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灿华专利>正文

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90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上均套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之间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转动盘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电缆,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均设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均插设在第三凹槽的底端,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均贯穿转动盘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母,在两个第三凹槽内部的所述转动杆上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高效,翻转电缆比较方便,在电缆弯折的地方受力均匀,不易破裂,有效的保护了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采煤机是综采成套装备的主要设备之一。采煤机是从截煤机发展演变而来。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在长壁采煤工作面,以工作机构把煤从煤体上破落下来(破煤)并装入工作面输送机(装煤)的采煤机械。采煤机按调定的牵引速度行走(牵引),使破煤和装煤工序能够连续不断地进行,通常的采煤机托缆装置在采煤机行走过程中拽拉电缆严重。在刮板机机头、机尾换向运行电缆翻转时,很不方便,而且在在翻转电缆时,电缆的弯折处可能会受力过度导致电缆的破裂,从而影响采煤机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翻转不方便,而且在在翻转电缆时,电缆的弯折处可能会受力过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上均套设有齿轮(3),两个所述齿轮(3)的之间设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7),所述转动盘(6)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设有电缆,所述第二凹槽(8)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3),两个所述第三凹槽(13)的内部均设有转动杆(14),两个所述转动杆(14)的下端均插设在第三凹槽(13)的底端,两个所述转动杆(14)的上端均贯穿转动盘(6)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母,在两个第三凹槽(1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上均套设有齿轮(3),两个所述齿轮(3)的之间设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7),所述转动盘(6)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内部设有电缆,所述第二凹槽(8)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13),两个所述第三凹槽(13)的内部均设有转动杆(14),两个所述转动杆(14)的下端均插设在第三凹槽(13)的底端,两个所述转动杆(14)的上端均贯穿转动盘(6)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母,在两个第三凹槽(13)内部的所述转动杆(14)上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5),两个所述第三凹槽(13)的内部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1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6),两个所述第三凹槽(13)的内部均设有支撑块(18),两个所述支撑块(18)与第三凹槽(1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6)靠近第二凹槽(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两个所述连接杆(17)贯穿支撑块(18)延伸并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灿华王杰贺科何远建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吴灿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