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钉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849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包括底座、多个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多个支撑架由下至上堆叠至顶部,上一支撑架的底部与下一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顶部支撑架与顶棚连接,底部支撑架的底部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为可放入伸缩缸的空腔,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紧贴支撑架的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配时,只需将顶棚稳固连接好,接着将顶棚与四个支撑架连接,伸缩缸上升将顶棚举高,再接着将侧框接在被顶起的构件的底部并使其形成支撑架,然后伸缩缸复位,将挂钩钩在下一级支撑架并上升,重复上述工序,直至顶棚的高度达到设定值,伸缩缸复位,将最后接入的支撑架固定好,即可完成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棚,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
技术介绍
在演奏大厅或活动舞台设置钢结构顶棚,既能遮风挡雨,又方便后台灯光和音响的布置,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目前钢结构顶棚的安装是先装好立柱主体,再通过塔吊将顶部构架吊至立柱主体的顶部,再通过电动葫芦运输至安装部位,将顶部构架与立柱主体进行可靠连接。该安装方式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都需要高空作业,难度高,成本高,而且安装完成后,为固定结构,无法进行二次调节,不便于使用。因此,需要对现有钢结构棚顶构架的脚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并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包括底座、多个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多个支撑架由下至上堆叠至顶部,上一支撑架的底部与下一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顶部支撑架与顶棚连接,底部支撑架的底部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为可放入伸缩缸的空腔,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紧贴支撑架的导向杆。在本技术中,所述导向杆的高度大于最下方的支撑架的高度。在本技术中,所述导向杆通过固定框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在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架由多面侧框围成,所述侧框由至少两条立杆和一条连接杆组成,侧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公母连接位,一面侧框的公连接位与相邻一面侧框的母连接位连接,侧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公母连接头,上一支撑架的底部母连接头与下一支撑架的顶部公连接头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空腔内放置有伸缩缸,伸缩缸的顶部连接有可与托起支撑架的挂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脚架采用堆叠式的支撑架,在装配时,只需将顶棚稳固连接好,接着将顶棚与四个支撑架连接,在支撑架内放入伸缩缸,伸缩缸顶部的挂钩钩在支撑架的横向连接杆上,四个伸缩缸同时上升将顶棚举高,再接着将侧框接在被顶起的构件的底部并使其形成支撑架,然后伸缩缸复位,将挂钩钩在下一级支撑架并上升,重复上述工序,直至顶棚的高度达到设定值,伸缩缸复位,将最后接入的支撑架固定好,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只需反向操作即可,无需额外的大型机械配合,无需高空作业,难度大大地降低,而且脚架的高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支撑架的方式来实现增高或降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钢结构棚顶构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安装或拆卸支撑架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是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包括底座1、多个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架2,多个支撑架2由下至上堆叠至顶部,支撑架2的数量根据高度的要求增加或减少,上一支撑架2的底部与下一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顶部支撑架2与顶棚连接,底部支撑架2的底部与底座1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为可放入伸缩缸3的空腔,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有紧贴支撑架2的导向杆4,所述空腔内放置有伸缩缸3,伸缩缸3的顶部连接有可与托起支撑架2的挂钩6。所述支撑架2为正方形框架,挂钩6的四个钩分别钩在支撑架2的四个侧框21上,当挂钩6下移后,整体支撑架2下移并架在新加入的支撑架2上,接着挂钩6继续下移,挂钩6脱离侧框21并转动45°,就可离开侧框21所在面并在空腔内自由上下移动。为保证上移的过程中,上部的支撑架2不会偏移原来的位置,底座1上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通过固定框5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导向杆4的高度大于最下方的支撑架2的高度。所述导向杆4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2由四面侧框21围成,所述侧框21由两条立杆和两条连接杆组成,两条连接杆之间还连接有两条斜拉杆,所述侧框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公母连接位,一面侧框21的公连接位与相邻一面侧框21的母连接位连接,侧框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公母连接头,上一支撑架2的底部母连接头与下一支撑架2的顶部公连接头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在装配时,先将底座1安装在地面上,接着将固定框5和导向杆4装好,再接着伸缩缸3和挂钩6放入固定框5内并将伸缩缸3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接着将第一层支撑架2和第二层支撑架2连接好,随后将挂钩6挂在第二层支撑架2的连接杆上并向上推动,直至高于一个支撑架2的高度,再接着将侧框21接在被顶起的支撑架2的底部并使其形成新的支撑架,然后伸缩缸3复位并脱钩,将挂钩6钩在新的支撑架并上升,重复上述工序,直至脚架的高度达到设定值。安装完成后,可将伸缩缸3和挂钩6拆除。拆卸时,只需反向操作即可,无需额外的大型机械配合,无需高空作业,难度大大地降低,而且脚架的高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支撑架的方式来实现增高或降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多个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架(2),多个支撑架(2)由下至上堆叠至顶部,上一支撑架(2)的底部与下一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顶部支撑架(2)与顶棚连接,底部支撑架(2)的底部与底座(1)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为可放入伸缩缸(3)的空腔,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有紧贴支撑架(2)的导向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多个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架(2),多个支撑架(2)由下至上堆叠至顶部,上一支撑架(2)的底部与下一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顶部支撑架(2)与顶棚连接,底部支撑架(2)的底部与底座(1)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为可放入伸缩缸(3)的空腔,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有紧贴支撑架(2)的导向杆(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的高度大于最下方的支撑架(2)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棚顶构架上的新型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钉
申请(专利权)人:赵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