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758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由数块单元板拼合而成,单元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正面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在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数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孔,条形开孔的一端伸至主板体一侧的凸条收窄成缝隙并形成断口,各条形开孔沿主板体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排布,每块主板体的两端边沿开有缺口,相邻单元板拼合时,相邻单元板上相对应的缺口对合构成透水带状孔,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凹槽状,可将鹅卵石散置于其内,营造出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避免鹅卵石被打乱或摆置混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实现鹅卵石景观的直线或曲线等造型。

It is suitable for constructing U groove green belt with ecological scattered cobblestone landsca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shaped trough green space partition belt suitable for creating an ecologically scattered pebble landscape, which is composed of several unit boards. The unit boards include the main board, and the front sides of the main boar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convex strips extending along its length direction, and several strips extending along its width direc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rough of the main board. One end of the strip openings extends to one side of the main plate to narrow the gaps and form a fracture. The strip opening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main plate. There are gaps at both ends of each main plate. When the adjacent plates are joined together, the corresponding gaps on the adjacent plates form a permeable zone. A fix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roove of the main plat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is groove-shaped, in which pebbles can be scattered to create an ecologically scattered pebble landscape, so as to avoid the pebbles being disturbed or confus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n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realize the shapes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of the pebble land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绿地分隔带,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
技术介绍
鹅卵石是一种常用的园林景观材料,与其他的石材相比,由于其具备的强烈的自然形态,能够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灵性。因此,鹅卵石的主要使用形式是作为主景的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鹅卵石与园路结合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园路两条外边形成两条鹅卵石带,而与园林绿地结合造景时,则往往是与草坪或其他植物结合在一起,成为草坪或植物的封边和分隔。在已建成的园林景观中,由于鹅卵石属于散料,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在鹅卵石铺地之前,会按照园林道路的做法,在绿地上进行开槽,施做混凝土基础,在混凝土基础上,根据鹅卵石的尺寸铺置20至50毫米厚的砂浆作为结合层,在结合层之上铺置鹅卵石。这种作法的好处是铺设的鹅卵石位置固定,不会随意移动,易于保持整洁,后期养护简单,缺点则是鹅卵石铺置后的最终景观效果比较死板,缺少鹅卵石造景追求的那种灵动感,并且由于土地上被浇灌了混凝土,形成了局部的点状或带状不透水区域,对绿地的生态整体容易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为了追求景观效果,采取散置鹅卵石而不设置基础及结合层,将鹅卵石按照设计要求直接铺设在绿地上的做法,虽然景观效果较与前一种方式相比较为理想,更符合鹅卵石这种材料的应用特点,但缺点是容易出现鹅卵石由于各种原因,如人为踩踏捡拾等,导致鹅卵石被打乱或摆置混乱的情况,直接破坏鹅卵石的景观效果,另外,这种摆置方式,由于鹅卵石是直接散置的,为了保证效果,需要铺置最少两层以上的鹅卵石,这种层叠堆置的方式容易使石子与石子之间积聚体量较小枯枝落叶绿地废物,而导致需要定期进行翻动清理,同时,由于直接摆置在绿地上,周围的植物根系容易侵入鹅卵石带内的土壤,然后冲破鹅卵石生长出植物,对经过造成破坏,需要定期进行剪除,因此,这种散置鹅卵石方式的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降低维护成本、可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绿色环保的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数块单元板拼合而成,每块单元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的正面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使得主板体形成扁平的凹槽状,在所述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数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孔,所述条形开孔的一端伸至主板体一侧的凸条收窄成缝隙并形成断口,各条形开孔沿主板体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排布,每块主板体的两端边沿开有缺口,相邻单元板拼合时,相邻单元板上相对应的缺口对合构成透水带状孔,所述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固定孔,以便固定部件穿过固定孔而将所述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固定在绿地上。本技术为凹槽状,可将鹅卵石散置于其内,能够营造出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同时可避免出现鹅卵石被打乱或摆置混乱的情况,而且,本技术具有用于排水和排除杂物的条形开孔,且开孔的一端为断口,使本技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能够实现鹅卵石景观的直线或曲线等造型。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投入使用后,在进行绿地改造时,可以重复使用,绿色环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主板体的背面设有数根肋条,所述肋条沿着主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主板体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排布,使得主板体的背面与绿地之间形成用于填充有机废弃物的容纳空间。本技术与绿地之间可设置有机物层,能够充分利用园林维护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运用有机物的特点,有效减少后期维护的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板体的一侧边为直边,另一侧边为斜边,所述断口位于所述斜边上,相邻单元板拼合时,相邻单元板的斜边处于同一条斜线上。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板体是长方形,所述肋条为三根,其中一根肋条位于主板体的背面中部并为条形开孔所截,另外两根肋条分设在主板体的背面两侧且位于凸条的正下方,其中一根是完整的肋条,另一根肋条为断口所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推荐方式,所述肋条高2~4cm。本技术所述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所使用的材料为软质塑料或橡胶类材料,其厚度、单位质量、物理力学性能、外形、方向、几何尺寸等指标应符合国标的要求。本技术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对土地土质的影响小。本技术所述固定孔靠近凸条设置;所述缺口为倒梯形,缺口的高度是5~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⑴本技术为凹槽状,可将鹅卵石散置于其内,能够营造出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同时可避免出现鹅卵石被打乱或摆置混乱的情况。⑵本技术具有用于排水和排除杂物的条形开孔,且开孔的一端为断口,使本技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曲,能够实现鹅卵石景观的直线或曲线等造型。⑶本技术与绿地之间可设置有机物层,能够充分利用园林维护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运用有机物的特点,有效减少后期维护的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⑷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投入使用后,在进行绿地改造时,可以重复使用,绿色环保。⑸本技术采用软质塑料或橡胶类材料等可降解的材料,对土地土质的影响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单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单元板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单元板由固定部件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两相邻单元板拼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过程示意图之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过程示意图之二;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过程示意图之三;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过程示意图之四;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过程示意图之五;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1使用过程示意图之六;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单元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是本技术一种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主要用于营造自然散置式鹅卵石景观,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的具体尺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所使用的材料是软质塑料或橡胶类材料,其厚度、单位质量、物理力学性能、外形、方向、几何尺寸等指标应符合国标的要求。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为可降解的材料,对土地土质的影响小。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主要由数块单元板拼合而成,每块单元板包括主板体1,在本实施例中,主板体1是长方形,主板体1的正面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2,使得主板体1形成扁平的凹槽状,在主板体1的槽底面上设有数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孔3,条形开孔3的一端伸至主板体1的一侧凸条2收窄成缝隙并形成断口4,各条形开孔3沿主板体1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排布,主板体1的两端边沿开有缺口8,相邻单元板拼合时,相邻单元板上相对应的缺口8对合构成透水带状孔9,主板体1的槽底面上设有固定孔5,固定孔5靠近凸条2设置,以使木钉6穿过固定孔5而将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固定在绿地上。在主板体1的背面设有三根肋条7,肋条7高2~4cm,肋条7沿着主板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主板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排布,使得主板体1的背面与绿地之间形成用于填充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数块单元板拼合而成,每块单元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的正面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使得主板体形成扁平的凹槽状,在所述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数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孔,所述条形开孔的一端伸至主板体一侧的凸条收窄成缝隙并形成断口,各条形开孔沿主板体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排布,每块主板体的两端边沿开有缺口,相邻单元板拼合时,相邻单元板上相对应的缺口对合构成透水带状孔,所述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固定孔,以便固定部件穿过固定孔而将所述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固定在绿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数块单元板拼合而成,每块单元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的正面两侧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使得主板体形成扁平的凹槽状,在所述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数条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孔,所述条形开孔的一端伸至主板体一侧的凸条收窄成缝隙并形成断口,各条形开孔沿主板体的长度方向并列间隔排布,每块主板体的两端边沿开有缺口,相邻单元板拼合时,相邻单元板上相对应的缺口对合构成透水带状孔,所述主板体的槽底面上设有固定孔,以便固定部件穿过固定孔而将所述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固定在绿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板体的背面设有数根肋条,所述肋条沿着主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主板体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排布,使得主板体的背面与绿地间形成用于填充有机废弃物的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营造生态化散置鹅卵石景观的U形槽式绿地分隔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毅尹庆周彬清徐瑞萍石昭华林立峰黄锦俊黄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