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欣宏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铺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53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铺设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上箱体内部设有驱动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蓄电池,发电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的控制机构;发电机构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通过供电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蓄电池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依次通过减速机和传动机构与行走机构连接;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和传动机构驱动行走机构运行,使装置本体移动。铺设电缆时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也可以运输电路,不需要人工移动。支撑组件能够伸缩,调节高度,便于调节收放缆的高度,避免和减少电缆在拖拽时与地面的摩擦。装置还可以实现驱动收揽和放缆,避免人工对收揽和放缆的作业。

A cable lay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ble la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a driving motor, a reducer,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storage battery, a generator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driving motor, a generator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a storage battery, a storage battery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motor through a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a storage battery. The pool provides electric energy to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lk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reducer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 turn; the driving motor drives the runn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reducer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to move the device itself. When laying cables, they can move their 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or they can also transport circuits without manual movement.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s can be telescoped and adjusted to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height of the retractable cable, avoiding and reduc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cable and the ground when it is dragged. The device can also drive and collect and release cables, so as to avoid manual collection and cable la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铺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铺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铺设的方式是,将电缆线缠绕到电缆转盘上,电缆铺设时,依靠人力拉拽电缆,转动电缆转盘放出电缆,放电缆过程中一般电缆在地面拖拽,这样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在地面上拖拽电缆会对电缆外表面造成磨损,影响电缆绝缘。目前基于上述问题,有些资料提高铺设效率,提供了一些铺设方式比如: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的简易托架,托架包括两根垂直间隔设置立柱的支架、两根固定轴和两个滚筒,所述立柱上间隔开有通孔,所述两根固定轴穿入所述立柱的通孔并且平行间隔设于所述两根立柱上,所述两个滚筒分别套设于所述两根固定轴。该托架可以将电缆转盘固定在其上,便于拖拽。还有一些铺设方式是电缆直线段铺设滚轮支架,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竖直加强板,所述竖直加强板一侧设置有可拆挡板,所述竖直加强板和可拆挡板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二转轴上方,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钢管滚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钢管滚轮。这种铺设方式是在每个电缆过渡箱上装有一只支架,可不再安排人手,减少了人力数量。对电缆有导向定位作用,且大大减少拖拉磨擦阻力,减小劳动强度,在起始端安排一人送电缆,在终端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拖拽即可。从上述两个铺设方式可以看出均可将电缆转盘固定在支架或托架上,由人工拉电缆进行铺设,减少了拉电缆的阻力,减少了人力劳动强度。但是如果需要移动支架,或托架,或电缆转盘时,还需要整体移动支架,或托架,或电缆转盘,一般都采用人工搬运,而且铺设的动力还是人工输出,搬运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铺设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设上箱体和下箱体;靠近上箱体顶盖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两侧;第一连接杆的两端,第二连接杆的两端以及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箱体外部;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固定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支撑组件的延伸端向地面方向设置;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固定端与第三连接杆连接,支撑组件的延伸端向地面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延伸至上箱体外部为第一支撑段;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延伸至上箱体外部为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上连接有配重机构,第二支撑段上连接有用于安置电缆转盘的电缆转盘安置机构;第二支撑段的端部设有第二可拆卸螺母组件;上箱体内部设有驱动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蓄电池,发电机构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的控制机构;下箱体内部设置有行走机构;发电机构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通过供电电路与驱动电机连接,蓄电池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依次通过减速机和传动机构与行走机构连接;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和传动机构驱动行走机构运行,使装置本体移动。优选地,电缆转盘安置机构包括:转筒,转筒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和挡环;轴承内圈套设在第一连接杆外部,轴承内圈与第一连接杆外部采用过盈方式配合;挡环靠近轴承设置,挡环设有挡环内圈,挡环内圈套设在第一连接杆外部,挡环内圈与第一连接杆外部采用过盈方式配合;转筒两端的内壁分别套设在轴承的外壁上,采用过盈方式配合。优选地,转筒上设有开口;上箱体的顶部设有顶门,顶门设有把手,顶壁设有方形凸沿,顶门与方形凸沿壁铰接,顶门设有形状与方形凸沿相适配的方形凹槽,顶门的凹槽卡合在方形凸沿上,通过卡扣连接;下箱体设有下箱体门。优选地,第一连接杆的中心,第二连接杆的中心,第三连接杆的中心,上箱体的中心和下箱体的中心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设置在同一水平面,第一连接杆设置在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在同一水平面的上部。优选地,第一支撑段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可拆卸螺母;配重机构包括:配重固定部,与配重固定部连接的配重连接主杆,与配重连接主杆连接的配重连接杆;配重连接杆设置有外螺纹,配重连接杆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有配重体,配重体的底部连接有顶帽,顶帽与配重连接杆采用螺纹连接;配重连接主杆与配重连接杆之间抽插连接,配重连接主杆内部设有空腔,配重连接杆插置于配重连接主杆的空腔内,配重连接主杆与配重连接杆之间抽插部设置有固定螺母;第一支撑段上外部设有外螺纹,配重固定部设有与第一支撑段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配重固定部与第一支撑段采用螺纹方式配合连接,配重固定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相互叠置设置在配重固定部的两端。优选地,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以及承载轴;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通过承载轴相互连接,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分别设置在下箱体的两侧;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的蜗杆采用联轴器连接;承载轴上设有键槽,传动机构的涡轮与承载轴的键槽通过键连接。优选地,第一轮组包括:主动轮,第一从动脚轮,第二从动脚轮,行走履带,至少两个拖动轮以及连接板;主动轮,第一从动脚轮,第二从动脚轮以及每个拖动轮分别设有连接齿;主动轮,第一从动脚轮,第二从动脚轮以及每个拖动轮分别通过连接齿与行走履带啮合;主动轮设置在第一轮组的顶部,第一从动脚轮,第二从动脚轮以及每个拖动轮设置在主动轮的下部,主动轮,第一从动脚轮,第二从动脚轮呈三角形布置;所有拖动轮,第一从动脚轮和第二从动脚轮分别与连接板的连接,所有拖动轮设置在第一从动脚轮和第二从动脚轮之间;主动轮包括:轮圈,多条轮支承,轮内毂,轮轴,轮轴承;轮圈通过轮支承与轮内毂连接,轮支承均匀布设在轮圈和轮内毂之间,轮内毂套设在轮轴外部,轮轴承设置在轮轴的两端,轮轴承的外圈与轮轴的内壁采用过盈方式配合连接;轮轴承的内圈采用过盈方式与承载轴外部配合连接;承载轴的端部连接有轮挡螺母,轮挡螺母上设有销孔,销孔上插有固定销;靠近轮挡螺母位置设有外挡盖;远离轮挡螺母的一侧设有内挡盖;轮圈设有连接齿。优选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支承电机,伸缩支撑杆,支撑座,吊环以及球形轴承;连接部采用螺栓与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连接;或套设在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外部,采用过盈方式配合连接;吊环和支承电机分别与连接部连接;伸缩支撑杆与支承电机输出轴连接,支承电机驱动伸缩支撑杆伸缩;伸缩支撑杆的端部通过球形轴承与支撑座连接。优选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驱动电机控制按钮,支承电机控制电路,支承电机控制按钮,显示屏,摄像头,照明灯,照明灯控制开关,通信天线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定位模块,支承电机控制按钮,驱动电机控制按钮,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支承电机控制电路,显示屏,摄像头,定位模块,照明灯控制开关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通过驱动电机控制电路连接驱动电机,单片机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按钮接收驱动电机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电机启停以及调速;单片机通过支承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每个支承电机连接,单片机通过支承电机控制按钮接收支承电机控制指令,分别控制每个支承电机的启停;单片机通过摄像头摄取环境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服务器;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通信天线连接;显示屏显示装置本体当前的运行状态;单片机通过照明灯控制开关接收照明灯控制指令,控制照明灯的开关;单片机通过定位模块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上(1)设上箱体(2)和下箱体(3);靠近上箱体(2)顶盖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以及第三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的两侧;第一连接杆(4)的两端,第二连接杆(5)的两端以及第三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第二连接杆(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的固定端与第二连接杆(5)连接,支撑组件(7)的延伸端向地面方向设置;第三连接杆(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的固定端与第三连接杆(5)连接,支撑组件(7)的延伸端向地面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杆(4)的第一端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为第一支撑段;第一连接杆(4)的第二端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为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上连接有配重机构(8),第二支撑段上连接有用于安置电缆转盘的电缆转盘安置机构(9);第二支撑段的端部设有第二可拆卸螺母组件(11);上箱体(2)内部设有驱动电机(23),减速机(24),传动机构(25),蓄电池(22),发电机构(21)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3)运行的控制机构;下箱体(3)内部设置有行走机构(26);发电机构(21)与蓄电池(22)连接,蓄电池(22)通过供电电路(27)与驱动电机(23)连接,蓄电池(22)给驱动电机(23)提供电能,驱动电机(23)依次通过减速机(24)和传动机构(25)与行走机构(26)连接;驱动电机(23)通过减速机(24)和传动机构(25)驱动行走机构(26)运行,使装置本体(1)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上(1)设上箱体(2)和下箱体(3);靠近上箱体(2)顶盖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以及第三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的两侧;第一连接杆(4)的两端,第二连接杆(5)的两端以及第三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第二连接杆(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的固定端与第二连接杆(5)连接,支撑组件(7)的延伸端向地面方向设置;第三连接杆(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的固定端与第三连接杆(5)连接,支撑组件(7)的延伸端向地面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杆(4)的第一端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为第一支撑段;第一连接杆(4)的第二端延伸至上箱体(2)外部为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上连接有配重机构(8),第二支撑段上连接有用于安置电缆转盘的电缆转盘安置机构(9);第二支撑段的端部设有第二可拆卸螺母组件(11);上箱体(2)内部设有驱动电机(23),减速机(24),传动机构(25),蓄电池(22),发电机构(21)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3)运行的控制机构;下箱体(3)内部设置有行走机构(26);发电机构(21)与蓄电池(22)连接,蓄电池(22)通过供电电路(27)与驱动电机(23)连接,蓄电池(22)给驱动电机(23)提供电能,驱动电机(23)依次通过减速机(24)和传动机构(25)与行走机构(26)连接;驱动电机(23)通过减速机(24)和传动机构(25)驱动行走机构(26)运行,使装置本体(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缆转盘安置机构(9)包括:转筒(14),转筒(14)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13)和挡环(12);轴承(13)内圈套设在第一连接杆(4)外部,轴承(13)内圈与第一连接杆(4)外部采用过盈方式配合;挡环(12)靠近轴承(13)设置,挡环(12)设有挡环内圈,挡环内圈套设在第一连接杆(4)外部,挡环内圈与第一连接杆(4)外部采用过盈方式配合;转筒(14)两端的内壁分别套设在轴承(13)的外壁上,采用过盈方式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筒(14)上设有开口(15);上箱体(2)的顶部设有顶门(53),顶门(53)设有把手(55),顶壁设有方形凸沿(54),顶门(53)与方形凸沿壁铰接,顶门(53)设有形状与方形凸沿(54)相适配的方形凹槽,顶门的凹槽卡合在方形凸沿(54)上,通过卡扣连接;下箱体(3)设有下箱体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4)的中心,第二连接杆(5)的中心,第三连接杆(6)的中心,上箱体(2)的中心和下箱体(3)的中心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设置在同一水平面,第一连接杆(4)设置在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所在同一水平面的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段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可拆卸螺母(20);配重机构(8)包括:配重固定部(17),与配重固定部(17)连接的配重连接主杆(16),与配重连接主杆(16)连接的配重连接杆(29);配重连接杆(29)设置有外螺纹,配重连接杆(29)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有配重体(27),配重体(27)的底部连接有顶帽(28),顶帽(28)与配重连接杆(29)采用螺纹连接;配重连接主杆(16)与配重连接杆(29)之间抽插连接,配重连接主杆(16)内部设有空腔,配重连接杆(29)插置于配重连接主杆(16)的空腔内,配重连接主杆(16)与配重连接杆(29)之间抽插部设置有固定螺母(30);第一支撑段上外部设有外螺纹,配重固定部(17)设有与第一支撑段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配重固定部(17)与第一支撑段采用螺纹方式配合连接,配重固定部(17)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帽(18)和第二螺帽(19);第一螺帽(18)和第二螺帽(19)相互叠置设置在配重固定部(17)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25)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行走机构(26)包括:第一轮组(51),第二轮组(52)以及承载轴(31);第一轮组(51)和第二轮组(52)通过承载轴(31)相互连接,第一轮组(51)和第二轮组(52)分别设置在下箱体(3)的两侧;减速机(24)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25)的蜗杆采用联轴器连接;承载轴(31)上设有键槽(32),传动机构(25)的涡轮与承载轴(31)的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欣宏代佰华
申请(专利权)人:代欣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