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科专利>正文

一种古琴调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234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琴调弦器,与其相适配的琴弦,包括:柱体和柱体安装板;所述柱体均匀分布,且固定于所述柱体安装板上;所述古琴调弦器放置在古琴的底面,且在凤沼和龙龈的龈托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琴调弦器,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扩大了琴弦的调整幅度,使琴弦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松紧,同时设置在古琴底面,产品体积小巧,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琴调弦器
本技术涉及乐器调弦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古琴调弦器。
技术介绍
随着古琴文化的复兴,现在学习古琴演奏的人越来越多。传统的古琴,琴弦的调弦方法是通过旋转琴轸,带动琴轸上的绒扣旋紧或松动,使绒扣拉动琴弦的蜻蜓结(弦头),在岳山上(大约7毫米宽)前后移动,从而拉紧或放松琴弦。现有的调弦方式,琴弦的移动幅度受岳山的宽度制约,大约能移动8毫米。如果在上弦时不能将琴弦拉到合适的紧张度,出现琴弦过松的情况,或者使用传统的丝弦,时间长了弦会自己越来越松,依靠现有的通过旋转琴轸来调弦的方法,就不能将弦调到合适的紧张度,就需要重新上弦。而上弦是初学者和儿童很难掌握的技术。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扩大琴弦的调整幅度,使琴弦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松紧的古琴调弦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琴调弦器,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扩大了琴弦的调整幅度,使琴弦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松紧,同时设置在古琴底面,产品体积小巧,不影响美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琴调弦器,与其相适配的琴弦,包括:柱体和柱体安装板;所述柱体均匀分布,且固定于所述柱体安装板上;所述古琴调弦器放置在古琴的底面,且在凤沼和龙龈的龈托之间。通过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柱体固定在柱体安装板上,通过调整琴弦的位置,扩大了琴弦的调整幅度,使琴弦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松紧。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所述柱体呈三行九列分布。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所述柱体列间距与琴弦在龙龈处的距离相同,列间距为6-8mm;所述柱体的行间距为13-17mm。通过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柱体列间距与琴弦在龙龈处的距离相同,起到均分琴弦的作用。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所述柱体包括:定位柱和调弦柱;第一行的所述柱体和第三行的所述柱体为定位柱;第二行的所述柱体为所述调弦柱。通过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定位柱确定琴弦的位置,调弦柱调节琴弦的松紧。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所述古琴调弦器利用双面胶粘贴在古琴底面上。通过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利用双面胶将古琴调弦器安装在古琴底面,便于安装。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所述柱体高6-8mm,直径为1.5-2mm。通过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柱体的高度设置小于雁足的高度,不会影响古琴的平稳性。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所述柱体安装板的长为8-10cm,宽为4-6cm。通过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产品体积小巧,隐藏于古琴的底面,不影响美观。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所述琴弦的第1-4根放置在第一列到第五列所述柱体之间;所述琴弦的第5-7根放置在第七列到第九列所述柱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中间多余的一列扩大了琴弦的调整幅度,使琴弦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松紧。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中,通过调整所述琴弦挂在所述调弦柱的位置进行调整。综上,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古琴调弦器,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扩大了琴弦的调整幅度,使琴弦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松紧,同时设置在古琴底面,产品体积小巧,不影响美观。第1-4根琴弦放置在第一列到第五列柱体之间;第5-7根琴弦放置在第七列到第九列柱体之间,调整琴弦挂在调弦柱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琴弦的松紧。将琴弦由直线变为“之”字形曲线,从而拉紧了琴弦,不需要重新上弦。不需要改变古琴现有的结构,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的调弦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的调弦状态图一;图4附图为本技术的调弦状态图二;图5附图为本技术的调弦状态图三;图6附图为本技术的调弦状态图四;在图中:1柱体、11定位柱、12调弦柱、2柱体安装板、3琴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古琴调弦器,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扩大了琴弦的调整幅度,使琴弦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整松紧,同时设置在古琴底面,产品体积小巧,不影响美观。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6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琴调弦器,与其相适配的琴弦3,包括:柱体1和柱体安装板2;柱体1均匀分布,且固定于柱体安装板2上;古琴调弦器放置在古琴的底面,且在凤沼和龙龈的龈托之间。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柱体1呈三行九列分布。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柱体1列间距与琴弦在龙龈处的距离相同,列间距为6-8mm;柱体1的行间距为13-17mm。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柱体1包括:定位柱11和调弦柱12;第一行的柱体1和第三行的柱体1为定位柱11;第二行的柱体1为调弦柱1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古琴调弦器利用双面胶粘贴在古琴底面上。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柱体1高6-8mm,直径为1.5-2mm。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柱体安装板2的长为8-10cm,宽为4-6cm。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琴弦3的第1-4根放置在第一列到第五列的柱体1之间;琴弦3的第5-7根放置在第七列到第九列的柱体1之间。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琴弦3挂在调弦柱12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图2所示,如果某弦足够紧张度,不需要紧,就让该弦直线通过。如图3-6所示,如果某弦过于松,左右相差一个弦柱不足以紧到需要的程度,可以继续移动,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柱体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琴调弦器,与其相适配的琴弦(3),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和柱体安装板(2);所述柱体(1)均匀分布,且固定于所述柱体安装板(2)上;所述古琴调弦器放置在古琴的底面,且在凤沼和龙龈的龈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琴调弦器,与其相适配的琴弦(3),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和柱体安装板(2);所述柱体(1)均匀分布,且固定于所述柱体安装板(2)上;所述古琴调弦器放置在古琴的底面,且在凤沼和龙龈的龈托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呈三行九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列间距与琴弦在龙龈处的距离相同,列间距为6-8mm;所述柱体(1)的行间距为13-17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琴调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包括:定位柱(11)和调弦柱(12);第一行的所述柱体(1)和第三行的所述柱体(1)为定位柱(11);第二行的所述柱体(1)为所述调弦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李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