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前掠翼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807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在主翼前部下方一定距离布置支撑翼,形成前缘支撑,并采用了前掠翼主翼和宽体机身的设计;且合理设计前缘支撑翼和主翼的相对位置及主翼的前掠布置形式,其中,主翼采用了上单翼下反的布置方式,且具有前掠角。支撑翼采用了下单翼上反的布置形式,具有后掠角,支撑翼翼尖与主翼梢部的下表面连接,仅在二者梢部连接位置有较少的重叠。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废阻和诱导阻力,增加了飞机的气动效率和飞机容积;将传统的支撑翼放在主翼下方的布置形式改为支撑翼前置,尽量减小二者俯视重叠面积,避免了传统支撑翼布局过早形成激波的缺点。

Aerodynamic layout of a forward swept wing wide body high subsonic vehicle with leading edge supporting wings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aerodynamic layout of a wide-body high subsonic aircraft with leading-edge supporting wings, arranges supporting wings at a certain distance below the front of the main wing to form leading-edge supporting, and adopt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wing and the wide-body fuselage of the leading-edge supporting wing, and reasonably designs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leading-edge supporting wing and the main wing and the forward-sweeping layout form of the main wing. The main wing adopts the upper single wing lower reverse arrangement and has a forward sweep angle. The supporting wing has a backward sweep angle, and the supporting wing tip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ip of the main wing, but there is less overlap between the two ends.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waste resistance and induced resistance, increases the aerodynamic efficiency and aircraft volume of the aircraft,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layout of the supporting wing under the main wing to the front of the supporting wing, minimizes the overlapping area of the two, and avoids the shortcoming of the traditional support wing layout forming shock wave too ear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前掠翼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
技术介绍
高亚声速喷气式旅客机(运输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提高高亚声速喷气式飞机的气动效率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效益。2016年2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完成了新型宽体混合翼身融合(HWB)布局的风洞测试,结果表明,HWB布局具有气动效率高,起降距离短的特点,且由于HWB保留了平尾,其操纵效率优于传统翼身融合飞翼布局(BWB),因此HWB布局是未来大型高亚声速飞行器的一个合理布局选择。提高机翼的展弦比是提高气动效率的重要途径。增加机翼展弦比可以减小诱导阻力,提高升力线斜率,提高巡航升阻比。然而由于受到机翼结构强度的限制,大型亚音速飞机的机翼展弦比不能过高,否则机翼会出现气动弹性问题。普通的机翼一般是悬臂梁形式(机翼在翼根处与机身刚性连接)。为了增加刚度和强度,悬臂梁机翼通常较厚,因而增加了激波阻力,这是阻碍包括HWB在内的传统布局气动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支撑翼布局是在主翼中部或梢部用一条较小的机翼(称之为支撑翼)连接到机身某处的机翼布局。从结构上看是一种斜撑形式。因此这种布置形式结构效率更高,机翼的气动弹性特征更稳定。上世纪90年代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对支撑翼飞行器在高亚音速范围内的气动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支撑翼布局可以使机翼在不增重不增厚的条件下进一步增大机翼展长,以便减小诱导阻力。实际上,支撑翼更高的结构利用效率可以使机翼厚度相对更小,因此能够有效降低激波阻力。该布局飞行器可比常规飞行器起飞总重更轻,燃油消耗更少,成本也相对降低。航程越大,低成本的优势就越明显,因此认为该布局适合应用于长航程运输机。当前支撑翼布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气动干扰问题。目前提出的支撑翼布局对气流的影响会使主机翼的升阻特性变差。这种布局中俯视方向上重叠的主翼和支撑翼之间形成了喷管效应,使上下之间的气流被迫加速产生激波。激波增加了飞行器的阻力,降低了机翼的升力,还会破坏飞行品质,目前的传统支撑翼布局无法避免这种问题。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有效结合宽体布局和支撑翼布局优点、避免二者缺点的合适布局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从气动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在主翼前部下方一定距离布置支撑翼,形成前缘支撑,以减小不利气动干扰,并采用了前掠翼主翼和宽体机身的设计。且通过合理设计前缘支撑翼和主翼的相对位置及主翼的前掠布置形式,能够提升布局整体的升阻比,获得较好的气动性能;同时实现了增强机翼刚度、加大机翼展弦比的目的,支撑翼的设计提高了飞行器结构利用效率;采用宽体布局,提高了飞机结构利用率,增大容积的同时降低了飞行废阻。本专利技术布局为高亚声速民用运输机及旅客机提供了一种结构效率和气动效率均十分优秀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使用了宽体+部分翼身融合的布局设计,尽量使机翼与机身圆滑过渡,两者之间并无突兀的明显分界,同时保留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主翼采用了上单翼、下反的布置方式,且具有前掠角。主翼的前掠可以起到推迟激波产生、提高临界马赫数、延缓气流分离的作用。由于前掠翼的失速先从机翼根部产生,因而低速性能好,保证飞机的可用升力足够、气动效率高。主翼前掠角的具体大小由飞行器巡航马赫数决定,巡航马赫数越大,前/后掠角越大,一般选取的前掠角范围不超过45°。前掠翼的缺点是机翼会出现气动弹性发散问题。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布局支撑翼的连接有效改善了机翼气动弹性特征,从而避免了这个问题。支撑翼采用了下单翼、上反的布置形式,支撑翼根部与机身前部连接,整个支撑翼具有后掠角,支撑翼翼尖与主翼梢部的下表面连接。其中,支撑翼的后掠角具体数值由机身长度、主翼位置、主翼后掠角的几何关系进行约束。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前掠翼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支撑翼和主翼的重叠位置较小,仅在二者梢部连接位置有较少的重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布局,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宽体布局和支撑翼布局相组合的气动布局,结合了二者的优势,降低了废阻和诱导阻力,增加了飞机的气动效率和飞机容积。2、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布局,对现有支撑翼布局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将传统的支撑翼放在主翼下方的布置形式改为支撑翼前置,尽量减小二者俯视重叠面积,避免了传统支撑翼布局过早形成激波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布局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布局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布局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中支撑翼与主翼相对位置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中支撑翼与主翼相对转角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中主翼与支撑翼截面的水平距离取为0.8倍主翼弦长时的流动压强云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中主翼与支撑翼截面的水平距离取为0倍主翼弦长时的流动压强云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中主翼与支撑翼截面的水平距离取为-0.4倍主翼弦长时的流动压强云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中主翼与支撑翼截面的垂直距离g分别取0.2、0.65、1倍主翼弦长时,采用前缘支撑的整体升阻比随水平距离s变化的变化曲线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中主翼与支撑翼截面的垂直距离g分别取0.2、0.65、1倍主翼弦长时,采用后缘支撑的整体升阻比随水平距离s变化的变化曲线图;图中:1-机身2-主翼3-支撑翼4-垂直尾翼5-水平尾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如图1、2、3所示,具有机身1、主翼2、支撑翼3、垂直尾翼4和水平尾翼5。其中,机身1,主翼2、垂直尾翼4与水平尾翼5采用传统布局。所述主翼2与支撑翼3的剖面均为机翼翼型,其各自的翼型可根据需要单独确定或设计。主翼2为上单翼下反;支撑翼3为下单翼上反,具有上反角。支撑翼3位于主翼2前方,形成前缘支撑;支撑翼3根部与机身1腹部连接构成下单翼布局,梢部与主翼2下表面的梢部附近连接;这种布置方式可以避免对机身1的容积和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上述主翼2具有前掠角,范围不超过45°;支撑翼3具有后掠角,其后掠角度大于设计规定的主翼2前掠角度,由此,由图1可见,支撑翼3和主翼2的重叠区域较少,仅在支撑翼3和主翼2梢部连接处有较少重叠。上述机身1采用宽体机身,尽量使主翼2、支撑翼3与机身1间圆滑过渡,两者之间并无突兀的明显分界。令在主翼2与支撑翼3侧视方向的二维横截剖面上,主翼2前缘与支撑翼3前缘的翼型水平距离为s,垂直距离为g,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水平距离s大于等于主翼1.0倍弦长,此时在高亚声速条件下,两翼不利气动干扰较弱,升阻比接近无干扰状态下的升阻比;且主翼2与支撑翼3水平距离越大,升阻比越接近无干扰状态。考虑到支撑翼3与主翼2间最终梢部要连接相交,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具有机身、主翼、支撑翼、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其特征在于:主翼为上单翼下反,具有前掠角;支撑翼为下单翼上反,具有上反角,且具有后掠角;支撑翼位于主翼前部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具有机身、主翼、支撑翼、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其特征在于:主翼为上单翼下反,具有前掠角;支撑翼为下单翼上反,具有上反角,且具有后掠角;支撑翼位于主翼前部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其特征在于:机身采用宽体机身。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的宽体高亚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其特征在于:主翼前掠角范围不超过45°。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前缘支撑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梅芳蒋崇文李志豪林宏渊高振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