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477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包括左端的输入端和右端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在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一电感和第一电阻后连接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第二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三电阻后连接在输入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和第三电阻之间还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稳压二极管连接在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
本技术涉及稳压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
技术介绍
现在代电路控制器为了低功耗往往采用越来越低的供电压电压工作,一般工作在100MHZ的频率下的单片机供电为5V,这时就会产生供电压与工作电压不相配的情况,这就需要将供电电压(12-96V)降压到5V,再通过放大系统来输出控制信号,但市面上相关产品的价格都比较贵,而且输入电压的范围很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包括左端的输入端和右端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在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一电感和第一电阻后连接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第二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三电阻后连接在输入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和第三电阻之间还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稳压二极管连接在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稳压二极管击穿电压为10V。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输入端连接有一二极管和第四电阻。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五电阻连接在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本技术的工作方式为,自无在t0时刻时第一PNP三极管导通,电压通过电感到达右端的输出端,这时电感会产生缓慢电流上升过程,当右端的输出端的电压大大于稳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稳压管反向导通,导致第二NPN三极管管导通;也将第一NPN三极管截止,第一NPN三极管截止导致第一PNP三极管截止。第一PNP三极管截止电感通过稳压二极管和第二NPN三极管进行放电直至稳压二极管截止,从面完成一个稳压周期。从上面可以看出,只要改变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就可以改变输出电压。本技术的所有的元件都是常用元件三极管或电感,对元件的要求主要是耐压值超过最大的输出电压。该反馈模式为负反馈,有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但输出电流不大,大约在50mA内,适用于一般的控制电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请参考附图1,包括左端的输入端和右端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在第一PNP三极管Q43的发射极,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43的集电极串联一电感L1和第一电阻R95后连接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Q43的基极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Q45的集电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45的发射极串联第二电阻R111后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45的基极串联第三电阻R104后连接在输入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45和第三电阻R104之间还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46的集电极,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4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46的基极通过一稳压二极管D16连接在电感L1和第一电阻R95之间。本电路的工作方式为,自无在t0时刻时第一PNP三极管Q43导通,电压通过电感L1到达右端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为+15V输出点),这时电感L1会产生缓慢电流上升过程,当右端的输出端的电压大大于稳压二极管D16的击穿电压(本实施例为10V时)稳压管反向导通,导致第二NPN三极管Q46管导通;也将第一NPN三极管Q45截止,第一NPN三极管Q45截止导致第一PNP三极管Q43截止。第一PNP三极管Q43截止电感L3通过稳压二极管D16和第二NPN三极管Q46进行放电直至稳压二极管D16截止,从面完成一个稳压周期。从上面可以看出,只要改变稳压二极管D16的稳压值就可以改变输出电压。同时本实施例的输出电压为15V。本电路的所有的元件都是常用元件三极管或电感,对元件的要求主要是耐压值超过最大的输出电压。该反馈模式为负反馈,有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但输出电流不大,大约在50mA内,适用于一般的控制电路。在一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以及检测方法的实施例,请参考附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稳压二极管D16击穿电压为10V。在一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以及检测方法的实施例,请参考附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输入端连接有一二极管D14和第四电阻R94。在一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以及检测方法的实施例,请参考附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第二NPN三极管Q46的基极通过一稳压二极管D16和第五电阻R108连接在电感L1和第一电阻R95之间。第五电阻R108的阻值大大于第一电阻R9。以上是对本技术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以及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技术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的输入端和右端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在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一电感和第一电阻后连接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第二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三电阻后连接在输入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和第三电阻之间还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稳压二极管连接在电感和第一电阻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差小电流的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的输入端和右端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在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一电感和第一电阻后连接输出端,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第二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三电阻后连接在输入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和第三电阻之间还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得贵闫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红河马智能数字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