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771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包括第一胶桶,第一胶桶下侧中部设有第一出胶阀,第一出胶阀下侧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端连接第二胶桶,第二胶桶上端设有卸压阀和抽真空管,抽真空管左侧连接真空泵,第二胶桶下侧设有第二出胶阀,第二出胶阀下侧设有加胶控制装置,加胶控制装置包括进胶管、分配器、试管定位板、加胶杆加热板、加胶杆、换向气缸、丝杆电机、基准安装板、加热板和注射器,加胶杆下侧设有模架,进模平台下侧设有模架升降装置,模架升降装置下侧设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离胶加注试管后,胶体内无气泡,无需额外进行离心操作,可实现在线生产,生产效率高,不会产生胶体挂壁,加注量精度高。

Separation glue fi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parating glue fi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glue bucket, a first glue discharging valv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glue bucket, a connecting pipe arrang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glue discharging valve, a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lue bucke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 pressure relief valve and a vacuum suction pipe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glue bucket, a vacuum pump connected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vacuum suction The low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ubber outlet valve,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econd rubber outlet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gluing control device. The gluing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a rubber inlet pipe, a distributor, a test tube positioning plate, a gluing rod heating plate, a gluing rod, a reversing cylinder, a screw motor, a reference mounting plate, a heating plate and a syringe. A mould frame lifting device is installed,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mould frame lif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plate. After the separating glue is injected into the test tube, there is no bubbles in the colloid, and no additional centrifugal operation is need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on-line production, ha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does not produce colloid wall hanging, and has high injection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装设备,具体是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
技术介绍
分离胶管主要用于临床检验过程中,将血液中的血清与血球分开。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离心时,分离胶便在血清和血块之间形成胶状的隔离层将血清和血块隔开。从而提高了血清的收得率,并在原状态下保存血清,简化了临床检验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血清分离胶是一种粘性流体,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在一定温度下(≥60℃)或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状结构被破坏,变成粘度低的流体。当温度恢复到常温或当离心力消失之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恢复成粘度高的流体.这种性质被称为触变性(thixotropy).利用这一特性可专利技术一种血清分离胶加注装置。设备主要用于真空采血管分离胶加注,即将分离胶加注到试管内,制作成血清分离胶管。采血管是一种体外诊断用的医疗耗材,用量非常庞大,但分离胶加注困难,生产效率底,加注质量不高。若能专利技术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提高分离胶加注质量及生产效率,可使采血管生产厂家降级成本,推动分离胶采血管的快速高效生。目前市场所用加胶设备主要用通高压泵抽胶,通过管路将胶输送至加胶容积阀内,再通过容积阀加入试管内。部分生产设备主用利于真空将胶吸到加胶杆内,然后再增加空气压力将加胶杆内的胶排到试管内。但是现在的设备具有以下缺点:(1)、所加注的分离胶管内的胶体里含有气泡,加注结束后,还要使用离心机,将胶体的气泡排出。这样不利于在线快速使用。(胶体内若有气缸,将影响临床检测结果,气泡产生的原因:胶体内可能自身就含有气泡;胶在周转(容器互换)时会产生气泡;加注吸胶时,会产生气泡;加注时,胶落至试管底部会产生气泡),(2)、因为分离胶的粘性问题,在加注结束后,分离胶会产生拉丝状,拉丝状会挂在试管壁厚上,影响将影响临床检测结果,(3)、加注量不均匀,精度不高,为了能满足要求,增加加注量,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4)、因加注后需要使用另一台离心机进行离心作业,工序复杂,无法在线连续生产,因产品多次周转,会对产品产生二次污染,(5)、生产效率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包括第一胶桶,所述第一胶桶上端设有胶桶盖,所述胶桶盖上侧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下侧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胶桶外侧设有油加热层,所述油加热层外侧设有真空隔热层,所述第一胶桶下侧后端设有加热棒,所述第一胶桶下侧中部设有第一出胶阀,所述第一出胶阀下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连接第二胶桶,所述第二胶桶上端设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左侧设有卸压阀和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管左侧连接真空泵,所述第二胶桶下侧设有第二出胶阀,所述第二出胶阀下侧设有加胶控制装置,所述加胶控制装置包括进胶管、分配器、试管定位板、加胶杆加热板、加胶杆、换向气缸、丝杆电机、基准安装板、加热板和注射器,所述出胶阀下侧设有进胶管,所述进胶管下侧设有分配器,所述进胶管左侧设有换向气缸,所述换向气缸下侧设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设在分配器下侧左端,所述注射器包括进胶口、换向活塞、注射器活塞和腔体,所述腔体左侧设有注射器活塞,所述腔体右侧设有换向活塞,所述换向活塞上侧右端设有进胶口,所述换向活塞右侧下端设有若干加胶杆,所述注射器后侧设有丝杆电机,所述注射器下侧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下侧设有基准安装板,所述丝杆电机设在基准安装板上侧左端,所述基准安装板下侧设有试管定位板,所述试管定位板上侧设有加胶杆加热板,所述加胶杆下侧设有模架,所述进模平台下侧设有模架升降装置,所述模架升降装置包括进模平台、移模电机、升降平台、升降电机、升降导向轴、移动平台、移动气缸、移动气缸固定板和移动直线导轨,所述进模平台下侧右端设有移模电机,所述进模平台下侧设有升降平台,所述下侧四角设有升降导向轴,所述升降平台下侧中部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下侧设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后侧设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通过移动气缸固定板与移动平台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前后两端设有移动直线导轨,所述移动直线导轨下侧设有底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胶桶下侧设有支撑板和支撑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向气缸与注射器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准安装板前侧设有凹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试管定位板上侧前后两端通过连接柱与基准安装板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导向轴通过直线轴承与移动平台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配器、加热板、加胶杆加热板均设有加热管,其加热板可对注射器加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分离胶加注试管后,胶体内无气泡,无需额外进行离心操作,可实现在线生产;2、生产效率高;3、不会产生胶体挂壁,加注量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第一胶桶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第一胶桶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加胶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注射器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注射器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模架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中模架升降装置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阅图1~9,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包括第一胶桶1,所述第一胶桶1上端设有胶桶盖12,所述胶桶盖12上侧右端设有把手,所述胶桶盖12上侧设有第一搅拌电机11,所述第一搅拌电机11下侧设有搅拌轴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包括第一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桶上端设有胶桶盖,所述胶桶盖上侧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下侧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胶桶外侧设有油加热层,所述油加热层外侧设有真空隔热层,所述第一胶桶下侧后端设有加热棒,所述第一胶桶下侧中部设有第一出胶阀,所述第一出胶阀下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连接第二胶桶,所述第二胶桶上端设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左侧设有卸压阀和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管左侧连接真空泵,所述第二胶桶下侧设有第二出胶阀,所述第二出胶阀下侧设有加胶控制装置,所述加胶控制装置包括进胶管、分配器、试管定位板、加胶杆加热板、加胶杆、换向气缸、丝杆电机、基准安装板、加热板和注射器,所述出胶阀下侧设有进胶管,所述进胶管下侧设有分配器,所述进胶管左侧设有换向气缸,所述换向气缸下侧设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设在分配器下侧左端,所述注射器包括进胶口、换向活塞、注射器活塞和腔体,所述腔体左侧设有注射器活塞,所述腔体右侧设有换向活塞,所述换向活塞上侧右端设有进胶口,所述换向活塞右侧下端设有若干加胶杆,所述注射器后侧设有丝杆电机,所述注射器下侧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下侧设有基准安装板,所述丝杆电机设在基准安装板上侧左端,所述基准安装板下侧设有试管定位板,所述试管定位板上侧设有加胶杆加热板,所述加胶杆下侧设有模架,所述模架下侧设有模架升降装置,所述模架升降装置包括进模平台、移模电机、升降平台、升降电机、升降导向轴、移动平台、移动气缸、移动气缸固定板和移动直线导轨,所述进模平台下侧右端设有移模电机,所述进模平台下侧设有升降平台,所述下侧四角设有升降导向轴,所述升降平台下侧中部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下侧设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后侧设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通过移动气缸固定板与移动平台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前后两端设有移动直线导轨,所述移动直线导轨下侧设有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胶加注装置,包括第一胶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桶上端设有胶桶盖,所述胶桶盖上侧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下侧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胶桶外侧设有油加热层,所述油加热层外侧设有真空隔热层,所述第一胶桶下侧后端设有加热棒,所述第一胶桶下侧中部设有第一出胶阀,所述第一出胶阀下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连接第二胶桶,所述第二胶桶上端设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左侧设有卸压阀和抽真空管,所述抽真空管左侧连接真空泵,所述第二胶桶下侧设有第二出胶阀,所述第二出胶阀下侧设有加胶控制装置,所述加胶控制装置包括进胶管、分配器、试管定位板、加胶杆加热板、加胶杆、换向气缸、丝杆电机、基准安装板、加热板和注射器,所述出胶阀下侧设有进胶管,所述进胶管下侧设有分配器,所述进胶管左侧设有换向气缸,所述换向气缸下侧设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设在分配器下侧左端,所述注射器包括进胶口、换向活塞、注射器活塞和腔体,所述腔体左侧设有注射器活塞,所述腔体右侧设有换向活塞,所述换向活塞上侧右端设有进胶口,所述换向活塞右侧下端设有若干加胶杆,所述注射器后侧设有丝杆电机,所述注射器下侧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下侧设有基准安装板,所述丝杆电机设在基准安装板上侧左端,所述基准安装板下侧设有试管定位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日为杨成李健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素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