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98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净化处理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包括圆形柱式中空本体、定位孔、一组第一定位套、一组第二定位套、一组第三定位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第三密封板、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一组第一定位板、一组第二定位板和若干个辅助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快速的安装在输气管道中,且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的隐患,能实现管道输气状态的精准稳定控制(变向、流量);2、解决传统管道控制阀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适用于对气态污染源进行稳定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
本技术属于气体净化处理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
技术介绍
废气净化(Fluegaspurification)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废气的处理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针对悬浮粒状污染物的废气除尘;二是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废气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控制主要是利用物化性质,如溶解度、吸附饱和度、露点及选择化学反应等的差异,将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或者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的物质。废气净化的基本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催化转化法及燃烧法等。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是重要的大气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洁净燃烧技术是在燃烧过程减少污染物排放与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排放控制等所有技术的总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排放,对于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紧迫。在废气的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管道将废气输送至废气处理结构,而在废气输送的多个管道中需要安装阀门对废气的输送方向、输送流量、输送状态进行精准的控制,保证对废气进行高效、高质的处理。现有的用于废气管道输送控制的阀门,其结构复杂且安装及拆卸、维护不便,不合理结构设计导致废气控制效率低、效果差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废气处理结构已停机,继续输送,出线不达标直接排放),同时存在阀门韧性差,常出现断裂、变形的现象,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快速的安装在输气管道中,且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的隐患,能实现管道输气状态的精准稳定控制(变向、流量)。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包括圆形柱式中空本体,及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上的若干个定位孔,及均匀对称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两侧的一组第一定位套、一组第二定位套、一组第三定位套,及两端分别贯穿圆形柱式中空本体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套、一组第二定位套、一组第三定位套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及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第三密封板,及分别与第三密封板连接的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板、第一连接耳板连接的一组第一定位板,及两端分别与第三密封板、第二连接耳板连接的一组第二定位板,及设置在第二密封板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活动连接的若干个辅助定位板。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还包括与第二转轴、第二密封板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辅助加强筋板。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转轴端部的控制耳板。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密封板、第三密封板分别设置为弧形结构,第二密封板设置为长方形板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快速的安装在输气管道中,且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的隐患,能实现管道输气状态的精准稳定控制(变向、流量);2、解决传统管道控制阀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适用于对气态污染源进行稳定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圆形柱式中空本体、2-定位孔、3-第一定位套、4-第二定位套、5-第三定位套、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第三转轴、9-第一密封板、10-第二密封板、11-第三密封板、12-第一定位板、13-第二定位板、14-第一连接耳板、15-第二连接耳板、16-辅助定位板、17-辅助加强筋板、18-控制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包括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及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上的若干个定位孔2,及均匀对称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两侧的一组第一定位套3、一组第二定位套4、一组第三定位套5,及两端分别贯穿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套3、一组第二定位套4、一组第三定位套5连接的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及分别与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密封板9、第二密封板10、第三密封板11,及分别与第三密封板11连接的第一连接耳板14、第二连接耳板15,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板9、第一连接耳板14连接的一组第一定位板12,及两端分别与第三密封板11、第二连接耳板15连接的一组第二定位板13,及设置在第二密封板10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耳板14、第二连接耳板15活动连接的若干个辅助定位板16。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还包括与第二转轴7、第二密封板10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辅助加强筋板17;及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转轴7端部的控制耳板18;及第一密封板9、第三密封板11分别设置为弧形结构,第二密封板10设置为长方形板式结构,上述结构设计,能便于快速的安装在输气管道中,且韧性强、无变形和断裂的隐患,能实现管道输气状态的精准稳定控制(变向、流量),解决传统管道控制阀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适用于对气态污染源进行稳定的控制。本结构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还可在第一密封板9或第二密封板10或第三密封板11上设置气体流速传感器(图1中未标出),用于与外部控制组件相配合使用检测管道内废气的流量(外部控制组件由单片机、液晶显示模块、预警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组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及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上的若干个定位孔(2),及均匀对称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两侧的一组第一定位套(3)、一组第二定位套(4)、一组第三定位套(5),及两端分别贯穿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套(3)、一组第二定位套(4)、一组第三定位套(5)连接的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及分别与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密封板(9)、第二密封板(10)、第三密封板(11),及分别与第三密封板(11)连接的第一连接耳板(14)、第二连接耳板(15),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板(9)、第一连接耳板(14)连接的一组第一定位板(12),及两端分别与第三密封板(11)、第二连接耳板(15)连接的一组第二定位板(13),及设置在第二密封板(10)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耳板(14)、第二连接耳板(15)活动连接的若干个辅助定位板(16),及设置在第二转轴(7)端部的控制耳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多叶圆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及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上的若干个定位孔(2),及均匀对称设置在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两侧的一组第一定位套(3)、一组第二定位套(4)、一组第三定位套(5),及两端分别贯穿圆形柱式中空本体(1)且与一组第一定位套(3)、一组第二定位套(4)、一组第三定位套(5)连接的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及分别与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三转轴(8)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密封板(9)、第二密封板(10)、第三密封板(11),及分别与第三密封板(11)连接的第一连接耳板(14)、第二连接耳板(15),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板(9)、第一连接耳板(14)连接的一组第一定位板(12),及两端分别与第三密封板(1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金元徐鹏姚德凤徐林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新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