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卫专利>正文

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257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所属技术领域为地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地漏的排水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区分为小口径杯体与大口径杯体两种结构类型,针对小口径杯体,地漏流道采用无导流板的直通结构,以扩大地漏进水口的流通面积,消除导流板结构导致的水流180度迂回所产生的排水阻力;针对大口径杯体,采用包括杯体垂直投影面积大于杯底垂直投影面积、杯体下部与地漏腔体下部均设置逐渐收缩段的方案,以增加杯型内胆所受的向下作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地漏的流道结构和改进杯型内胆的受力状况,扩大地漏的流水通道,减少水流流经地漏的流动阻力,达到提高地漏排水量的目的。

Large flow cup inner dr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rge flow cup inner drai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loor drain.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improve the drainage amount of floor drai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divide the inner tank floor drain of a large flow cup into two structural types: a small caliber cup and a large caliber cup. For a small caliber cup, the floor drain passage adopts a straight-through structure without a guide plate, so as to enlarge the flow area of the floor drain inlet and eliminate the 180-degree circuitous flow caused by the guide plate structure. For the large caliber cup,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area of the cup body is larger than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area of the bottom of the cup,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cup body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oor drain cavity are all provided with gradually shrinking segments to increase the downward force on the cup inner liner. The utility model enlarges the flow channel of the floor drain, reduces the flow resistance of the water flowing through the floor drain,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the drainage capacity of the floor drain by improving the flow channel structure of the floor drain and improving the stress condition of the cup inner l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的排水装置,特别是用于接纳并传输地面积水至排水系统的装置,俗称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普遍使用的建筑物排水装置,主要起排水和防止排水管道中积聚的臭气溢出的作用,目前公知的地漏主要有水封式和机械密封式等类型。常见的机械密封式地漏,主要部件包括地漏腔体、复位机构和地漏底封,以及其他一些附属零件。地漏腔体的内部空间为地漏排水的水流通道,地漏腔体下端面与地漏底封组成地漏开启与关闭系统。复位机构是使地漏从开启状态回复关闭状态的动力机构,复位机构的驱动力可来源于机械力如弹簧的回弹,也可来源于电磁力如磁铁的吸合。复位机构带动地漏底封运动,使地漏从排水状态复位到密封状态。为提高机械密封式地漏开启状态的稳定性以增加排水量,专利文献《储能式地漏》(CN201428167Y,2010.03.24)提出了一个技术方案,该方案针对以联动轴带动地漏底封运动的复位机构而设计。该方案在复位机构(该文中称弹力机构)、地漏腔体(该文中称阀体)和地漏底封(该文中称堵塞)所组成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机械密封式地漏结构中,增加一个与地漏底封联动的下部开有小孔的杯体。当地面的积水流入地漏,积水通过导流板的导流首先进入杯体,当杯体内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杯体内存水的重力压缩弹簧并通过联动轴带动地漏底封下移使地漏开启。在地漏排水过程中,即使流入地漏的水流流量发生变化,由于杯体内存水量变化不大,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保持稳定,从而保持地漏底封向下位移稳定,地漏处于稳定的开启状态。当没有积水流入地漏,杯体内的存水通过小孔流出,压缩弹簧的重力逐渐减少,直至弹簧复位,地漏关闭。专利技术内容专利文献《储能式地漏》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增加导流板以将流入地漏的水流导入杯体,由此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增加的导流板使地漏进水口面积减少;二是水流需要经过180度的反向流动,才能进入杯体与地漏腔体之间的环形通道。这两个问题导致流经地漏的水流流动阻力加大,地漏的流量减少。另一方面,专利文献《储能式地漏》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并没有考虑到下述问题:一是地漏在开启过程中,杯体内存水的重力是压缩弹簧的主要作用力,但由于污水管道内常常存在变动的正压力,这一正压力作用在底封上,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减少,若排水管道中正压力较高,将出现地漏不能开启的现象;二是地漏在排水状态时,通常地漏内腔充满水,使杯体浸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这一向上浮力与杯体中存水的向下重力方向相反,使杯体所受的向下作用力,也即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减少,从而使地漏腔体下端面与底封之间的间隙减少,导致地漏的流通面积减少,排水量下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区分为小口径杯体与大口径杯体两种结构类型,利用不同结构类型对流量影响因素敏感程度的不同,分别针对该两种类型,改进流道结构,以及改进杯型内胆的受力状态,有效减少地漏的流道阻力,扩大地漏的流通面积,从而提高地漏排水量。本专利技术的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由地漏腔体、杯型内胆、内胆支承和复位机构组成。所述的杯型内胆包括杯体、杯脚、杯底,杯体底部开有小孔,杯底用作地漏的底封,地漏关闭时杯底上表面与地漏腔体下端面接触实现密封,地漏开启时水流从杯底上表面与地漏腔体下端面之间的间隙排出。杯型内胆与复位机构相连,可上下移动实现地漏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的地漏腔体,地漏腔体的内部空间为地漏排水的水流通道,地漏腔体下端面与杯底组成地漏开启与关闭的系统。所述的杯型内胆,由杯体、杯脚、杯底组成,杯体底部开有小孔,杯底用作地漏底封,杯脚用以限定杯底与杯体之间的间距,可以独自为一零件,或附属于杯体或杯底之上,甚至演化为其他零件的一部分。地漏关闭状态下,杯底上表面与地漏腔体下端面紧密接触,形成密封;地漏开启状态下,杯底上表面与地漏腔体下端面之间的间隙,形成地漏的出水口。所述的内胆支承,是连接地漏腔体与复位机构的部件,通过复位机构与杯型内胆相连,支承杯型内胆。在图1、图2、图3、图4的原理示意图中,没有画出内胆支承。所述的复位机构,是使地漏从开启状态回复关闭状态的动力机构,复位机构的驱动力可来源于机械力如弹簧的回弹,也可来源于电磁力如磁铁的吸合。复位机构通过联动轴带动地漏底封运动,使地漏从排水状态复位到密封状态。在图1、图2、图3、图4的原理示意图中,没有画出复位机构。本文中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描述,只涉及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功能部件,未涉及一些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地漏附件,也未涉及这些功能部件的组合形式。例如,未涉及地漏底座及其之上的附件,地漏底座安装于地面,与其附件一起,接纳地面的积水并导入地漏腔体;导流板、导流槽可以是内胆支承的一部分,内胆支承可以与地漏腔体一体;地漏腔体可与底座一体,也可与底座分开成为可拆卸组合的部件。文中也没有限定地漏腔体与杯体一定是圆形。对于小口径杯体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本专利技术采用扩大地漏进水口与减少水流流动阻力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地漏流道采用无导流板的直通结构,即地漏腔体内表面与杯体外表面所构成的环形通道上方,没有阻挡水流进入该环形通道的构件。本技术方案扩大了地漏进水口面积,消除了水流180度转弯造成的流动阻力,因此可明显提高地漏流量。图1中A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地漏处于关闭状态时,地漏腔体(1)内表面与杯体(2-1)外表面、杯底(2-4)上表面共同构成了一个临时性储水容器。当地面积水流入关闭状态的地漏,流水首先进入这一临时性储水容器,并随着积水的流入,容器中的水位逐渐升高。容器的存水在杯底(2-4)产生压力,其值约等于存水的静压强与地漏腔体(1)底端出口面积的乘积,这一向下的作用力施加在复位机构之上。复位机构所受向下作用力随着临时性储水容器中水位的提高而增大,直至达到复位机构的开启阈值,地漏开启。地漏在开启状态时,水流进入地漏腔体(1)内表面与杯体(2-1)外表面所构成的环形通道,从地漏腔体(1)下端面与杯底(2-4)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排出。图1中B是专利文献《储能式地漏》技术方案中地漏进口处的排水状况示意。比较图1中A与B,B由于设置了导流板,流入地漏的水流需经过180度反向才能进入环形流道,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从地面流入地漏的水流,由大致水平方向90度转弯转为大致垂直方向进入环形通道,水流阻力大为减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地漏进口处没有设置导流板,水流进入地漏的入口通道面积可增加近1倍。在专利文献《储能式地漏》的技术方案中,水流先进入杯体;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略有不同,流水从小孔(2-2)进入杯体。由于在地漏的开启过程中,临时性储水容器中的水位必须上升到足够的高度,才能达到复位机构的开启阈值,只要小孔(2-2)的开孔面积适当,这一过程保障了杯体(2-1)内有足够的存水。对于小口径杯体地漏,进水口面积以及流道阻力对地漏流量的影响更为敏感,因此,本方案能够在保持开启稳定的前提下,大幅增加地漏的排水量。对于大口径杯体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本专利技术采用增加杯型内胆所受向下作用力的技术方案,其特征是:杯体的垂直投影面积比杯底的垂直投影面积大。本技术方案在地漏排水状态下,增加了杯型内胆所受的向下作用力,使地漏排水时能够达到最大的开启间隙,提高了地漏的流量。图2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地漏排水时,杯型内胆所受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

【技术保护点】
1.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由地漏腔体、杯型内胆、内胆支承和复位机构组成,所述的地漏腔体为地漏的排水通道,所述的杯型内胆包括杯体、杯脚、杯底,杯体底部开有小孔,杯底用作地漏的底封,所述的内胆支承连接地漏腔体与复位机构以支承杯型内胆,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地漏从开启状态回复关闭状态提供动力,杯底与复位机构联动,通过与地漏腔体下端面的离合实现地漏的开启与关闭,其特征是:采用无导流板结构,即地漏腔体内表面与杯体外表面所构成的环形通道上方,没有阻挡水流进入该环形通道的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由地漏腔体、杯型内胆、内胆支承和复位机构组成,所述的地漏腔体为地漏的排水通道,所述的杯型内胆包括杯体、杯脚、杯底,杯体底部开有小孔,杯底用作地漏的底封,所述的内胆支承连接地漏腔体与复位机构以支承杯型内胆,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地漏从开启状态回复关闭状态提供动力,杯底与复位机构联动,通过与地漏腔体下端面的离合实现地漏的开启与关闭,其特征是:采用无导流板结构,即地漏腔体内表面与杯体外表面所构成的环形通道上方,没有阻挡水流进入该环形通道的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其特征是:用小杯底结构代替无导流板结构,即杯体的垂直投影面积比杯底的垂直投影面积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其特征是:杯体下部与地漏腔体下部均有逐渐收缩段,使该段相应的环形通道截面随着杯型内胆的下移而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其特征是:在杯体上方设置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是设置在地漏腔体内表面与杯体外表面所构成的环形通道上方的环形板状构件,该构件承接流入地漏的水流,阻止这些水流直接流入该环形通道,引导这些水流进入杯体。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流量杯型内胆地漏,其特征是:在杯体上方设置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陈卫陈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