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548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其具有旋转部、配置在旋转部的周围的静止部、轴承机构以及轴。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转子铁芯以及覆盖多个磁铁和转子铁芯的树脂部。转子铁芯具有:位于多个磁铁的径向内侧的环状的内铁芯部;外铁芯部;以及将外铁芯部的位于多个磁铁之间的部位即多个外铁芯构件与内铁芯部在径向上连结起来的多个连结部。树脂部具有上树脂部和下树脂部。树脂部包括覆盖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环状的内周树脂部,上树脂部和下树脂部与内周树脂部连续,轴承机构或轴保持于内周树脂部。

mo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otor with a rotating part, a stationary part disposed around the rotating part, a bearing mechanism and a shaft. The rotating part has a plurality of magnets, a rotor iron core and a resin part covering a plurality of magnets and rotor cores. The rotor core has: a ring inner core part located in the radial inner side of a plurality of magnets; an outer core part;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parts which locate the outer core part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magnets, i.e. a plurality of outer core members and an inner core part are connected radially. The resin part has upper resin part and lower resin part. The resin part comprises an annular inner resin part covering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rotor iron core, an upper resin part and a lower resin part continuous with the inner resin part, and a bearing mechanism or shaft maintained in the inner resin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5月14日、申请号为:201510245588.1、专利技术名称为“马达”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式的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将垂直于马达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为长方形的磁铁呈放射状配置于转子铁芯内的轮辐式的IPM(InteriorPermanentMagnet:内置永久磁铁)马达。在轮辐式的马达中,长边侧的面被磁化,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的同极彼此对置。并且,在轮辐式的IPM马达中,为了将磁铁保持于转子铁芯中,有时进行在它们周围设置树脂的嵌件成型。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63285号公报中公开的马达1的转子铁芯23中,在极槽24内收容有磁铁25。磁铁25的整体被密封树脂27覆盖。由此,磁铁25与转子铁芯23形成为一体。转子铁芯23的内周被密封树脂27覆盖。在日本特开2014-36457号公报的第2实施方式中公开的马达1的转子32具有层叠铁芯51、多个磁铁52和树脂部53。层叠铁芯51以及多个磁铁52的轴向两端面与磁铁52的径向外侧的面被树脂部53覆盖。层叠铁芯51具有内铁芯部61、多个外铁芯部62和多个连结部63。多个连结部63连接内铁芯部61和多个外铁芯部62。树脂部53的上树脂部531的上表面具有浇口痕迹部91。浇口痕迹部91位于外铁芯部62的上方。下树脂部532在与多个外铁芯部62的外缘部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具有多个第2定位孔94。在内铁芯部61的内周面上不存在树脂部5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32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36457号公报然而,在以往的轮辐式的IPM马达的旋转部中,转子铁芯的内周面和内周部的下表面是在嵌件成型时被支承的部位,因而未覆盖树脂。因此,易于防止转子铁芯的变形。轴承或轴直接保持于转子铁芯的内周面上。这种情况下,对于各磁性钢板的内径要求较高的精度,需要频繁研磨冲裁磁性钢板的模具。因此,模具的寿命会降低。在通过转子铁芯的上侧和下侧保持轴承的情况下,马达在轴向上会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在轮辐式的IPM马达中,通过用树脂覆盖转子铁芯的内周面,来简单地确保较高的内径精度。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具有:旋转部,其以朝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静止部,其配置在所述旋转部的周围;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以及轴,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机构相对地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转子铁芯,其在轴向上层叠有多张磁性钢板;以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多个磁铁和所述转子铁芯,所述多个磁铁各自的径向长度在俯视观察时比周向的长度长,所述转子铁芯具有:环状的内铁芯部,其位于所述多个磁铁的径向内侧;外铁芯部,其位于所述内铁芯部的径向外侧;以及多个连结部,它们在径向上连结所述外铁芯部和所述内铁芯部,所述外铁芯部具有通过所述多个连结部而与所述内铁芯部连结的多个外铁芯构件,所述树脂部具有: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各磁铁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树脂部,其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各磁铁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树脂部还包括: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环状的内周树脂部;筒状树脂部,其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且向离开所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以及覆盖所述筒状树脂部的外周的其它筒状树脂部,所述上树脂部和所述下树脂部与所述内周树脂部连续,所述轴承机构或所述轴保持于所述内周树脂部,所述筒状树脂部与所述其它筒状树脂部通过多个肋部而在径向上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不受磁性钢板的内径精度的影响而获得较高的内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平面图。图2是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旋转部的平面图。图4是旋转部的仰视图。图5是旋转部的纵剖视图。图6是旋转部的纵剖视图。图7是转子铁芯和磁铁的仰视图。图8是转子铁芯的仰视图。图9是转子铁芯的纵剖视图。图10是转子铁芯和磁铁的放大图。图11是其他例子的旋转部的纵剖视图。标号说明1:马达;2:静止部;3:旋转部;4:轴承机构;5:电路板;23:轴;31:转子铁芯;32:磁铁;33:树脂部;41:轴承(上轴承、下轴承);311:外铁芯部;312:内铁芯部;313:连结部;331:上树脂部;332:下树脂部;333:内周树脂部;334:内侧筒状树脂部(筒状树脂部);335:外侧筒状树脂部(其它筒状树脂部);336:肋部;541:外铁芯构件;551:铁芯大径部;552:铁芯小径部;561:浇口痕迹;564:叶轮安装部;566:第1下侧铁芯支承痕迹(第1铁芯支承痕迹);567:第2下侧铁芯支承痕迹(第2铁芯支承痕迹);571:树脂大径部;572:树脂小径部;573:树脂阶梯部;J1:中心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1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图2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非表示组装入实际设备中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平行于中心轴线J1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平面图。图2是马达1的纵剖视图。省略了截面中的细微部的平行斜线。马达1是内转子型的无刷马达。马达1包括静止部2、旋转部3、轴承机构4以及电路板5。轴承机构4将旋转部3支承为能够以马达1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在旋转部3上安装有叶轮的叶轮杯。马达1例如用于冷却汽车的冷却水的风扇。静止部2包括机壳21、定子22以及轴23。定子22配置于旋转部3的周围。静止部2配置于旋转部3的周围。静止部2包括机壳21、定子22以及轴23。机壳21包括基底部件211和外罩212。基底部件211为垂直于中心轴线J1的大致板状。轴23向上方突出且下端固定于基底部件211。轴23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配置的。外罩212呈大致圆筒状,安装于基底部件211上。在外罩212的中央设有开口521。旋转部3从开口521中露出。定子22包括定子铁芯223、绝缘件221以及线圈222。定子铁芯223包括多个齿531以及铁芯背部532。铁芯背部532是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各齿531从铁芯背部532朝旋转部3向径向外侧延伸。定子铁芯223层叠有电磁钢板。齿531被绝缘件221覆盖。以环绕绝缘件221的方式设置线圈222。在基底部件211的中央部的下表面安装有电路板5。电路板5控制对静止部2的电力供给。由此,控制旋转部3的转速。在基底部件211的下部安装有盖部件213。盖部件213覆盖电路板5的下表面。基底部件211包括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522。从突出部522引出与电路板5连接的多条电线523。轴承机构4由2个轴承41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41为球轴承。轴承41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2个轴承41设置于轴23与旋转部3之间。旋转部3包括转子铁芯31、多个磁铁32以及树脂部33。磁铁32是永磁铁。在径向上,转子铁芯31配置于定子22的内侧。转子铁芯31的外周面接近定子22的内周面。图3是旋转部3的平面图。图4是旋转部3的仰视图。图5是旋转部3的纵剖视图。图6是不同于图5的位置处的旋转部3的纵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具有:旋转部,其以朝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静止部,其配置在所述旋转部的周围;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以及轴,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机构相对地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转子铁芯,其在轴向上层叠有多张磁性钢板;以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多个磁铁和所述转子铁芯,所述多个磁铁各自的径向长度在俯视观察时比周向的长度长,所述转子铁芯具有:环状的内铁芯部,其位于所述多个磁铁的径向内侧;外铁芯部,其位于所述内铁芯部的径向外侧;以及多个连结部,它们在径向上连结所述外铁芯部和所述内铁芯部,所述外铁芯部具有通过所述多个连结部而与所述内铁芯部连结的多个外铁芯构件,所述树脂部具有: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各磁铁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树脂部,其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各磁铁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树脂部还包括: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环状的内周树脂部;筒状树脂部,其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且向离开所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以及覆盖所述筒状树脂部的外周的其它筒状树脂部,所述上树脂部和所述下树脂部与所述内周树脂部连续,所述轴承机构或所述轴保持于所述内周树脂部,所述筒状树脂部与所述其它筒状树脂部通过多个肋部而在径向上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17 JP 2014-1883581.一种马达,其具有:旋转部,其以朝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静止部,其配置在所述旋转部的周围;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以及轴,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机构相对地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它们在周向上排列;转子铁芯,其在轴向上层叠有多张磁性钢板;以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多个磁铁和所述转子铁芯,所述多个磁铁各自的径向长度在俯视观察时比周向的长度长,所述转子铁芯具有:环状的内铁芯部,其位于所述多个磁铁的径向内侧;外铁芯部,其位于所述内铁芯部的径向外侧;以及多个连结部,它们在径向上连结所述外铁芯部和所述内铁芯部,所述外铁芯部具有通过所述多个连结部而与所述内铁芯部连结的多个外铁芯构件,所述树脂部具有: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各磁铁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下树脂部,其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各磁铁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树脂部还包括:覆盖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环状的内周树脂部;筒状树脂部,其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且向离开所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以及覆盖所述筒状树脂部的外周的其它筒状树脂部,所述上树脂部和所述下树脂部与所述内周树脂部连续,所述轴承机构或所述轴保持于所述内周树脂部,所述筒状树脂部与所述其它筒状树脂部通过多个肋部而在径向上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部具有轴,所述轴承机构具有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内周树脂部与所述上树脂部和所述下树脂部中的至少一方连续,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中的一个轴承保持于所述内周树脂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部包括铁芯大径部和铁芯小径部,所述内周树脂部包括:覆盖所述铁芯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馆荣次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