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900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包括新风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的净化新风换气机;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循环进风口、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风机盘管和循环出风口;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的香薰器、除湿加湿一体装置、负离子检测仪和传感器组,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净化新风换气机、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和风机盘管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室内悬浮颗粒物,分解有害化合物,长期动态稳定控制室内空气品质,提供优质的室内空气品质;提供三种运行模式的选择,可以模拟出不同场景,带来更好的体验。

An indoor air exchange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door air exchange system, comprising a fresh air system, an air circulation purifying system and a control system; a fresh air system comprises a purifying fresh air ventilator installed outdoors; and an air circulation purifying system comprises a circulating air inlet, an electrostatic filter, a UV ultraviolet lamp, a negative ion generator, and a fan disk connected sequentially. Air circulation purification system also includes indoor aromatherapy, dehumidification and humidification integrated device, negative ion detector and sensor group, sensor group includes temperature sensor, humidity sensor and CO2 concentration sensor; clean fresh air ventilator, electrostatic filter, UV ultraviolet lamp, negative ion generation The fan and fan coil unit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move indoor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decompose harmful compounds, dynamically and stably control indoor air quality for a long time,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indoor air quality; and provide the choice of three operation modes, which can simulate different scenes and bring bett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是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环境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已成社会焦点,普通大众对优质的室内空气的需求已明显上升。而为了改善室内空气状况,当前市场上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采用空气净化器,缺点是:作用范围有限,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空气内循环无法解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2)采用净化新风换气机的新风系统,缺点是: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新风系统沿用医疗、工业领域的净化理念,通过亚高效过滤器过来新风后送入稀释室内空气,依赖于室外的空气,受外界环境污染情况波动较大,无法形成良性的室内自净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其能够解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的净化新风换气机;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循环进风口、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风机盘管和循环出风口,循环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静电过滤器连通,风机盘管通过第二管道与循环出风口连通;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和风机盘管均设置在室外或室内,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设置在室内;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的香薰器、除湿加湿一体装置、负离子检测仪和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预先存储有用于控制风机盘管、除湿加湿一体装置、净化新风换气机、负离子发生器、UV紫外线灯和香薰器的工作状态的多个模式控制文件;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中温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风机盘管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湿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中湿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除湿加湿一体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CO2浓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中CO2浓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净化新风换气机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负离子检测仪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中负离子浓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来控制UV紫外线灯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来控制香薰器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对风机盘管、除湿加湿一体装置、净化新风换气机、负离子发生器、UV紫外线灯和香薰器进行联动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模式控制文件预设有以下三种模式控制场景:模式一:室内温度27-30℃、湿度35-50%、CO2浓度0.055-0.07%、UV紫外线灯数量全开启、负离子浓度2000-5000pc/cm3、香薰器每30分钟开启5秒;模式二:室内温度21-23℃、湿度65-80%、CO2浓度0.04-0.055%、UV紫外线灯数量开启一半、负离子浓度5000-8000pc/cm3、香薰器每60分钟开启5秒;模式三: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5%、CO2浓度0.025-0.04%、UV紫外线灯全关闭、负离子浓度8000-12000pc/cm3、香薰器每30分钟开启10秒。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风机盘管的工作状态具体为: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温度小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小值时,则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风机盘管进行加热;如果室内温度大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大值,控制系统控制风机盘管进行冷却;如果室内温度处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内,风机盘管保留当前运行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控制除湿加湿一体装置的工作状态具体为: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湿度小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小值时,则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除湿加湿一体装置进行加湿;如果室内湿度大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大值,控制系统控制除湿加湿一体装置进行除湿;如果室内湿度处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内,除湿加湿一体装置停止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净化新风换气机的工作状态具体为:当CO2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CO2浓度小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小值时,则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净化新风换气机以最小功率运行;如果室内CO2浓度大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大值时,净化新风换气机以最大功率运行;如果室内CO2浓度处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内,净化新风换气机以中等功率运行。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具体为:当负离子检测仪测到室内负离子浓度小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小值时,则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开启;室内负离子浓度大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的最大值时,控制负离子发生器关闭;如果室内负离子浓度处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预设范围值内,控制系统不对负离子发生器执行任何操作,负离子发生器仍保留当前运行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新风换气机上设有互不连通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净化新风换气机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出口,净化新风换气机的另一侧设有新风出口和排风进口,进风口和新风出口通过进风通道连通,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通过排风通道连通;新风出口和排风进口设置在室内,进风口和排风出口均设置在室外。进一步地,所述静电过滤器为采用驻极体静电合成纤维过滤材料制成的静电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室内悬浮颗粒物,分解有害化合物,长期动态稳定控制室内空气品质,使室内CO2、颗粒物及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稳定数值,将室内空气洁净等级保持在10万级~1万级;同时,通过提供运行三种模式的选择,可以模拟出不同场景,给人不同空气品质需求,带来更好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风口、2-进风通道、3-净化新风换气机、4-第一管道、5-静电过滤器、6-UV紫外线灯、7-负离子发生器、8-风机盘管、9-第二管道、10-循环出风口、11-循环进风口、12-新风出口、13-排风进口、14-排风通道、15-排风出口、16-香薰器、17-除湿加湿一体装置、18-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包括新风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18,所述新风系统和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均与控制系统18电性连接,控制系统18能够控制新风系统和空气循环净化系统的开闭;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的净化新风换气机3,以及设置在净化新风换气机3上且互不连通的进风通道2和排风通道14,净化新风换气机3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和排风出口15,净化新风换气机3的另一侧设有新风出口12和排风进口13,进风口1和新风出口12通过进风通道2连通,排风进口13和排风出口15通过排风通道14连通;在具体设置使用时,将新风出口12和排风进口13设置在室内,进风口1和排风出口15均设置在室外,室外新鲜的空气由进风口1吸入,经由进风通道2,最后由新风出口12送入室内,室内排风由排风进口13吸入,经由排风通道14,最后由排风出口15排至室外,实现空气循环,以保证室内每时每刻都有新鲜的空气;本实施例中,新风出口12位于排风进口13的上方,更具体地,新风出口12设置在室内顶部,排风进口13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的净化新风换气机;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循环进风口、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风机盘管和循环出风口,循环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静电过滤器连通,风机盘管通过第二管道与循环出风口连通;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和风机盘管均设置在室外,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设置在室内;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的香薰器、除湿加湿一体装置、负离子检测仪和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预先存储有用于控制风机盘管、除湿加湿一体装置、净化新风换气机、负离子发生器、UV紫外线灯和香薰器的工作状态的多个模式控制文件;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温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风机盘管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湿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湿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除湿加湿一体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CO2浓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CO2浓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净化新风换气机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负离子检测仪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负离子浓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来控制UV紫外线灯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来控制香薰器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安装在室外的净化新风换气机;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循环进风口、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风机盘管和循环出风口,循环进风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静电过滤器连通,风机盘管通过第二管道与循环出风口连通;静电过滤器、UV紫外线灯、负离子发生器和风机盘管均设置在室外,循环进风口和循环出风口设置在室内;所述空气循环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的香薰器、除湿加湿一体装置、负离子检测仪和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预先存储有用于控制风机盘管、除湿加湿一体装置、净化新风换气机、负离子发生器、UV紫外线灯和香薰器的工作状态的多个模式控制文件;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温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风机盘管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湿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湿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除湿加湿一体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CO2浓度传感器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CO2浓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净化新风换气机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负离子检测仪上传的数据与各模式控制文件的负离子浓度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控制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来控制UV紫外线灯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来控制香薰器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各模式控制文件对风机盘管、除湿加湿一体装置、净化新风换气机、负离子发生器、UV紫外线灯和香薰器进行联动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模式控制文件预设有以下三种模式控制场景:模式一:室内温度27-30℃、湿度35-50%、CO2浓度0.055-0.07%、UV紫外线灯数量全开启、负离子浓度2000-5000pc/cm3、香薰器每30分钟开启5秒;模式二:室内温度21-23℃、湿度65-80%、CO2浓度0.04-0.055%、UV紫外线灯数量开启一半、负离子浓度5000-8000pc/cm3、香薰器每60分钟开启5秒;模式三:室内温度24-26℃、湿度50-65%、CO2浓度0.025-0.04%、UV紫外线灯全关闭、负离子浓度8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科帮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