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2706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匹配于第二壳体并相拼合设置,相拼合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设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内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第二壳体上拼接有第三壳体,并在其内设置有能量吸收装置和棘爪,两者相啮合设置,所述回转机构与能量吸收装置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轮、弹簧槽盘、蜗卷弹簧、轮轴和能量吸收装置能起到缓降的功效,使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能有效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A quick and quick rescue device with quick and replaceable energy absorp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venient and fast replaceable rescue speed difference device for energy absorptio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and a second shell. The first shell matches the second shell and is assembled.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a receptive area, and the receptive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shell. A third shell is spliced on the body, and an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and a pawl are arranged therein, which are mesh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rotary mechanism is matched with the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effect of slowly lowering through a pulley, a spring groove disk, a worm coil spring, a wheel shaft and an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so that the operator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personal safety of the operator when working at high altitu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援速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高空作业中采用防护的方式是比较简单方式,只是采用安全绳作为与固定杆的连接,来保证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空作业安全绳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在的容易脱离,活动性差,柔嫩性差,容易断裂,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使用寿命短,给使用者带来非常不便。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匹配于第二壳体并相拼合设置,相拼合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设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内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固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两者之间设有间距,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轴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槽盘,所述弹簧槽盘内设置有蜗卷弹簧,所述弹簧槽盘上卡扣有弹簧盖板,所述滑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凸盘,通过螺钉使固定凸盘穿过滑轮固定在弹簧槽盘上,所述固定凸盘上套装有轴承,轮轴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凸盘、滑轮、弹簧槽盘、蜗卷弹簧和弹簧盖板的中心轴,其中,轮轴与蜗卷弹簧的中心轴端相固定设置,使蜗卷弹簧随轮轴的转动做收紧或放松设置,穿过弹簧盖板的所述轮轴的一端固设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轮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能量吸收装置和棘爪,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一端穿过轮轴的另一端,并插接在固定凸盘上,所述棘爪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位于能量吸收装置的上端并与能量吸收装置相啮合设置,钢丝绳的一端绕接在滑轮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相拼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接于连接器上。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还包括密封圈,安装于所有零件配合连接处。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相拼合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锚点。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在所述锚点两侧相拼合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端上设置有接扣。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所述弹簧盖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套装在轮轴上。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间设置有救援装置,位于能量吸收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位于圆孔的正下方,所述救援装置安装于通孔处,与滑轮上设有的齿轮相啮合设置,所述通孔的上端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救援装置相配合。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侧边上设置有握把。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固定钢丝绳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钢丝绳穿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穿孔相对应设置。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中,所述弹簧槽盘与滑轮为一体成型设置。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滑轮、弹簧槽盘、蜗卷弹簧、轮轴和能量吸收装置之间的配合能起到缓降的功效,使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能有效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该装置可以在不拆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情况下更换钢丝绳,使其更换方便,有效降低了更换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技术只要将第三壳体拆卸后,就能更换能量吸收装置,提高了更换的效率。本技术中只要相连接的零件均采用密封圈,提高其密封性,有效提高其防水效果。本技术中还采用了救援装置可以快速的将跌落人员进行快速的救起,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匹配于第二壳体2并相拼合设置,相拼合的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设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内设置有能量吸收机构,所述能量吸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分别固设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两者之间设有间距,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轴8相固定,支撑轴8呈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滑轮11,所述滑轮11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槽盘7,的所述弹簧槽盘7内设置有蜗卷弹簧6,所述弹簧槽盘7上卡扣有弹簧盖板5,所述滑轮11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凸盘14,通过螺钉使固定凸盘14穿过滑轮11固定在弹簧槽盘7上,所述固定凸盘14上套装有轴承,轮轴12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凸盘14、滑轮11、弹簧槽盘7、蜗卷弹簧6和弹簧盖板5的中心轴,其中,轮轴12与蜗卷弹簧6的中心轴端相固定设置,使蜗卷弹簧6随轮轴12的转动做收紧或放松设置,穿过弹簧盖板5的所述轮轴12的一端固设在第一支撑板3上,所述轮轴1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4上开设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能量吸收装置13和棘爪,所述能量吸收装置13的一端穿过轮轴12的另一端,并插接在固定凸盘14上,所述棘爪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位于能量吸收装置13的上端并与能量吸收装置13相啮合设置,钢丝绳的一端绕接在滑轮11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相拼接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外接于连接器10上。通过滑轮、弹簧槽盘、蜗卷弹簧、轮轴和能量吸收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能起到缓降的功效,使操作人员在高空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匹配于第二壳体并相拼合设置,相拼合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设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内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固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两者之间设有间距,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轴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槽盘,所述弹簧槽盘内设置有蜗卷弹簧,所述弹簧槽盘上卡扣有弹簧盖板,所述滑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凸盘,通过螺钉使固定凸盘穿过滑轮固定在弹簧槽盘上,所述固定凸盘上套装有轴承,轮轴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凸盘、滑轮、弹簧槽盘、蜗卷弹簧和弹簧盖板的中心轴,其中,轮轴与蜗卷弹簧的中心轴端相固定设置,使蜗卷弹簧随轮轴的转动做收紧或放松设置,穿过弹簧盖板的所述轮轴的一端固设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轮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能量吸收装置和棘爪,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一端穿过轮轴的另一端,并插接在固定凸盘上,所述棘爪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位于能量吸收装置的上端并与能量吸收装置相啮合设置,钢丝绳的一端绕接在滑轮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相拼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接于连接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能量吸收的救援速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匹配于第二壳体并相拼合设置,相拼合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设有容纳区,所述容纳区内设置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固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两者之间设有间距,且两者之间通过支撑轴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槽盘,所述弹簧槽盘内设置有蜗卷弹簧,所述弹簧槽盘上卡扣有弹簧盖板,所述滑轮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凸盘,通过螺钉使固定凸盘穿过滑轮固定在弹簧槽盘上,所述固定凸盘上套装有轴承,轮轴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凸盘、滑轮、弹簧槽盘、蜗卷弹簧和弹簧盖板的中心轴,其中,轮轴与蜗卷弹簧的中心轴端相固定设置,使蜗卷弹簧随轮轴的转动做收紧或放松设置,穿过弹簧盖板的所述轮轴的一端固设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轮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圆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设置有能量吸收装置和棘爪,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一端穿过轮轴的另一端,并插接在固定凸盘上,所述棘爪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位于能量吸收装置的上端并与能量吸收装置相啮合设置,钢丝绳的一端绕接在滑轮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相拼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接于连接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快速可更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毅博乐
申请(专利权)人: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