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566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漏斗、下料机构、冲料机构以及溶料腔;溶料腔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搅拌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分别与进料漏斗和冲料机构连通的下料固定座;下料固定座内活动嵌入有与第一电机连接的下料轴;并在下料轴上开有凹槽;第一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本装置在进行干粉投加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干粉堵塞下料机构,同时,料液配比更加均匀。

A dry powder dosing and dissolv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y powder feeding and dissolv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in which a connecting feeding hopper, a discharging mechanism, a punching mechanism and a dissolving cavity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a plurality of stirring mechanism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system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dissolving cavity; and a discharg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eeding hopper and a punching mechanism respectively. The cutting fixing seat is connected; the cutting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is movably embedded in the cutting fixing seat;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cut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dry powder feeding,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avoid dry powder blocking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terial-liquid ratio is more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粉投加
,具体涉及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干粉投料设备在进料过程中,容易出现下料机构被堵塞或者是进料不均匀的情况。若是应用于配料中,则容易导致原料配比不均匀,容易出现误差。并且,目前的干粉投料设备的进料斗的物料供应情况工厂采用的是人工观察,浪费人力资源,且没办法长时间保存药物,药物容易受潮,导致药物有效成分被破坏,影响药物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可有效解决现有配料过程中下料机构易被堵塞,导致出现配料不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漏斗、下料机构、冲料机构以及溶料腔;溶料腔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搅拌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分别与进料漏斗和冲料机构连通的下料固定座;下料固定座内活动嵌入有与第一电机连接的下料轴;并在下料轴上开有凹槽;第一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地,下料固定座上端开有与进料漏斗连通的下料口;下料口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使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进一步地,下料固定座上开有位于下料口下方,供下料轴活动嵌入,且两端呈台阶状的通孔,通孔邻近下料口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进一步地,通孔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形状配合的轴承固定座,并在轴承固定座和下料轴之间设置有陶瓷轴承。进一步地,冲料机构包括与下料固定座连通的下料管;下料管上端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冲水管;冲水管与进水管连通,并在冲水管和下料管上开有相连通,且向溶料腔方向倾斜的出水口。进一步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溶料腔顶端,并于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连接有延伸至溶料腔内的搅拌器。进一步地,进料漏斗顶端开有进料口。进一步地,箱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屏。进一步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或单片机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下料轴转动,使凹槽与通孔内壁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间隙,以调节溶料腔内的进料量,达到使干粉与水配比均匀的目的。2、下料口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再配合通孔内壁的结构,即其邻近下料口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下料轴一侧与通孔内壁贴合,另一侧与通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可有效的防止干粉堵塞下料机构,同时,与凹槽和通孔内壁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间隙相配合,进一步达到控制干粉投加量的目的。3、通过轴承固定座和陶瓷轴承可有效的对下料轴进行固定,防止其在转动的过程中脱离下料固定座。4、向溶料腔方向倾斜的出水口,可使从进水管进入的水流形成一股向溶料腔方向的冲击力,以使下料管内的干粉完全进入溶料腔内,避免干粉黏附在下料管内壁上,进一步保证干粉与水配比均匀。5、设置在溶料腔上的多组搅拌机构可使溶料腔内的干粉与水均匀混合,防止出现干粉与水混合不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进料漏斗;2、下料机构;21、下料固定座;22、下料口;23、下料轴;24、凹槽;25、轴承固定座;26、陶瓷轴承;27、通孔;28、第一电机;3、冲水管;31、出水口;4、进水管;5、溶料腔;6、进料口;7、搅拌器;8、第二电机;9、下料管;10、控制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如图1所示,该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漏斗1、下料机构2、冲料机构以及溶料腔5,然后在箱体顶部开有与进料漏斗1连通的进料口6,在溶料腔5上设置有若干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搅拌机构,优选搅拌机构数量为4个,对称设置于溶料腔5上;优选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下料机构2包括下料固定座21,下料固定座21同时与进料漏斗1和冲料机构连通,在与进料漏斗1接触的一端开有与其连通的下料口22,下料口22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使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以配合其余部件达到控制进料量的目的。如图2所示,在下料固定座21内开有位于下料口22下方的通孔27,通孔27的两端均呈台阶状,并在通孔27内活动嵌入有与第一电机28连接的下料轴23,即下料轴23在嵌入通孔27内以后,可在通孔27内自由转动,且第一电机28与控制系统连接。如图2所示,通孔27邻近下料口22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同时,在下料轴23上开有凹槽24,且下料轴23嵌入通孔27内时,其与通孔27半径更小的一侧弧形内壁相贴合,并能在通孔27内自由转动,由此,下料轴23与通孔27半径更大的一侧弧形内壁之间即具有一定的间隙,可有效的避免从下料口22内进入的干粉堵塞下料机构2,同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第一电机28的转动,带动下料轴23转动,使凹槽24与通孔27内壁之间形成大小不一的间隙,以调节溶料腔5内的进料量,达到使干粉与水配比均匀的目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通孔2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配合的轴承固定座25,并在轴承固定座25和下料轴23之间还设置有陶瓷轴承26,可有效的防止下料轴23在转动时从通孔27内脱离。如图1所示,干粉从进料口6进入进料漏斗1,然后经由下料机构2进入冲料机构中,该冲料机构包括与下料固定座21连通的下料管9,在下料管9的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冲水管3,且该冲水管3与进水管4连通。如图1所示,在冲水管3和下料管9上开有相连通,且向溶料腔5方向倾斜的出水口31,出水口31的尺寸小于冲水管3的尺寸,当水流由冲水管3通过出水口31进入下料管9时,由于出水口31的尺寸小于冲水管3的尺寸,水流的流速会加快,且出水口31呈倾斜状,可使下料管9内的干粉完全进入溶料腔5内,避免干粉黏附在下料管9内壁上,进一步保证干粉与水配比均匀。如图1所示,在干粉进入溶料腔5内后,通过设置于溶料腔5上的搅拌机构,即可使干粉与溶料腔5内的水源混合均匀,优选搅拌机构的数量为4个,对称分布于溶料腔5上方。如图1所示,该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溶料腔5顶端,并于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二电机8,在第二电机8上连接有延伸至溶料腔5内的搅拌器7,在干粉进入溶料腔5后,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第二电机8转动的转速,即可达到使溶料腔5内的干粉与水均匀混合的目的,防止出现干粉与水混合不均的问题。如图4所示,在箱体侧壁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屏10,便于调控第一电机28和第二电机8的转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漏斗(1)、下料机构(2)、冲料机构以及溶料腔(5);所述溶料腔(5)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下料机构(2)包括分别与进料漏斗(1)和冲料机构连通的下料固定座(21);所述下料固定座(21)内活动嵌入有与第一电机(28)连接的下料轴(23);并在下料轴(23)上开有凹槽(24);所述第一电机(28)与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料漏斗(1)、下料机构(2)、冲料机构以及溶料腔(5);所述溶料腔(5)顶端设置有若干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下料机构(2)包括分别与进料漏斗(1)和冲料机构连通的下料固定座(21);所述下料固定座(21)内活动嵌入有与第一电机(28)连接的下料轴(23);并在下料轴(23)上开有凹槽(24);所述第一电机(28)与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固定座(21)上端开有与进料漏斗(1)连通的下料口(22);所述下料口(22)一侧壁呈垂直状,另一侧壁呈倾斜状,使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粉投加溶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固定座(21)上开有位于下料口(22)下方,供下料轴(23)活动嵌入,且两端呈台阶状的通孔(27),所述通孔(27)邻近下料口(22)垂直状侧壁的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大于另一侧弧形内壁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粉投加溶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京儒王然熊礼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润兴消毒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