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8849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特征为该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由羊毛条染色后再经复精梳与纺纱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超黑羊毛精纺面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布匹面料色泽均匀一致,同一批的布匹面料无缸差与匹差现象;布匹面料的批与批之间的色泽差异小;生产的布匹面料的一等品率在98%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羊毛精纺面料,尤其是。二、技术背景羊毛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由于其手感柔软、质地坚牢、并具有良好的卷曲弹性和保暖性,光泽自然柔和,一直是比较高档的纺织原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超黑羊毛精纺面料是目前市场上销量较好的一只色泽,经常用于正装面料,特别在日本市场,凡成年人几乎是人手两套,其需求量非常大。但目前市场所销售的超黑羊毛精纺面料总是不尽人意,因其都是采用布匹染色,即由羊毛条经复精梳、纺纱和织造,制得羊毛布匹面料,面料再经布匹克劳依(羊毛丝光防缩处理)、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制得超黑羊毛精纺面料;由于布匹在羊毛丝光防缩处理时不能使整幅布匹完全处理一致,从而使染后的面料易出现缸差、匹差及一匹布上出现色泽差异,经电脑测色系统测试,数值波动较大,使所做服装色泽有差异;而且面料批与批之间的色泽差异也较大;由此也使由匹染制得的超黑色羊毛精纺面料的一等品率较低,一般在60~70%。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匹色泽均匀、无缸差与匹差的超黑羊毛精纺面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超黑羊毛精纺面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特征为该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由染色后的羊毛条经复精梳与纺纱制成。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羊毛条进行羊毛丝光防缩处理; (2)、用匀染剂进行羊毛条前处理;用酸性媒介染料对羊毛条进行染色;用洗涤剂和匀染剂进行羊毛条染色后处理;(3)、染色后的羊毛条经复精梳、纺纱、织造和后整理增深处理工艺制成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后整理增深处理工艺为烧毛→一次煮呢→洗呢→二次煮呢→一次烘呢→熟修→刷剪→三次煮呢→二次烘呢→增深处理→中检→蒸呢→预缩→成检;增深处理工艺为将增深助剂配制成浓度为35~45g/L的增深液,PH=5~6,温度为30~45℃,采用两浸两轧的方法,轧余率为70~80%,烘培温度为110~130℃,烘培时间为2~3分钟。羊毛条羊毛丝光防缩处理、复精梳、羊毛条染色、羊毛条染色后处理、纺纱和织造工艺均采用常规公知的生产工艺。羊毛条进行羊毛丝光防缩处理的目的是使羊毛脱磷,在染色时让染料更易进入羊毛纤维内。羊毛条前处理的匀染剂为平平加,用量为0.3~0.8%(o.w.f),处理温度为75~85℃,其目的是去处羊毛上的杂质如油脂,以保证染色后羊毛条的摩擦及煮呢牢度得到提高,增加羊毛的染色效果。羊毛条染色用的染料为媒介黑PV、媒介黑WPN、兰纳素染料或大爱曼黑PLC,其用量为6~12%(o.w.f);染料优选大爱曼黑PLC,该染料可使羊毛条的得色量较高,且其所有铬系数低为0.2%,对环境的污染低,而常规媒介染料的铬系数一般都在0.35~0.4%。羊毛条染色后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羊毛的煮呢牢度达到4级以上。因羊毛条在经过丝光防缩处理后羊毛条的饱和力很差,为了提高羊毛条的饱和力和毛油采用德国产3X。为了可以减少纱线表面的毛羽又能增加色泽深度,纺纱时在细纱生产时采用紧密纺生产。后整理增深处理工艺为功能性处理,其可使面料的颜色增深10~20%,增深助剂可选用增深剂FA-11或增深剂2002P,优选增深剂FA-11。三次煮呢工艺中一次煮呢为加定型剂煮呢,起化学定型作用,三次煮呢为加洗涤剂煮呢,使面料在增深处理前布面整洁和干净。本专利技术的超黑羊毛精纺面料由于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由染色后的羊毛条经复精梳与纺纱制成,使得制得的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布匹面料色泽均匀一致,同一批的布匹面料无缸差与匹差现象;布匹面料的批与批之间的色泽差异小;生产的布匹面料的一等品率在98%以上。四、具体实施例实例1用80S澳毛羊毛条生产超黑羊毛精纺面料经如下步骤(1)、将羊毛条进行羊毛丝光防缩处理,工艺为羊毛氯化脱磷→脱氯→中和→清洗→羊毛酸化→柔软→烘干;(2)、用匀染剂平平加进行羊毛条前处理,用量为0.5%(o.w.f),处理温度为80℃;对羊毛条进行染色,其工艺为40℃时加入染料大爱曼黑PLC,用量为10%(o.w.f),PH值为3.5~4.5,升温到100℃,保温25分钟,加醋酸,保温20分钟,再降温到65℃,加入氧化剂重铬酸钠,再升温到100℃保温50分钟后冲洗;羊毛条进行染色后处理,其洗涤剂为洗涤剂209,匀染剂为平平加;(3)、羊毛条经复精梳、纺纱、织造和后整理增深处理工艺制得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复精梳工艺为混条→二次混条→前一针梳→前二针梳→精梳→后一针梳→后二针梳→后三针梳;纺纱工艺为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四针→粗纱→细纱→自络筒→并线→倍捻→蒸纱;和毛油为德国产3X,纺纱时在细纱生产时采用紧密纺生产;后整理增深处理工艺为烧毛→一次煮呢→洗呢→二次煮呢→一次烘呢→熟修→刷剪→三次煮呢→二次烘呢→增深处理→中检→蒸呢→预缩→成检;增深处理工艺为将增深助剂配制成浓度为40g/L的增深液,PH=5~6,温度为40℃,采用两浸两轧的方法,轧余率为75%,烘培温度为115℃,烘培时间为2分钟;增深助剂为增深剂FA-11;三次煮呢工艺中一次煮呢为加定型剂342煮呢,二次煮呢为清水煮呢,三次煮呢为清水加洗涤剂150煮呢。实例2用80S澳毛羊毛条生产超黑羊毛精纺面料,染料为媒介黑PV,其用量为10%(o.w.f);增深助剂为增深剂2002P,其它生产工艺同例1。实例1和实例2进行测试其数值如下表表1 权利要求1.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特征为该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由羊毛条染色后再经复精梳与纺纱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特征为经纱与纬纱在细纱生产时采用紧密纺生产制得。3.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羊毛条进行羊毛丝光防缩处理;(2)、用匀染剂进行羊毛条前处理;用酸性媒介染料对羊毛条进行染色;用洗涤剂和匀染剂进行羊毛条染色后处理;(3)、染色后的羊毛条经复精梳、纺纱、织造和后整理增深处理工艺制成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后整理增深处理工艺为烧毛→一次煮呢→洗呢→二次煮呢→一次烘呢→熟修→刷剪→三次煮呢→二次烘呢→增深处理→中检→蒸呢→预缩→成检;增深处理工艺为将增深助剂配制成浓度为35~45g/L的增深液,PH=5~6,温度为30~45℃,采用两浸两轧的方法,轧余率为70~80%,烘培温度为110~130℃,烘培时间为2~3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羊毛条前处理的匀染剂为平平加,用量为0.3~0.8%(o.w.f),处理温度为75~85℃;羊毛条染色用的染料为媒介黑PV、媒介黑WPN、兰纳素染料或大爱曼黑PLC,其用量为6~12%(o.w.f);和毛油为德国产3X,纺纱时在细纱生产时采用紧密纺生产;增深助剂为增深剂FA-11和增深剂2002P。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羊毛条染色用的染料为大爱曼黑PLC,其用量为10%(o.w.f);增深助剂为增深剂FA-1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三次煮呢工艺中一次煮呢为加定型剂煮呢,三次煮呢为加洗涤剂煮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特征为该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由羊毛条染色后再经复精梳与纺纱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超黑羊毛精纺面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布匹面料色泽均匀一致,同一批的布匹面料无缸差与匹差现象;布匹面料的批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黑羊毛精纺面料,其特征为该面料的经纱与纬纱由羊毛条染色后再经复精梳与纺纱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方顾士清沈巧华杨良岳杨丽萍顾建斌张忠良王永平杨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倪家巷集团精毛纺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