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OTO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水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89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通热水路的热向底座、操作手柄传导,进而能够确保安全性的水栓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栓装置具有:吐水部;开闭阀,对通热水路进行开闭;保持部,设置在通热水路的外侧,收容并可开闭地保持开闭阀;操作部,与开闭阀连接,可实现开闭阀的开闭操作;内侧底座部,设置在保持部和操作部之间,可将保持部固定在规定位置上;及外侧底座部,相对于操作部被分体设置,以覆盖内侧底座部的方式安装,内侧底座部具备与保持部的外侧可接触的接触部、在安装了外侧底座部的状态下可支撑外侧底座部的支撑部,且在内侧底座部及外侧底座部各自上设置有抑制从通热水路介由保持部而传递的热的传热阻力部。

Water plu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 hydrant device which can inhibit the heat conduction of the hot water passage to the base and the operation handle, thereby ensuring the safety. Specifically, the water hydrant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water discharging part; open and close valves to open and close the hot water passage; retaining part,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hot water passage, receives and can open and close the open and close valves;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open and close valves, can realize the open and close operation of the open and close valves; inner base, which is arranged at the retaining part and operation. Between the working parts, the retaining part can be fixed in a prescribed position; and the outer base, which is separately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operating part, is installed in a manner that covers the inner base, and the inner base has a contact part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taining part and a support part for the outer base when the outer base is installed. The inner base and the outer bas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heat transfer resistance parts to inhibit heat transfer from the hot water passage to the hold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栓装置,尤其涉及吐出或停止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的水栓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吐出或停止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的水栓装置,已知有下述水栓装置,即,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述的那样,被设置在规定的设置面上,且具备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的吐水口、热水量调整用手柄及冷水量调整用手柄2个操作手柄的水栓装置。此外,在上述的现有的水栓装置上,在通热水路及通冷水路各自上设置有开闭阀,各开闭阀被分别收容在分别设置于通热水路及通冷水路的阀壳中。而且,各操作手柄在介由固定底座而与各阀壳连接的同时,通过该固定底座而被固定在设置面上。并且,固定底座的外面被装饰底座覆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8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水栓装置上,尤其对于热水量调整用的手柄存在有下述这样的问题,即,由于例如在通热水路中流动有90℃左右的热水,因此导致该通热水路的高温的热从阀壳介由固定底座及装饰底座向操作手柄传导。因而,存在有下述这样的问题,即,露出的操作手柄、装饰底座的表面变热,使用者可能会触摸该变热的部分。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通热水路的热向底座、操作手柄传导,进而能够确保安全性的水栓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吐出或停止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的水栓装置,具有:吐水部,可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通冷水路,从供水源延伸至所述吐水部;通热水路,从供热水源延伸至所述吐水部;开闭阀,对该通热水路进行开闭;保持部,设置在所述通热水路的外侧,收容并可开闭地保持所述开闭阀;操作部,与所述开闭阀连接,可实现所述开闭阀的开闭操作;内侧底座部,设置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可将所述保持部固定在规定位置上;及外侧底座部,相对于所述操作部被一体或分体设置,以覆盖所述内侧底座部的方式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底座部具备与所述保持部的外侧可接触的接触部、在安装了所述外侧底座部的状态下可支撑所述外侧底座部的支撑部,在所述内侧底座部及所述外侧底座部各自上设置有抑制从所述通热水路介由所述保持部而传递的热的传热阻力部,所述传热阻力部包含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的阻热用的间隙。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传热阻力部,所述传热阻力部包含在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和支撑部之间形成的阻热用的间隙,能够抑制从通热水路介由保持部传递到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的热向支撑部传递。因而,能够抑制从保持部传递到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的热从内侧底座部向外侧底座部传递。因而,能够防止外观部分即外侧底座部的表面温度升高,即使使用者接触到外侧底座部的表面,也能够确保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接触部呈大致圆环状形成,所述支撑部以包围所述接触部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所述阻热用的间隙由包含连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支撑部的连接面的凹部形成,所述传热阻力部包含以贯穿所述凹部的连接面的方式形成的切缝。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包含切缝的传热阻力部,所述切缝贯穿在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和支撑部之间形成的凹部的连接面,能够减小连接接触部和支撑部的凹部的连接面的面积。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从通热水路介由保持部传递到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的热向外侧底座部传递。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接触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内周面的间隔在整周上以等间隔形成,在所述凹部的连接面上,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所述切缝。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凹部的连接面上,在周向上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传热阻力部的切缝,因此例如即使热从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向支撑部传递,也能够大致均等地传递。因而,即使从通热水路介由保持部传递到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的热例如向外侧底座部传递,也可大致均等地传递。因而,能够防止外观部分即外侧底座部的表面形成局部高温,进而能够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传热阻力部还进一步包含在所述支撑部的外周面和所述外侧底座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散热用的间隙。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进一步在内侧底座部的支撑部的外周面和外侧底座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散热用的间隙,因此更加能够减小内侧底座部与外侧底座部的接触面积。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从保持部传递到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的热向外侧底座部传递。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还具有固定所述内侧底座部和所述外侧底座部的单一的螺钉部件,该单一的螺钉部件在与所述外侧底座部的一部分螺合的状态下,仅其顶端与所述内侧底座部的外侧可抵接。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在内侧底座部和外侧底座部被单一的螺钉部件固定后的状态下,螺钉部件与外侧底座部的一部分螺合,能够形成仅螺钉部件的顶端与内侧底座部的外侧局部抵接的状态。因而,例如与用螺钉等对内侧底座部的整周、外侧底座部的整周进行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内侧底座部与外侧底座部的接触面积。因而,能够对从内侧底座部向外侧底座部的导热进行有效的抑制。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内侧底座部由比形成所述保持部的原材料的导热系数更低的导热系数的原材料形成。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内侧底座部由比形成保持部的原材料的导热系数更低的导热系数的原材料形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更加有效地抑制从保持部传递到内侧底座部的热向外侧底座部传递。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还具有以连接所述开闭阀和所述操作部的方式设置以便将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开闭阀的传递轴部,且该传递轴部由比形成所述保持部的原材料的导热系数更低的导热系数的原材料形成。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传递轴部由比形成保持部的原材料的导热系数更低的导热系数的原材料形成,因此即使高温的热水与开闭阀接触,其热介由传递轴部而传递到操作部,也能够抑制操作部变成高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栓装置,能够抑制通热水路的热向底座、热水侧操作手柄传导,进而能够确保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的概要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的正视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的热水流量调整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2的沿着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3的A部放大剖视图。图7是图5的B部放大剖视图。图8是图2的沿着VIII-VIII线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水栓装置;2-吐水口(吐水部);2a-吐水口;2b-吐水口内的流路;4-热水流量调整操作装置;6-冷水流量调整操作装置;8-通热水管部件;10-通冷水管部件;12-分支管部件;14-供热水源;16-通热水路;18-供水源;20-通冷水路;22-开闭阀;24-壳(保持部);26-固定底座(内侧底座部);28-装饰底座(外侧底座部);30-支柱管部件;32-止动螺钉(单一的螺钉部件);34-传递轴部件(传递轴部);36-操作手柄(操作部);38-螺合部;40-凹槽(传热阻力部、凹部);42-固定底座的内侧壁(内侧底座部的接触部);44-固定底座的外侧壁(内侧底座部的支撑部);46-切缝(传热阻力部);A1-热水流量调整操作装置的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B1-浴缸;C-台面;d1-间隔;d2-间隔;S1-阻热用的间隙(传热阻力部);S2-散热用的间隙(传热阻力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栓装置进行说明。首先,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栓装置,吐出或停止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具有:吐水部,可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通冷水路,从供水源延伸至所述吐水部;通热水路,从供热水源延伸至所述吐水部;开闭阀,对该通热水路进行开闭;保持部,设置在所述通热水路的外侧,收容并可开闭地保持所述开闭阀;操作部,与所述开闭阀连接,可实现所述开闭阀的开闭操作;内侧底座部,设置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可将所述保持部固定在规定位置上;及外侧底座部,相对于所述操作部被一体或分体设置,以覆盖所述内侧底座部的方式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底座部具备与所述保持部的外侧可接触的接触部、在安装了所述外侧底座部的状态下可支撑所述外侧底座部的支撑部,在所述内侧底座部及所述外侧底座部各自上设置有抑制从所述通热水路介由所述保持部而传递的热的传热阻力部,所述传热阻力部包含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的阻热用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4 JP 2017-0338631.一种水栓装置,吐出或停止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具有:吐水部,可吐出热水、冷水、或冷热混合水;通冷水路,从供水源延伸至所述吐水部;通热水路,从供热水源延伸至所述吐水部;开闭阀,对该通热水路进行开闭;保持部,设置在所述通热水路的外侧,收容并可开闭地保持所述开闭阀;操作部,与所述开闭阀连接,可实现所述开闭阀的开闭操作;内侧底座部,设置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操作部之间,可将所述保持部固定在规定位置上;及外侧底座部,相对于所述操作部被一体或分体设置,以覆盖所述内侧底座部的方式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底座部具备与所述保持部的外侧可接触的接触部、在安装了所述外侧底座部的状态下可支撑所述外侧底座部的支撑部,在所述内侧底座部及所述外侧底座部各自上设置有抑制从所述通热水路介由所述保持部而传递的热的传热阻力部,所述传热阻力部包含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的阻热用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呈大致圆环状形成,所述支撑部以包围所述接触部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所述阻热用的间隙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城隆文清藤义弘诸井徹二花园正辉长野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TOT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