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56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闸阀,包括闸阀主体和闸板座,所述闸板座设置于闸阀主体顶端,所述闸阀主体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闸板座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底端贯穿闸板座和闸阀主体顶壁,且延伸至通道内,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抱板,所述抱板底端延伸至容腔内,所述抱板内设置有抱板孔,所述抱板孔贯穿抱板,且延伸至抱板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接管连接板与外接管相互连接,并且将闸阀主体、闸板座和顶座底部预埋于土壤中,可以有效的减少闸阀人为损坏率,由于将抱板孔旋转至与通道呈垂直时,所消耗时间较长,从而使水锤现象不易产生,并且本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对液体达到控制作用。

A buried gate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nderground gate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gate valve and a brake plate seat. The brake plate sea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valve. A passage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valve, and a capacitive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brake plate se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capacitive cavity runs through the top wall of the brake plate seat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valve and extends into the passage. A holding plate is arranged, the bottom end of the holding plate extends to the cavity, and a holding plate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plate, and the holding plate hole penetrates the holding plate and extends to both sides of the hold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rtificial damage rate of the gate valve by connecting the connecting plate of the external nozzle with the external nozzle and embedd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gate valve, the base of the gate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top seat in the soil. As the holes of the holding plate are rotated to be perpendicular to the passage, the time consumed is longer, so the water hammer phenomenon is not easy to occur, and the water hammer phenomenon is not easy to occur. The devic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operate.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闸阀
本技术涉及闸阀
,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闸阀。
技术介绍
闸阀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阀通过阀座和闸板接触进行密封,通常密封面会堆焊金属材料以增加耐磨性,如堆焊1Cr13、STL6、不锈钢等。闸板有刚性闸板和弹性闸板,根据闸板的不同,闸阀分为刚性闸阀和弹性闸阀。现有的技术中,许多闸阀设置于地面上,这样容易使闸阀遭到人为损坏,而且许多闸阀在长时间不使用时,螺杆容易与接触部产生锈化反应,使需要很大的力气才可以旋转动,还有可能使螺杆造成损坏,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地埋式闸阀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闸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闸阀,包括闸阀主体和闸板座,所述闸板座设置于闸阀主体顶端,所述闸阀主体内设置有通道,所述闸板座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底端贯穿闸板座和闸阀主体顶壁,且延伸至通道内,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抱板,所述抱板底端延伸至容腔内,所述抱板内设置有抱板孔,所述抱板孔贯穿抱板,且延伸至抱板两侧,所述闸板座顶端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贯穿顶座和闸板座,且延伸至容腔内,所述螺杆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密封块,所述连接密封块与抱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外壁与顶座内壁之间环绕设置有边槽,所述边槽内设置有润滑球,所述润滑球一侧与顶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顶部环绕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顶座底部,所述抱板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螺杆中间外壁环绕设置有第三密封垫,所述第三密封垫设置于闸板座和顶座连接处。优选的,所述闸阀主体两侧均套设有外接管连接板,所述外接管连接板与闸阀主体呈一体化设置,所述外接管连接板一侧设置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贯穿外接管连接板,且延伸至闸阀主体内与通道连接,所述进出口两侧设置有外接管连接螺铨孔,所述外接管连接螺铨孔设置于外接管连接板内,所述外接管连接螺铨孔一端贯穿外接管连接板,且延伸至外接管连接板侧壁一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密封块底端固定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设置于顶座顶端。优选的,所述闸阀主体底端设置有第一上连接板,所述闸板座底端设置有第一下连接板,所述第一下连接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螺铨,所述第一螺铨设置于闸板座底端外壁一侧,所述第一螺铨贯穿第一下连接板,且延伸至第一上连接板内,所述闸板座顶端设置有第二上连接板,所述顶座底端设置有第二下连接板,所述第二下连接板顶部设置有第二螺铨,所述第二螺铨设置于顶座底端外壁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螺铨设置有4组,4组所述第一螺铨呈弧形阵列分布于闸板座底端外壁一侧,所述第一螺铨和第二螺铨分别与第一下连接板和第二下连接板通过螺纹紧锁连接。优选的,所述闸阀主体、闸板座和顶座底部均设置于土壤中,所述螺帽设置于土壤顶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均以PTFE材料构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外接管连接板与外接管相互连接,并且将闸阀主体、闸板座和顶座底部预埋于土壤中,可以有效的减少闸阀人为损坏率,然后通过对螺帽施加作用力,使螺杆旋转,从而带动抱板进行旋转,在螺杆旋转的同时,螺杆外壁与润滑球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减少螺杆与顶座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力,使螺杆更加容易旋转,当抱板孔旋转至于通道呈平行时,此时闸阀打开,液体从通道内流动,由于通道是直通的,液体成直线流动,从而使液体流动阻力小,并且关闭时,由于将抱板孔旋转至与通道呈垂直时,所消耗时间较长,从而使水锤现象不易产生,并且本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对液体达到控制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闸阀主体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闸阀主体、101第一上连接板、2闸板座、201第一下连接板、202第二上连接板、3通道、4容腔、5抱板、6抱板孔、7顶座、701第二下连接板、8螺杆、9连接密封块、10边槽、11润滑球、12第一密封垫、13第二密封垫、14第三密封垫、15外接管连接板、16进出口、17外接管连接螺铨孔、18螺帽、19第一螺铨、20第二螺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地埋式闸阀,包括闸阀主体1和闸板座2,所述闸板座2设置于闸阀主体1顶端,所述闸阀主体1内设置有通道3,所述闸板座2内设置有容腔4,所述容腔4底端贯穿闸板座2和闸阀主体1顶壁,且延伸至通道3内,所述通道3内设置有抱板5,所述抱板5底端延伸至容腔4内,所述抱板5内设置有抱板孔6,所述抱板孔6贯穿抱板5,且延伸至抱板5两侧,所述闸板座2顶端设置有顶座7,所述顶座7内设置有螺杆8,所述螺杆8底端贯穿顶座7和闸板座2,且延伸至容腔4内,所述螺杆8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密封块9,所述连接密封块9与抱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8外壁与顶座7内壁之间环绕设置有边槽10,所述边槽10内设置有润滑球11,有利于减少螺杆8与顶座7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力,所述润滑球11一侧与顶座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8顶部环绕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2,所述第一密封垫12设置于顶座7底部,所述抱板5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3,所述螺杆8中间外壁环绕设置有第三密封垫14,所述第三密封垫14设置于闸板座2和顶座7连接处,有利于对设备达到密封效果,避免有液体从连接处的缝隙中溢出。所述闸阀主体1两侧均套设有外接管连接板15,所述外接管连接板15与闸阀主体1呈一体化设置,所述外接管连接板15一侧设置有进出口16,所述进出口16贯穿外接管连接板15,且延伸至闸阀主体1内与通道3连接,所述进出口16两侧设置有外接管连接螺铨孔17,所述外接管连接螺铨孔17设置于外接管连接板15内,所述外接管连接螺铨孔17一端贯穿外接管连接板15,且延伸至外接管连接板15侧壁一侧,所述连接密封块9底端固定设置有螺帽18,所述螺帽18设置于顶座7顶端,所述闸阀主体1底端设置有第一上连接板101,所述闸板座2底端设置有第一下连接板201,所述第一下连接板201顶部设置有第一螺铨19,所述第一螺铨19设置于闸板座2底端外壁一侧,所述第一螺铨19贯穿第一下连接板201,且延伸至第一上连接板101内,所述闸板座2顶端设置有第二上连接板202,所述顶座7底端设置有第二下连接板701,所述第二下连接板701顶部设置有第二螺铨20,所述第二螺铨20设置于顶座7底端外壁一侧,所述第一螺铨19设置有4组,4组所述第一螺铨19呈弧形阵列分布于闸板座2底端外壁一侧,所述第一螺铨19和第二螺铨20分别与第一下连接板201和第二下连接板701通过螺纹紧锁连接,所述闸阀主体1、闸板座2和顶座7底部均设置于土壤中,所述螺帽18设置于土壤顶部,所述第一密封垫12、第二密封垫13和第三密封垫14均以PTFE材料构成,使密封更加可靠,操作轻便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埋式闸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闸阀,包括闸阀主体(1)和闸板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座(2)设置于闸阀主体(1)顶端,所述闸阀主体(1)内设置有通道(3),所述闸板座(2)内设置有容腔(4),所述容腔(4)底端贯穿闸板座(2)和闸阀主体(1)顶壁,且延伸至通道(3)内,所述通道(3)内设置有抱板(5),所述抱板(5)底端延伸至容腔(4)内,所述抱板(5)内设置有抱板孔(6),所述抱板孔(6)贯穿抱板(5),且延伸至抱板(5)两侧,所述闸板座(2)顶端设置有顶座(7),所述顶座(7)内设置有螺杆(8),所述螺杆(8)底端贯穿顶座(7)和闸板座(2),且延伸至容腔(4)内,所述螺杆(8)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密封块(9),所述连接密封块(9)与抱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8)外壁与顶座(7)内壁之间环绕设置有边槽(10),所述边槽(10)内设置有润滑球(11),所述润滑球(11)一侧与顶座(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8)顶部环绕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2),所述第一密封垫(12)设置于顶座(7)底部,所述抱板(5)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3),所述螺杆(8)中间外壁环绕设置有第三密封垫(14),所述第三密封垫(14)设置于闸板座(2)和顶座(7)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闸阀,包括闸阀主体(1)和闸板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座(2)设置于闸阀主体(1)顶端,所述闸阀主体(1)内设置有通道(3),所述闸板座(2)内设置有容腔(4),所述容腔(4)底端贯穿闸板座(2)和闸阀主体(1)顶壁,且延伸至通道(3)内,所述通道(3)内设置有抱板(5),所述抱板(5)底端延伸至容腔(4)内,所述抱板(5)内设置有抱板孔(6),所述抱板孔(6)贯穿抱板(5),且延伸至抱板(5)两侧,所述闸板座(2)顶端设置有顶座(7),所述顶座(7)内设置有螺杆(8),所述螺杆(8)底端贯穿顶座(7)和闸板座(2),且延伸至容腔(4)内,所述螺杆(8)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密封块(9),所述连接密封块(9)与抱板(5)固定连接,所述螺杆(8)外壁与顶座(7)内壁之间环绕设置有边槽(10),所述边槽(10)内设置有润滑球(11),所述润滑球(11)一侧与顶座(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8)顶部环绕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2),所述第一密封垫(12)设置于顶座(7)底部,所述抱板(5)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3),所述螺杆(8)中间外壁环绕设置有第三密封垫(14),所述第三密封垫(14)设置于闸板座(2)和顶座(7)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主体(1)两侧均套设有外接管连接板(15),所述外接管连接板(15)与闸阀主体(1)呈一体化设置,所述外接管连接板(15)一侧设置有进出口(16),所述进出口(16)贯穿外接管连接板(15),且延伸至闸阀主体(1)内与通道(3)连接,所述进出口(16)两侧设置有外接管连接螺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显丰胡理良陈忠义池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