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侃专利>正文

纸浆离心反冲洗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314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技术的离心反冲洗浆机。它是由电机带动锥形压浆筒、反冲洗浆筒高速转动,在离心力、压力筒内冲洗水和过滤筒的共同作用下,洗涤纸浆,并分离纸浆和废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洗涤用水少、效率高、废液浓度高,便于废液处理,可广泛用于造纸和化工产品的离心分离、浓缩及洗涤作业。(*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分离机械,涉及一种纸浆离心反冲洗浆机。目前,造纸业对纸浆的清洗,大多采用螺旋洗浆机、真空洗浆机、水平带式洗浆机等,一般是将未洗的纸浆放在网状平面上,从上往下冲水,水透过网,而纸浆纤维留在网上,从而达到洗纸浆的目的,这样工作效益较低,要洗净纸浆就得重复洗几次,因而也就造成了用水量大,废液浓度低,不利于废液处理,造成造纸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纸浆清洗效益高,节约水的离心反冲洗浆机。实现本技术目的的解决方案是主轴(8)上部安装有泵(7),上端头通过联轴器(5)安装有电机(4)下端通过轴承与下支撑联接,在泵(7)下部固联有锥形压浆筒(9),在锥形压浆筒(9)下部固联有反冲洗浆筒(11),其下部通过轴承(12)与下支撑相联,在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内,与下支撑固联,与主轴(8)空套,安装有过滤筒(10),在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外、与底座固联、并通过上支撑联接电机(4),安装有压力筒(2)。在锥形压浆筒(9)的内壁上固联有螺旋导流叶片;在反冲洗浆筒(11)的内壁上固联有螺旋导流叶片,而且反冲洗浆筒(11)的筒壁上密布有通孔。设置在主轴(8)与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之间的过滤筒(10)的筒壁是百叶窗形式,这个百叶窗的叶片是曲面。在下支撑上安装有反压锥(13),反压锥(13)与反冲洗浆筒(11)的间距,是通过蜗轮减速器(20)和电机(21)调整的。在压力筒(2)的外部设有加热筒(1),在压力筒(2)与加热筒(1)两筒之间设有加热水用的蒸汽盘管(22)。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洗浆作业用水量少,效率高,可保持废液较高的浓度,有利于废液的回收,减少废液回收装备的总成本投入及运行费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过滤筒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压力筒(2)的外部安装有加热筒(1),这两个筒的两个端头,上头安装有上支撑,下头安装有下支撑。在压力筒(2)与加热筒(1)之间安装有蒸汽盘管(22),在加热筒(1)上有冷水口(26)热水口(27)。上支撑由进水管口(6),进浆管口(3)、电机(4)支架及联接件组成;下支撑由出浆管口(24)、冲浆水管口(23)、排废液管口(19)、减速机(20)支架及联接件组成。在上支撑的中间安装有泵(7),泵(7)的中心穿有主轴(8),主轴(8)的上端通过联轴器(5)联有电机(4),主轴(8)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下支撑上。泵(7)的下部固联有锥形压浆筒(9),在锥形压浆筒(9)的下部固联有反冲洗浆筒(11),反冲洗浆筒(11)的下部通过轴承(12)与下支撑相联。在主轴(8)与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之间同心安装有过滤筒(10),过滤筒(10)上部空套在主轴(8)上,下部固联在下支撑上。在下支撑上还安装有反压锥(13),反压锥(13)的锥面与反冲洗浆筒(11)下部的锥面相对应安装。反压锥(13)套在套筒(18)上,通过拉杆(15)、浮动弹簧(14)与浮动盘(16)相联,浮动盘(16)通过螺纹与调整螺套(17)联接,调整螺套(17)固联在蜗轮减速器(20)的蜗轮上,电机(21)与蜗轮减速器(20)的蜗杆相联。这样,当电机(21)转动时,通过蜗轮减速器(20),即蜗杆带动蜗轮,调整螺套(17)就转动,浮动盘(16)就沿调整螺套(17)的轴向做往复动动,通过拉杆(15)和浮动弹簧(14),就带动反压锥(13)在套筒(18)上做上下往复运动。就可以调整反压锥(13)与反冲洗浆筒(11)之间的距离。在锥形压浆筒(9)的内壁上固联有螺旋导流叶片,在反冲洗浆筒(11)的内壁上也固联有螺旋导流叶片,并且在筒壁上密布有通孔。螺旋导流叶片的作用是引导纸浆顺利往下移动。热水口(27)通过压力泵与进水口(6)相联。当电机(4)转动,主轴(8)也就转动,泵(7)跟着也转动,这时就带动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一起转动。此时,纸浆从进浆管口(3)进入到泵(7)内加压,纸浆就进入锥形压浆筒(9)内,由于锥形压浆筒(9)高速旋转纸浆纤维就紧贴在锥形压浆筒(9)的内壁上,而废液则在靠近过滤筒(10)的外壁上,有一部分就通过过滤筒(10)上的百叶窗的缝隙,进入过滤筒(10)内。靠锥形压浆筒(9)内壁上的螺旋导流叶片的作用,纸浆下降到反冲洗浆筒(11)内。同时,从冷水口(26)进入加热筒(1)的水通过蒸汽盘管(22)加热后从热水口(27)流出加热筒(1),经过加压泵加压后从进水管口(26)进入压力筒(2)内。由于压力筒(2)内的水压力大于反冲洗浆筒(11)对纸浆的离心力,水就从反冲洗浆筒(11)筒壁上的通孔中进入反冲洗浆筒(11),冲洗纸浆,使得废液通过过滤筒(10)的百叶窗缝隙进入过滤筒(10)内,通过套筒(18)及排液管口(19)排出。洗好后的纸浆纤维就靠反冲洗浆筒(11)内壁上的螺旋导流叶片的作用下降从反压锥(13)与反冲洗浆筒(11)之间的空隙流出,依靠从冲浆水管口(23)进入的压力水将纸浆从出浆管口(24)冲出。这样调整反压锥(13)与反冲洗浆筒(11)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锥形压浆筒(11)及反冲洗浆筒内的压力,控制出浆浓度,生产率和洗净度。权利要求1.一种纸浆离心反冲洗浆机,其特征是主轴(8)上部安装有泵(7),上端头通过联轴器(5),安装有电机(4),下端通过轴承与下支撑联接,在泵(7)下部固联有锥形压浆筒(9),在锥形压浆筒(9)下部固联有反冲洗浆筒(11),其下部通过轴承(12)与下支撑相联,在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内,与下支撑固联,与主轴(8)空套安装有过滤筒(10),在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外,与底座固联,并通过上支撑联接电机(4)安装有压力筒(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洗浆机,其特征是所说的锥形压浆筒(9)的内壁上固联有螺旋导流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洗浆机,其特征是所说的反冲洗 浆筒(11)的内壁上固联有螺旋导流叶片,且在反冲洗浆筒(11)的筒壁上密布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说的洗浆机,其特征是所说的过滤筒(10)的筒壁是百叶窗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洗浆机,其特征是所说的百叶窗的百叶片是曲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洗浆机,其特征是所说的下支撑上安装有反压锥(13),反压锥(13)与反冲洗浆筒(11)的间距,是通过蜗轮减速器(20)和电机(21)调整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洗浆机,其特征是所说的压力筒(2)的外部设有加热筒(1),在两筒之间设有加热水用的蒸汽盘管(2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技术的离心反冲洗浆机。它是由电机带动锥形压浆筒、反冲洗浆筒高速转动,在离心力、压力筒内冲洗水和过滤筒的共同作用下,洗涤纸浆,并分离纸浆和废液。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洗涤用水少、效率高、废液浓度高,便于废液处理,可广泛用于造纸和化工产品的离心分离、浓缩及洗涤作业。文档编号D21C9/02GK2162478SQ9321986公开日1994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鲍侃, 张培洲, 白津生, 金宏, 王有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浆离心反冲洗浆机,其特征是主轴(8)上部安装有泵(7),上端头通过联轴器(5),安装有电机(4),下端通过轴承与下支撑联接,在泵(7)下部固联有锥形压浆筒(9),在锥形压浆筒(9)下部固联有反冲洗浆筒(11),其下部通过轴承(12)与下支撑相联,在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内,与下支撑固联,与主轴(8)空套安装有过滤筒(10),在锥形压浆筒(9)及反冲洗浆筒(11)外,与底座固联,并通过上支撑联接电机(4)安装有压力筒(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侃张培洲白津生金宏王有旭
申请(专利权)人:鲍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