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801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另一侧设有排水管,箱体内腔设有沉淀池和除臭池,且沉淀池设置在进水管内侧,除臭池设置在排水管内侧,沉淀池和除臭池之间设有过滤板,进水管内侧设有初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水产养殖废水的沉淀、除臭处理,处理效率高,环保性能佳。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one side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 pipe,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deodorization tank,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water inlet pipe, the deodorization tan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rain pipe, and a filter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deodorization tank.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rimary filtration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precipitation and deodorization treatment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has high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g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养殖用池塘,其结构都比较单一,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清理,否则水质变差,造成养殖自身污染,导致养殖对象生病或死亡。当前,养殖池塘基本无法进行养殖废弃物处理,且基本都是静水养殖,无法进行大规模换水,养殖中后期粪便、残饵等排泄物大量积累,导致水体水质恶化,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环境胁迫严重影响了养殖对象的生长和存活,造成养殖成功率下降,并给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另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箱体内腔设有沉淀池和除臭池,且所述沉淀池设置在进水管内侧,所述除臭池设置在排水管内侧,所述沉淀池和除臭池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进水管内侧设有初过滤组件;所述沉淀池顶部设有絮凝剂投入口,且絮凝剂投入口与沉淀池顶部交接处设置阻隔网,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初过滤组件包括网框、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固定在网框内,所述第一过滤网的过滤孔大于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优选的,所述除臭池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层、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和过滤棉层,所述过滤棉层设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层与第二活性炭吸附层之间。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上夹持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活性炭纤维过滤网和滤布,所述滤布分别设置在活性炭纤维过滤网上表面和下表面。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水产养殖废水的沉淀、除臭处理,处理效率高,环保性能佳。(2)本技术中,沉淀池顶部设有絮凝剂投入口,且絮凝剂投入口与沉淀池顶部交接处设置阻隔网,采用此结构,能够实现均匀投入絮凝剂的目的,提高了沉淀质量。(3)本技术中,采用的初过滤组件能够过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提高了后续处理效果。(4)本技术中,除臭池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层、第二活性炭吸附层和过滤棉层,过滤棉层设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层与第二活性炭吸附层之间,采用此结构,能够提高除臭效果,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5)本技术中,采用的过滤板,能够很好地达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初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进水管2,另一侧设有排水管3,进水管2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20,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沉淀池4和除臭池5,且所述沉淀池4设置在进水管2内侧,所述除臭池5设置在排水管3内侧,所述沉淀池4和除臭池5之间设有过滤板6,所述进水管2内侧设有初过滤组件7;所述沉淀池4顶部设有絮凝剂投入口8,且絮凝剂投入口8与沉淀池4顶部交接处设置阻隔网9,采用此结构,能够实现均匀投入絮凝剂的目的,提高了沉淀质量;所述沉淀池4底部设置排污口10,方便排出沉淀后的污物;所述初过滤组件7包括网框11、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所述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均固定在网框11内,所述第一过滤网12的过滤孔大于第二过滤网13的过滤孔。本技术中,采用的初过滤组件能够过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提高了后续处理效果。本技术中,除臭池5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层14、第二活性炭吸附层15和过滤棉层16,所述过滤棉层16设置在第一活性炭吸附层14与第二活性炭吸附层15之间。采用此结构,能够提高除臭效果,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中,过滤板6包括框体17,所述框体17上夹持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活性炭纤维过滤网18和滤布19,所述滤布19分别设置在活性炭纤维过滤网18上表面和下表面。本技术中,采用的过滤板,能够很好地达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水产养殖废水的沉淀、除臭处理,处理效率高,环保性能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进水管(2),另一侧设有排水管(3),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沉淀池(4)和除臭池(5),且所述沉淀池(4)设置在进水管(2)内侧,所述除臭池(5)设置在排水管(3)内侧,所述沉淀池(4)和除臭池(5)之间设有过滤板(6),所述进水管(2)内侧设有初过滤组件(7);所述沉淀池(4)顶部设有絮凝剂投入口(8),且絮凝剂投入口(8)与沉淀池(4)顶部交接处设置阻隔网(9),所述沉淀池(4)底部设置排污口(10);所述初过滤组件(7)包括网框(11)、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所述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均固定在网框(11)内,所述第一过滤网(12)的过滤孔大于第二过滤网(13)的过滤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进水管(2),另一侧设有排水管(3),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沉淀池(4)和除臭池(5),且所述沉淀池(4)设置在进水管(2)内侧,所述除臭池(5)设置在排水管(3)内侧,所述沉淀池(4)和除臭池(5)之间设有过滤板(6),所述进水管(2)内侧设有初过滤组件(7);所述沉淀池(4)顶部设有絮凝剂投入口(8),且絮凝剂投入口(8)与沉淀池(4)顶部交接处设置阻隔网(9),所述沉淀池(4)底部设置排污口(10);所述初过滤组件(7)包括网框(11)、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所述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均固定在网框(11)内,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寿吴波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渔歌唱晚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