锅具制作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锅不实用,制作工艺复杂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加热管、锅体及复底片组合为一体,包括制锅体、加热管与锅体的压合、复底片与锅体压合流程,该工艺制作的锅包括锅体、加热管及复底片,锅体底部设有槽,加热管设置在槽内,锅体底部位于槽的周围设有若干凸起件,凸起件与锅体底部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加热管的外露面与各凸起件的连接端在同一平面上,复底片上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凸起件相配合的孔,锅体底部的凸起件与复底片上的孔一一对应插接,各凸起件远离锅体底部的一端设有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生产的锅合格率高,将锅的加热管与锅体一体设置。

Process and pot for cooking po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t making process and a pot,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oking pot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ot being not practical,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complex. The invention combines the heating tube, the pot body and the compound negative into a whole, including a pot body, a pressing process of the heating tube and the pot body, and a pressing process of the compound negative and the pot body.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eating pipe is on the same plane with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convex par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compound negative is provided with the holes matching the convex parts, and the convex parts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 and the holes on the compound negative are connected one by one, and the convex parts are far away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ot. Finite location structure is set up.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lia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low production cost, high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ion pot, and integrates the heating pipe of the pot with the pot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的制作工艺及锅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具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锅的制作工艺及锅。
技术介绍
炒锅、汤锅等锅是中国常用烹饪工具。现有锅一般分为煤气用锅、电磁炉专用锅或者煤气、电磁炉两用锅或者电加热用锅(如电炒锅),但是没有既能煤气及电磁炉用同时能电加热用的三用锅。现有市面上的电加热锅,受制作工艺的限制,电加热源很难和锅体做成一体,因此主要为分体式的,即锅、加热温控两部分构成,这种分体式的电加热锅不仅部件复杂同时加热效率低,不易被人们接受,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一体式电加热锅,如中国专利《一种电炒锅》申请号:96240542.6,申请人:陈跃平。该专利提供的一种电炒锅,主要是由面层体和底层体及电热管合为一体的电炒锅,其面层体和底层体贴连,底层体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中填充有铝浇铸体,铝浇铸体中埋有开环状电热管,电热管的两端外伸与电插接体相连接,该电插接体可以与所配的底座上的电源插头或插座相配合。该电炒锅将锅体与电热源结合为一体提高了热效率,但该结构的锅既不实用(该锅只能电加热,不能用煤气或电磁炉加热),外形也不美观,加工工艺也更加复杂,制作成本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低,报废率高。本专利技术人在2011年6月21日提出过一种可煤气、电和电磁炉加热的加热锅(申请号201120209687.1)的专利申请,该申请的加热管(包括锅底环形加热部分和锅身折弯加热部分)是直接铸造在锅底和锅身内的,因为是直接铸造的,因此加热管的锅身折弯加热部分需要延伸至锅口处即不能漏管,生产成本高,报废率非常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锅及锅制作过程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锅的制作工艺及锅,将加热管与锅体一体设置,制作的锅不仅外形美观且能三用(电磁炉用、煤气用及电加热用)。锅的生产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生产的锅合格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加热管、锅体及复底片组合为一体,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锅体通过压铸或者浇铸工艺制备锅体,该锅体底部设有与加热管相配合的槽,锅体底部且位于槽的周围设有若干凸起件,各凸起件与锅体底部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凸起件是通过压铸或者浇铸工艺与锅体一体成型的。b、加热管与锅体的压合将加热管放于槽内,通过压机将加热管压合到锅体底部上,压合后,加热管变形并填满槽且与凸起件的连接端在同一平面上;c、复底片与锅体压合复底片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上述凸起件相配合的孔,凸起件的高度大于孔的深度以及复底片的厚度,将复底片上的孔与锅体底部的凸起件对应插接,通过压机将复底片与锅体底部压合,压合后,凸起件的自由端尺寸大于孔的尺寸。将凸起件的自由端尺寸压成大于孔的尺寸,从而复底片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或不会脱落。在上述的锅的制作工艺中,所述的加热管在压机压合前为圆管状,其直径大于槽的深度,小于槽的宽度。在上述的锅的制作工艺中,所述的加热管在压机压合前的直径比槽的深度大0.1mm-1.5mm,加热管在压机压合前的直径比槽的宽度小0.1mm-0.5mm。一种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锅体、加热管及复底片,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与加热管相配合的槽,加热管设置在槽内,锅体底部位于槽的周围设有若干凸起件,凸起件与锅体底部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加热管的外露面与各凸起件的连接端在同一平面上,复底片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上述凸起件相配合的孔,锅体底部的凸起件与复底片上的孔一一对应插接,各凸起件远离锅体底部的一端设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能对复底片起到限位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限位结构可以是:锅体底部的凸起件与复底片上的孔一一对应插接好后通过压机压合,压合后,使得凸起件的自由端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从而对复底片起到限位作用。在上述的一种锅中,所述的槽呈开环形,槽的两端延伸至锅体底部的边缘。在上述的一种锅中,所述的凸起件为圆柱,对应的孔为圆孔。在上述的一种锅中,所述的复底片为不锈铁复底片。在上述的一种锅中,所述的的锅体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测温探头的安装孔。在上述的一种锅中,所述的锅体底部位于槽围成的环内侧设置有减重槽。由于需要在锅体底部开设槽,则锅体底部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而将锅体底部挖坑(即设置减重槽)可以减轻锅体的重量,从而使得消费者使用更舒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锅制作工艺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生产的锅合格率高,将锅的加热管与锅体一体设置,制备的锅不仅外形美观且能三用(电磁炉用、煤气用及电加热用)。另外在锅体底部设置减重槽还能减轻锅体的重量而使得消费者使用更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锅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管被压机压合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管被压机压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复底片的部分断面示意图。图中,1、锅体;2、加热管;3、槽;4、圆柱;5、圆孔;6、减重槽;7、安装孔;8、复底片;9、原加热管;10、压合后加热管;11、锅体底部;12、凸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上述锅的生产工艺,将加热管2、锅体1及复底片8组合为一体,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锅体1通过压铸或者浇铸工艺制备锅体1,该锅体底部11设有与加热管2相配合的槽3,锅体底部11且位于槽3的周围设有若干凸起件(本实施例中,凸起件为与锅体底部11竖直连接的圆柱4),各凸起件与锅体底部11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凸起件是通过压铸或者浇铸工艺与锅体1一体成型的。b、加热管2与锅体1的压合将加热管2放于槽3内,通过压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述,下同)将加热管2压合到锅体底部11上,压合好后,加热管2发生变形,原来的加热管2的管形是圆管状的,设此时的加热管2为原加热管9,压机压合后,加热管2的外露面及相对的另一面由曲面变成了平面(即和槽3形状相同),设此时的加热管2为压合后加热管10(如图3所示),压合后加热管10填满槽3且其外露面(未压合复底片8前,加热管2设置到槽3内后,眼睛能看到的一面,下同)与凸起件的连接端在同一平面上;c、复底片8与锅体1压合复底片8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上述凸起件相配合的孔,凸起件的高度大于孔的深度以及复底片8的厚度,将复底片8上的孔与锅体底部11的凸起件对应插接,通过压机将复底片8与锅体底部11压合,压合后,凸起件的自由端尺寸大于孔的尺寸。将凸起件的自由端尺寸压成大于孔的尺寸,从而复底片8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或不会脱落。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管2在压机压合前为圆管状,其直径大于槽3的深度,小于槽3的宽度。优选的,加热管2在压机压合前的直径比槽3的深度大0.1mm-1.5mm,加热管2在压机压合前的直径比槽3的宽度小0.1mm-0.5mm。锅体底部11钻有安装孔7能用于安装测温探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锅的制作工艺制作的锅,它包括锅体1、加热管2及复底片8。本专利技术的复底片8为不锈铁复底片。锅体底部11设置有与加热管2相配合的槽3,加热管2设置在槽3内,锅体底部11位于槽3的周围设有若干凸起件,凸起件与锅体底部11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加热管2的外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加热管、锅体及复底片组合为一体,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锅体通过压铸或者浇铸工艺制备锅体,该锅体底部设有与加热管相配合的槽,锅体底部且位于槽的周围设有若干凸起件,各凸起件与锅体底部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b、加热管与锅体的压合将加热管放于槽内,通过压机将加热管压合到锅体底部上,压合后,加热管变形并填满槽且与凸起件的连接端在同一平面上;c、复底片与锅体压合复底片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上述凸起件相配合的孔,凸起件的高度大于孔的深度以及复底片的厚度,将复底片上的孔与锅体底部的凸起件对应插接,通过压机将复底片与锅体底部压合,压合后,凸起件的自由端尺寸大于孔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3 CN 20171095406871.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加热管、锅体及复底片组合为一体,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锅体通过压铸或者浇铸工艺制备锅体,该锅体底部设有与加热管相配合的槽,锅体底部且位于槽的周围设有若干凸起件,各凸起件与锅体底部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b、加热管与锅体的压合将加热管放于槽内,通过压机将加热管压合到锅体底部上,压合后,加热管变形并填满槽且与凸起件的连接端在同一平面上;c、复底片与锅体压合复底片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上述凸起件相配合的孔,凸起件的高度大于孔的深度以及复底片的厚度,将复底片上的孔与锅体底部的凸起件对应插接,通过压机将复底片与锅体底部压合,压合后,凸起件的自由端尺寸大于孔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在压机压合前为圆管状,其直径大于槽的深度,小于槽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在压机压合前的直径比槽的深度大0.1mm-1.5mm,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书波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康丽乐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